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下列為檢驗碳酸氫鈉固體中是否含有碳酸鈉而進行的實驗中正確的是(  )
A.加熱,觀察是否有氣體放出
B.取少量固體配成稀溶液,滴加石灰水,觀察有無沉淀生成
C.取少量固體配成稀溶液,滴加氯化鋇溶液,觀察有無沉淀生成
D.加熱前后稱量固體,比較固體質(zhì)量是否變化

分析 檢驗碳酸氫鈉固體中是否含有碳酸鈉,可溶于水,加氯化鈣或氯化鋇,生成白色沉淀可證明,以此來解答.

解答 解:A.碳酸氫鈉加熱分解,不能證明含碳酸鈉,故A不選;
B.二者均與石灰水反應(yīng)生成白色沉淀,不能證明,故B不選;
C.因碳酸氫鈉與氯化鋇不反應(yīng),則取少量固體配成稀溶液,滴加氯化鋇溶液,觀察有無沉淀生成,可證明,故C選;
D.碳酸氫鈉加熱分解,而碳酸鈉不能,則加熱前后稱量固體,不能證明含碳酸鈉,故D不選;
故選C.

點評 本題考查物質(zhì)的檢驗實驗,為高頻考點,把握物質(zhì)的性質(zhì)、發(fā)生的反應(yīng)為解答的關(guān)鍵,側(cè)重分析與應(yīng)用能力的考查,注意元素化合物知識的應(yīng)用,題目難度不大.

練習(xí)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xí)題

科目:高中化學(xu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5.下列有關(guān)說法不正確的是( 。
A.SO42-的空間構(gòu)型是正四面體形
B.CS2分子中各原子均達8電子穩(wěn)定結(jié)構(gòu)
C.甲醛分子中碳原子的雜化類型為sp2
D.CO2與SO2為等電子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xu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6.下列反應(yīng)中生成H2的速率最快的是( 。
金屬酸溶液溫度
AMg0.5mol•L-1 H2SO420℃
BMg1mol•L-1 H2SO430℃
CZn2mol•L-1 HCl20℃
DFe1mol•L-1 HCl20℃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xu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3.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SO2使溴水褪色,不能說明SO2具有漂白性
B.AlCl3溶液和Al2(SO43溶液加熱蒸干、灼燒都得到Al2O3
C.向FeBr2溶液中通入過量Cl2,加CCl4振蕩靜置,上層液體無色、下層為橙紅色
D.將Cl2通入Na2SO3溶液中,檢驗是否有SO42-生成,可向該溶液中滴加足量鹽酸酸化的Ba(NO32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xu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0.對于溶液中某些離子的檢驗及結(jié)論一定正確的是(  )
A.向某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則原溶液一定存在Ag+或SO42-
B.向某溶液中加入足量的鹽酸,放出二氧化碳氣體,可證明該溶液中一定含有CO32-
C.用潔凈鐵絲蘸取溶液進行焰色反應(yīng),火焰呈黃色,則原溶液中有Na+
D.向某溶液滴加NaOH溶液,將濕潤紅色石蕊試紙置于試管口,試紙不變藍,可確定原溶液中無NH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xu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0.乙酸甲酯在KOH溶液中水解,得到的產(chǎn)物是( 。
A.乙醇B.甲酸C.甲酸鉀D.乙酸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xu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7.化學(xué)與生產(chǎn)、生活息息相關(guān),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尋找合適催化劑提高合成氨工業(yè)中原料的轉(zhuǎn)化率
B.對廢舊電池進行回收處理,主要是為了環(huán)境保護和變廢為寶
C.提高油品質(zhì)量,可以從一定程度上減少霧霾天氣
D.含重金屬離子的電鍍廢液不能隨意排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xu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4.下列反應(yīng)既是化合反應(yīng)又是氧化還原反應(yīng)的是(  )
A.CuO+CO$\frac{\underline{\;\;△\;\;}}{\;}$Cu+CO2B.Na2CO3+CO2+H2O═2NaHCO3
C.3Fe+2O2$\frac{\underline{\;點燃\;}}{\;}$Fe3O4D.NH4Cl$\frac{\underline{\;\;△\;\;}}{\;}$NH3↑+H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xu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5.用NA表示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的值,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標(biāo)況下,22.4L的Cl2與足量水反應(yīng)中電子轉(zhuǎn)移了2NA
B.0.1mol/LK2SO4溶液中含有0.2NA個陽離子
C.常溫常壓下,22.4LO2氣體的分子數(shù)小于NA
D.20g D2O所含的中子數(shù)為9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xí)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