精英家教網 > 高中化學 > 題目詳情
(1)實驗室用水解法制備氫氧化鐵膠體,將飽和三氯化鐵溶液滴入沸水加熱到溶液呈紅褐色,請寫出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2)Na2CO3、NaHCO3、CaO和NaOH組成的混合物27.2g,溶于足量水并充分反應后,溶液中Ca2+、CO32-、HCO3- 全部轉化為沉淀,將反應容器內水分蒸干,最后得到白色固體29.0g,原混合物中Na2CO3的質量是
 
g.
考點:有關混合物反應的計算,膠體的重要性質
專題:計算題,溶液和膠體專題
分析:(1)將飽和三氯化鐵溶液滴人沸水中可以制取氫氧化鐵膠體,據此寫出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2)將反應容器內水分蒸干,最后得到白色固體質量增加,根據反應方程式可知,固體增加的質量為參加反應的水的質量,然后根據反應方程式計算出混合物中碳酸鈉的質量.
解答: 解:(1)實驗室制備氫氧化鐵膠體的方法是:加熱燒杯中的水至沸騰,向沸水滴加幾滴飽和氯化鐵溶液,繼續(xù)煮沸至溶液呈紅褐色,即停止加熱,要注意實驗過程不能用玻璃棒攪拌,否則溶液出現渾濁;當反應體系呈現紅褐色,即制得氫氧化鐵膠體,應立即停止加熱,否則也容易出現渾濁,產生紅褐色的氫氧化鐵沉淀,往沸水中滴加飽和氯化鐵溶液后,可稍微加熱煮沸,但不宜長時間加熱,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為:FeCl3+3H2O
  △  
.
 
Fe(OH)3(膠體)+3HCl,
故答案為:FeCl3+3H2O
  △  
.
 
Fe(OH)3(膠體)+3HCl;
(2)設原混合物中Na2CO3的質量為x,發(fā)生的反應方程式有:①CaO+H2O=Ca(OH)2、②NaHCO3+Ca(OH)2=CaCO3↓+NaOH+H2O、③Na2CO3+Ca(OH)2=CaCO3↓+2NaOH,
①+②得④:CaO+NaHCO3=CaCO3↓+NaOH,
①+③得⑤:CaO+H2O+Na2CO3=CaCO3↓+2NaOH,
反應④中CaO與NaHCO3反應不會引起固體質量增加,
反應⑤即CaO與Na2CO3反應,由于H2O參加反應,會引起固體質量增加,
即:固體增加的質量等于參加反應的水的質量,
因此根據反應⑤:H2O+CaO+Na2CO3 =CaCO3↓+2NaOH  
              18         106
      29.0g-27.2g=1.8g  m(Na2CO3
則:m(Na2CO3)=
1.8g×106
18
=10.6g,
故答案為:10.6.
點評:本題考查有關混合物反應的計算、化學方程式的書寫,題目難度中等,注意掌握化學方程式的書寫原則,明確物質之間的反應原理,正確分析固體質量變化的原因為解答本題的關鍵.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往AlCl3溶液中逐滴滴入NaOH溶液至過量,可觀察到的現象是( 。
A、有白色絮狀沉淀產生,且不溶解
B、先無現象,后有白色絮狀沉淀
C、一直無明顯現象
D、先有白色絮狀沉淀,后又溶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明礬的化學式為KAl(SO42?12H2O,相對分子質量為474.它是一種常用凈水劑.
(1)明礬是電解質,寫出它在水溶液中的電離方程式
 

(2)23.7g明礬中所含的K+和SO42-的物質的量之比為
 
,水分子的質量為
 

(3)某明礬中含有1.204×1023個水分子,則該明礬的質量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工業(yè)上從鋁土礦(主要成分是Al2O3,還含有SiO2、Fe2O3等雜質)中提取鋁可采用如下工藝流程:

請回答下列問題:
(1)圖中涉及分離溶液與沉淀的實驗方法是
 
(填操作名稱).
(2)步驟(Ⅱ)中加入的燒堿溶液應該是
 
(填“少量”或“過量”).沉淀B的成分是
 
(填化學式,下同);溶液D中含鋁元素的溶質的是
 

(3)①步驟(Ⅱ)中加入的燒堿溶液生成沉淀C的離子方程式:
 
;
②溶液D中通入
 
CO2生成沉淀F的離子方程式為:
 

(4)請寫出上述流程中涉及的氧化還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化學變化中,相關示意圖錯誤的是( 。
A、
CO2通入澄清石灰水
B、
明礬中加入氨水
C、
氯水中通入SO2
D、
NaOH溶液滴入Ba(HCO32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Ⅰ.化學課上老師演示了如圖的實驗:
實驗時,將兩氣球內的NaHCO3和Na2CO3同時倒入試管中.已知鹽酸是足量的,且整套裝置氣密性良好,回答下列問題:
(1)實驗過程中觀察到的現象是:
 

(2)實驗結束后,
 
(填A或B)試管的氣球大,大小氣球(包含試管) 體積之比約為(填最簡單整數比)
 

Ⅱ.當甲同學用手觸摸上述試管時,意外發(fā)現A試管變冷,而B試管發(fā)熱,他把這個發(fā)現告訴了同桌乙同學,并由此得出結論:NaHCO3和HCl反應為吸熱反應,而Na2CO3和HCl反應為放熱反應.乙同學卻對此結論卻持懷疑的態(tài)度.為此,兩位同學在課外活動中繼續(xù)進行了下列實驗(每次實驗各做3次平行實驗,取平均值):
序號試劑1試劑2混合前
溫度
混合后溫度
35mL水2.5g NaHCO3固體20℃18.5℃
35mL水3.2Na2CO3固體20℃24.3℃
35mL稀鹽酸含2.5g NaHCO3的飽和溶液32.5mL20℃19℃
35mL稀鹽酸含3.2g Na2CO3的飽和溶液23.1mL+10ml水20℃24.2℃
35mL稀鹽酸2.5gNaHCO3固體20℃16.2℃
35mL稀鹽酸3.2g Na2CO3固體20℃25.1℃
請你幫助填寫相關內容:
(1)該研究報告的題目是《
 
》.
(2)該實驗中所用的儀器除試管、藥匙(或V型紙槽)、氣球、玻璃棒、燒杯、量筒、保溫瓶外,還需要的儀器名稱為
 
 

(3)實驗①和②的目的是
 

(4)通過上述實驗可得出的結論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相同溫度下,在兩個等體積的密閉容器中,分別充入氦氣、氮氣兩種氣體,當它們的密度都相同時,這兩種氣體的物質的量之比是(  )
A、7:2B、2:7
C、1:7D、7: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物質中,屬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的是( 。
A、淀粉B、聚乙烯
C、油脂D、合成橡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O2在放電條件下可發(fā)生下列反應:3O2
 放電 
.
 
2O3,若放電后混合氣體對H2的相對密度為17.8,則氧氣轉化為臭氧的物質的量分數為( 。
A、30%B、25%
C、35%D、90%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