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根據(jù)下列化合物:①NaCl、②NaOH、③HCl、④NH4Cl、⑤CH3COONa、⑥CH3COOH、⑦NH3•H2O、⑧H2O.回答下列問題.
(1)NH4Cl溶液顯酸性,用離子方程式表示原因NH4++H2O?NH3•H2O+H+,其溶液中離子濃度大小順序為c(Cl-)>c(NH4+)>c(H+)>c(OH-
(2)常溫下,pH=11的CH3COONa溶液中,水電離出來的c(OH-)=10-3mol/L在pH=3的CH3COOH溶液中,水電離出來的c(H+)=10-11 mol/L.
(3)已知純水中存在如下平衡:H2O?H++OH-△H>0,現(xiàn)欲使平衡向右移動,且所得溶液顯酸性,可選擇的方法是D(填字母序號).
A.向水中加入NaHSO4固體         B.向水中加Na2CO3固體
C.加熱至100℃D.向水中加入(NH42SO4固體
(4)若將等pH、等體積的②NaOH和⑦NH3•H2O分別加水稀釋m倍、n倍,稀 釋后兩種溶液的pH仍相等,則m<n(填“<”、“>”或“=”).
(5)①NaCl、②NaOH、③HCl、⑤CH3COONa、⑥CH3COOH,這5種溶液的物質(zhì)的量濃度相同,則這5種溶液按 pH由大到小的順序為:②>⑤>①>⑥>③(填序號)

分析 (1)NH4Cl為強酸弱堿鹽,水解呈酸性;
(2)CH3COONa為強堿弱酸鹽,水解促進水的電離,醋酸抑制水的電離;
(3)欲使平衡向右移動,且所得溶液顯酸性,可加入能與氫氧根離子反應(yīng)的物質(zhì);
(4)一水合氨為弱電解質(zhì),不能完全電離,加水促進電離;
(5)溶液中氫離子濃度越大,則其pH越小,按照溶液中氫離子濃度由小到大順序進行排列.

解答 解:(1)氯化銨為強酸弱堿鹽,水解呈酸性,銨根離子水解的離子方程式為NH4++H2O?H++NH3•H2O,銨根離子水解,則(Cl-)>c(NH4+),所以溶液中離子濃度關(guān)系為:(Cl-)>c(NH4+)>c(H+)>c(OH-);
故答案為:酸;NH4++H2O?H++NH3•H2O;(Cl-)>c(NH4+)>c(H+)>c(OH-);
(2)CH3COONa為強堿弱酸鹽,pH=11的CH3COONa溶液中,c(OH-)=10-3mol/L,c(H+)=10-11mol/L,CH3COONa 中氫離子和氫氧根離子都是水電離的,則水電離出來的c(OH-)為10-3mol/L;在pH=3的CH3COOH溶液中,c(OH-)=10-11mol/L,酸中的氫氧根離子由水電離,則水電離出來的c(OH-)=c(H+)為10-11mol/L,
故答案為:10-3mol/L;10-11mol/L;
(3)A.向水中加入NaHSO4固體,溶液于電離出氫離子,平衡向左移,溶液呈酸性,故A錯誤;
B.向水中加入Na2CO3固體,Na2CO3是強堿弱酸鹽,水解對水的電離起促進作用,平衡向右移,溶液呈堿性,故B錯誤;
C.加熱至100℃,促進水的電離,溶液仍呈中性,故C錯誤;
D.向水中加入(NH42SO4固體,NH42SO4是強酸弱堿鹽溶液水解呈酸性,水解對水的電離起促進作用,平衡向右移,故D正確;
故答案為:D;
(4)氨水為弱電解質(zhì),不能完全電離,如稀釋相等體積,氨水溶液pH大,如稀釋后溶液pH相同,則氨水應(yīng)加入較多水,
故答案為:<;
(5)①NaCl ②NaOH ③HCl ⑤CH3COONa、⑥CH3COOH,
顯示堿性的為:②NaOH、⑤CH3COONa,氫氧化鈉為強堿,CH3COONa為鹽,所以pH②>⑤;
顯示中性的為①NaCl,pH=7;
顯示酸性的為:③HCl ⑥CH3COOH,濃度相同時,鹽酸為強酸,氫離子濃度最大,醋酸為一元弱酸,氫離子濃度小于鹽酸,所以兩種酸性溶液的pH大小關(guān)系為:⑥>③,故物質(zhì)的量濃度相同時,按pH由大到小的順序為:②>⑤>①>⑥>③;
故答案為:②>⑤>①>⑥>③.

點評 本題考查了離子濃度大小比較、水的電離及其影響因素、弱電解質(zhì)的電離平衡等知識,題目難度中等,試題涉及的題量較大,充分考查了學(xué)生對所學(xué)知識的掌握情況,明確溶液中水電離的氫離子濃度大小的計算方法.

練習(xí)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xí)題

科目:高中化學(xu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3.在容積為2L的密閉容器中進行如下反應(yīng):
A(g)+2B(g)?3C(g)+nD(g),開始時A為4mol,B為6mol;5min末時測得C的物質(zhì)的量為3mol,用D表示的化學(xué)反應(yīng)速率v(D)為0.2mol/(L•min).計算
(1)5min末A的物質(zhì)的量濃度為1.5mol/Lmol/L.
(2)前5min內(nèi)用B表示的化學(xué)反應(yīng)速率v(B)為0.2mol/(L•min)mol/(L•min).
(3)化學(xué)方程式中n值為2.
(4)此反應(yīng)在四種不同情況下的反應(yīng)速率分別為:
①v(A)=5mol/(L•min)          ②v(B)=6mol/(L•min)
③v(C)=4.5mol/(L•min)        ④v(D)=8mol/(L•min)
其中反應(yīng)速率最快的是①(填編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xu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4.下列各表述與示意圖一致的是( 。
A.圖①表示10 mL 0.01 mol•L-1 KMnO4 酸性溶液與過量的0.1 mol•L-1 H2C2O4溶液混 合時,n(Mn2+) 隨時間的變化
B.圖②中a、b曲線分別表示反應(yīng)CH2=CH2 (g)+H2(g)→CH3CH3(g);△H<0使用和未使用催化劑時,反應(yīng)過程中的能量變化
C.圖③表示某放熱反應(yīng)分別在有、無催化劑的情況下反應(yīng)過程中的能量變化
D.圖④表示0.1000mol•L-1NaOH溶液滴定20.00mL0.1000mol•L-1CH3COOH溶液所得到的滴定曲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xu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對于容積不變的密閉容器發(fā)生中的可逆反應(yīng):mX(g)+nY(s)?pZ(g)△H<0,達到平衡后,改變條件,下列表述不正確的是(  )
A.增大壓強,化學(xué)平衡不一定移動
B.通入氦氣,化學(xué)平衡一定不發(fā)生移動
C.增加X或Y的物質(zhì)的量,化學(xué)平衡一定發(fā)生移動
D.其它條件不變,升高溫度,化學(xué)平衡一定發(fā)生移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xu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8.0.1mol/L的Na2CO3溶液中,下列關(guān)系正確的是(  )
A.c(HCO3-)>c(H2CO3B.c(OH-)=2c(H+
C.c(Na+)=2c(CO32-D.c(Na+)<c(CO32-)+c(HC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xué) 來源: 題型:推斷題

18.周期表前四周期的元素A、B、C、D、E,原子序數(shù)依次增大.A的核外電子總數(shù)與其周期數(shù)相同,B的價電子層中未成對電子有3個,C的最外層電子數(shù)為其內(nèi)層電子數(shù)的3倍,D與C同族;E的最外層只有1個電子,但次外層有18個電子.回答下列問題;
(1)B、C、D中第一電離能最大的是N(填元素符號),C的電子排布式為1s22s22p4
(2)A和其他元素形成的二元共價化合物中,分子呈三角錐形,該分子的中心原子的雜化方式為sp3;分子中既含有極性共價鍵、又含有非極性共價鍵的化合物是H2O2、N2H4(填化學(xué)式).
(3)這些元素形成的含氧酸中,分子的中心原子的價層電子對數(shù)為3的酸是HNO2、HNO3;酸根呈三角錐結(jié)構(gòu)的酸是H2SO3.(填化學(xué)式)
(4)E和C形成的一種離子化合物的晶體結(jié)構(gòu)如圖(a),則E的離子符號為Cu+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xué) 來源: 題型:實驗題

5.實驗室制備硝基苯,主要步驟如下:
①配制一定比例的濃硫酸與濃硝酸形成的混合酸,加入反應(yīng)器中.
②向室溫下的混合酸中逐滴加入一定質(zhì)量的苯,充分振蕩,混合均勻.
③在50~60℃下發(fā)生反應(yīng),直至反應(yīng)結(jié)束.
④除去混合酸后,粗產(chǎn)品依次用蒸餾水和5%NaOH溶液洗滌,最后再用蒸餾水洗滌.
⑤將用無水CaCl2干燥后的粗硝基苯進行蒸餾,得到純硝基苯.
填寫下列空白:
(1)步驟①中,配制一定比例的濃硫酸與濃硝酸形成的混合酸時,應(yīng)先將濃硝酸注入容器中,再慢慢注入濃硫酸,并及時攪拌和冷卻.
(2)步驟③中,為了使反應(yīng)在50~60℃下進行,常用的方法是反應(yīng)器放在50~60℃的水浴加熱.
(3)步驟④中洗滌和分離粗硝基苯應(yīng)使用的儀器是分液漏斗.
(4)步驟④中粗產(chǎn)品用5%NaOH溶液洗滌的目的是除H2SO4、HNO3、NO2等物質(zhì).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xu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下列有關(guān)維生素的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A.維生素是參與生物生長發(fā)育和新陳代謝所必需的一類高分子化合物
B.維生素C溶于水,溶液顯酸性
C.生吃新鮮蔬菜要比熟吃時維生素C的損失小
D.含維生素C能使藍色的碘的淀粉溶液褪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xu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6.已知A(g)+B(g)?C(g)+D(s)反應(yīng)的平衡常數(shù)與溫度的關(guān)系如下:
溫度℃70080088010001200
平衡常數(shù)1.010.012.516.117.7
回答下列問題:
(1)該反應(yīng)的平衡常數(shù)表達式K=$\frac{c(C)}{c(A)c(B)}$,△H>0(填“>、<、或=”);
(2)800℃時,向一個5L的密閉容器中充入0.4molA和0.7molB,若反應(yīng)初始2mim內(nèi)A的平均反應(yīng)速率為0.01mol•L-1•min-1,則2min時c(A)=0.06mol•L-1,C的物質(zhì)的量為0.1mol;若經(jīng)過一段時間后,反應(yīng)達到平衡時再向容器中充入0.4molA,則再次達到平衡后A的百分含量與第一次平衡相比增大(填“增大”、“減小”、或“不變”)
(3)下列選項中能作為判斷反應(yīng)達到平衡的依據(jù)有ad
a.壓強不隨時間改變
b.v(A):v(b)=1:1
c.單位時間內(nèi)消耗A和B的物質(zhì)的量相等    
d.C的百分含量保持不變
(4)880℃時,反應(yīng) C(g)+D(s)?A(g)+B(g)的平衡常數(shù)的值為0.08.
(5)某溫度時,平衡濃度符合下式:c(A).c(B)=c(C),則該此時的溫度為700℃.
(6)圖是1000℃時容器中A的物質(zhì)的量的變化曲線,請在圖中補畫出該反應(yīng)在1200℃時A的物質(zhì)的量的變化曲線圖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xí)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