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A、B、C、D都是元素周期表中的短周期元素,它們的核電荷數(shù)依次增大.A是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半徑最小的元素,非金屬元素B原子的核外電子數(shù)是未成對電子數(shù)的3倍,C原子的最外層p軌道的電子為半充滿結(jié)構(gòu),D是地殼中含量最多的元素.E位于第4周期,其基態(tài)原子的內(nèi)層軌道全部排滿電子,且最外層電子數(shù)與A相同.回答下列問題:
(1)E的基態(tài)原子價電子排布圖
(2)B、C、D的第一電離能由小到大的順序為N>O>C.(用元素符號表示)
(3)CA3物質(zhì)能與很多化合物通過配位鍵發(fā)生相互作用.CA3與第2周期中的另一種元素的氫化物相互作用得到的化合物X是科學家潛心研究的一種儲氫原料,X是乙烷的等電子體;加熱X會緩慢釋放H2,轉(zhuǎn)變?yōu)榛衔颵,Y是乙烯的等電子體.
①化合物CA3的分子空間構(gòu)型為三角錐形,X的結(jié)構(gòu)式為(必須標明配位鍵).
②形成CA3物質(zhì)的中心原子在X、Y分子中的雜化方式分別是sp3和sp2,Y分子中σ鍵和π鍵數(shù)目之比為5:1.
(4)在研究金礦床物質(zhì)組分的過程中,通過分析發(fā)現(xiàn)了E元素存在E-Ni-Zn-Sn-Fe多金屬互化物.
①某種金屬互化物具有自范性,原子在三維空間里呈周期性有序排列,該金屬互化物屬于晶體(填“晶體”或“非晶體”),可通過X射線衍射方法鑒別.
②E能與類鹵素(SCN)2反應生成E(SCN)2,類鹵素(SCN)2對應的酸有兩種,理論上硫氰酸(H-S-C≡N)的沸點低于異硫氰酸(H-N≡C≡S)的沸點,其原因是異硫氰酸分子間可形成氫鍵,而硫氰酸分子間不能形成氫鍵.
③立方NiO(氧化鎳)晶體的結(jié)構(gòu)與氯化鈉相同,其中每個Ni周圍有6個最近距離的氧原子,這些氧原子形成的空間構(gòu)型為正八面體,若NiO晶體的密度為ρg•cm-3,其晶胞邊長為$\root{3}{\frac{75×4}{ρ{N}_{A}}}$cm(不必計算結(jié)果,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常數(shù)的值為NA).

分析 A、B、C、D都是元素周期表中的短周期元素,它們的核電荷數(shù)依次增大;A是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半徑最小的元素,則A為H元素;
非金屬元素B原子的核外電子數(shù)是未成對電子數(shù)的3倍,則B是C元素;
D是地殼中含量最多的元素,則D為O元素,C原子的最外層p軌道的電子為半充滿結(jié)構(gòu),且C原子序數(shù)大于B而小于D,所以C是N元素;
E位于第4周期,其基態(tài)原子的內(nèi)層軌道全部排滿電子,且最外層電子數(shù)與A相同,為Cu元素;
(1)E是Cu元素,有29個電子,其3d、4s電子為Cu原子價電子;
(2)B、C、D分別是C、N、O元素,同一周期元素,其第一電離能隨著原子序數(shù)增大而呈增大趨勢,但第IIA族、第VA族元素第一電離能大于其相鄰元素;
(3)①根據(jù)價層電子對互斥理論確定微粒空間構(gòu)型,形成配位鍵的條件是有空軌道和孤電子對;
②根據(jù)價層電子對互斥理論,價層電子對數(shù)=σ 鍵個數(shù)+孤對電子,據(jù)此確定雜化類型;共價單鍵是σ鍵,共價雙鍵中一個是σ鍵一個是π鍵,共價三鍵中一個σ鍵兩個π鍵;
(4)①晶體具有自范性,可通過X-射線衍射實驗進行鑒別;
②由于異硫氰酸分子間可形成氫鍵,而硫氰酸分子間不能形成氫鍵,所以硫氰酸(H-S-C≡N)的沸點低于異硫氰酸;
③立方NiO(氧化鎳)晶體的結(jié)構(gòu)域氯化鈉相同,其中每個Ni周圍有6個最近距離的氧原子,這些氧原子形成的空間構(gòu)型為正八面體,根據(jù)均攤法計算晶胞中Ni、O原子數(shù)目,根據(jù)ρ=$\frac{M}{V}$計算體積,棱長=$\root{3}{V}$.

解答 解:A、B、C、D都是元素周期表中的短周期元素,它們的核電荷數(shù)依次增大;A是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半徑最小的元素,則A為H元素;
非金屬元素B原子的核外電子數(shù)是未成對電子數(shù)的3倍,則B是C元素;
D是地殼中含量最多的元素,則D為O元素,C原子的最外層p軌道的電子為半充滿結(jié)構(gòu),且C原子序數(shù)大于B而小于D,所以C是N元素;
E位于第4周期,其基態(tài)原子的內(nèi)層軌道全部排滿電子,且最外層電子數(shù)與A相同,為Cu元素;
(1)E是Cu元素,有29個電子,其3d、4s電子為Cu原子價電子,其價電子排布圖為,故答案為:
(2)B、C、D分別是C、N、O元素,同一周期元素,其第一電離能隨著原子序數(shù)增大而呈增大趨勢,但第IIA族、第VA族元素第一電離能大于其相鄰元素,所以第一電離能大小順序是N>O>C,故答案為:N>O>C;
(3)①氨氣分子中,NH3中N原子成3個σ鍵,有一對未成鍵的孤對電子,價層電子對數(shù)=3+$\frac{1}{2}$(5-3×1)=4,所以采取sp3雜化,空間構(gòu)型是三角錐型;
NH3與第二周期另一種元素的氫化物相互作用的產(chǎn)物,X是乙烷的等電子體,應含有18的電子,為BH3•NH3,Y是乙烯的等電子體,應為BH2=NH2,X中B含有空軌道,N含有孤電子對,可形成配位鍵,X的結(jié)構(gòu)式為,
故答案為:三角錐形;;
②由可知,中心原子形成4個σ 鍵,為sp3雜化,Y是乙烯的等電子體,應為BH2=NH2,BH2=NH2中B和N都形成3個σ 鍵,為sp2雜化,BH2=NH2中含有1個碳氮雙鍵,含有1個π鍵,含有2個B-H鍵、2個N-H鍵,所以分子中σ鍵和π鍵數(shù)目之比為5:1,
故答案為:sp3和sp2;5:1;
(4)①晶體具有自范性,可通過X-射線衍射實驗進行鑒別,某種金屬互化物具有自范性,原子在三維空間里呈周期性有序排列,該金屬互化物屬于晶體,可通過X射線衍射方法鑒別,
故答案為:晶體;X射線衍射;
②由于異硫氰酸分子間可形成氫鍵,而硫氰酸分子間不能形成氫鍵,所以硫氰酸(H-S-C≡N)的沸點低于異硫氰酸,
故答案為:異硫氰酸分子間可形成氫鍵,而硫氰酸分子間不能形成氫鍵;
③立方NiO(氧化鎳)晶體的結(jié)構(gòu)域氯化鈉相同,其中每個Ni周圍有6個最近距離的氧原子,這些氧原子形成的空間構(gòu)型為正八面體,晶胞中Ni原子數(shù)目為1+12×$\frac{1}{4}$=4,氧原子數(shù)目為8×$\frac{1}{8}$+6×$\frac{1}{2}$=4,晶胞體積=$\frac{\frac{(59+16)}{{N}_{A}}×4}{ρ}$cm3,棱長=$\root{3}{V}$=$\root{3}{\frac{\frac{(59+16)}{{N}_{A}}×4}{ρ}}$cm=$\root{3}{\frac{75×4}{ρ{N}_{A}}}$cm,
故答案為:6;正八面體;$\root{3}{\frac{75×4}{ρ{N}_{A}}}$.

點評 本題是對物質(zhì)結(jié)構(gòu)的考查,涉及晶體結(jié)構(gòu)與性質(zhì)、核外電子排布、雜化軌道、晶胞計算等,難度中等,(4)為易錯點,注意利用均攤法計算晶胞質(zhì)量,根據(jù)陰陽離子所帶電荷相等計算氧化鎳晶體中離子數(shù)目之比,題目難度中等.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6-2017學年安徽師大附中高二上10月月考化學卷(解析版) 題型:填空題

某小組利用H2C2O4溶液和酸性KMnO4溶液反應來探究“條件對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實驗時,先分別量取兩種溶液,然后倒入試管中迅速振蕩,混合均勻,開始計時,通過測定褪色所需時間來判斷反應的快慢。該小組設計了如下方案:

編號[

H2C2O4溶液[

酸性KMnO4溶液

溫度/℃

濃度/mol·L-1

體積/mL

濃度/mol·L-1

體積/mL

0.10

2.0

0.010

4.0

25

0.20

2.0

0.010

4.0

25

0.20

2.0

0.010

4.0

50

(1)該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探究溫度對化學反應速率影響的實驗編號是 ,探究反應物濃度對化學反應速率影響的實驗編號是

(3)實驗①測得KMnO4溶液的褪色時間為40 s,忽略混合前后溶液體積的微小變化,這段時間內(nèi)平均反應速率v(KMnO4)= mol·L-1·min-1;

(4)該反應的速率v和時間t的關(guān)系如圖所示,在t1~t2時段反應速率________(填“加快”或“減慢”或“變化不明顯”),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Ⅰ.乙烯是石油裂解氣的主要成分,乙烯的結(jié)構(gòu)簡式為H2C=CH2
Ⅱ.實驗室用如圖所示的裝置制取乙酸乙酯.回答下列問題:
(1)寫出制取乙酸乙酯的化學反應方程式CH3COOH+C2H5OH$?_{△}^{濃硫酸}$ CH3COOC2H5+H2O,該反應類型是酯化反應.
(2)飽和碳酸鈉溶液的主要作用是吸收乙醇、乙酸及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
(3)若要把制得的乙酸乙酯分離出來,應采用的實驗操作是分液(填寫操作名稱).
(4)實驗時,向盛乙酸和乙醇的試管里加入幾塊碎瓷片,其作用是防止暴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8.苯甲酸廣泛應用于制藥和化工行業(yè),某興趣小組同學利用高錳酸鉀氧化甲苯制備苯甲酸(KMnO4中性條件下還原產(chǎn)物為MnO2,酸性條件下為Mn2+

已知:苯甲酸相對分子量122,熔點122.4℃,在25℃和95℃時溶解度分別為0.3g和6.9g.
實驗流程:
①往裝置A中加入2.7mL(2.3g)甲苯和125mL水,然后分批次加入8.5g稍過量的KMnO4固體,控制反應溫度約在100℃,當甲苯層近乎消失,回流不再出現(xiàn)油珠時,停止加熱.
②將反應混合物趁熱過濾,用少量熱水洗滌濾渣,合并濾液與洗滌液,冷卻后加入濃鹽酸,經(jīng)操作I得白色較干燥粗產(chǎn)品.
③純度測定:稱取1.220g白色樣品,配成100mL苯甲酸溶液,取25.00mL溶液,用0.1000mol/L KOH標準溶液滴定,重復滴定四次,每次消耗的體積如表所示.
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
體積(mL)24.0024.1022.4023.90
請回答:
(1)裝置A的名稱三頸燒瓶.若不用溫度計,本實驗控制反應溫度的措施為沸水浴加熱.
(2)白色粗產(chǎn)品中除了KCl外,其他可能的無機雜質(zhì)為MnCl2
(3)操作②中趁熱過濾的目的是防止苯甲酸結(jié)晶析出,減少其損失,操作I的名稱過濾、干燥.
(4)步驟③中用到的定量儀器有分析天平,100mL容量瓶,50mL酸式、堿式滴定管.
(5)樣品中苯甲酸純度為96.00%.
(6)滴定操作中,如果對裝有KOH標準溶液的滴定管讀數(shù)時,滴定前仰視,滴定后俯視則測定結(jié)果將偏小(填“偏大”、“偏小”或“不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5.乙酸乙酯是重要的有機合成中間體,廣泛應用于化學工業(yè).實驗室利用如圖的裝置制備乙酸乙酯.
(1)與教材采用的實驗裝置不同,此裝置中采用了球形干燥管,其作用是:冷凝和防止倒吸.
(2)為了證明濃硫酸在該反應中起到了催化劑和吸水劑的作用,某同學利用上圖所示裝置進行了以下4個實驗.實驗開始先用酒精燈微熱3min,再加熱使之微微沸騰3min.實驗結(jié)束后充分振蕩小試管Ⅱ再測有機層的厚度,實驗記錄如下:
實驗編號試管Ⅰ中試劑試管Ⅱ中試劑有機層的
厚度/cm
A2mL乙醇、1mL乙酸、
1mL18mol•L-1 濃硫酸
 飽和Na2CO3
溶液
3.0
B2mL乙醇、1mL乙酸0.1
C2mL乙醇、1mL乙酸、
3mL 2mol•L-1 H2SO4
0.6
D2mL乙醇、1mL乙酸、鹽酸0.6
①實驗D的目的是與實驗C相對照,證明H+對酯化反應具有催化作用.實驗D中應加入鹽酸的體積和濃度分別是3mL和4mol•L-1
②分析實驗A C(填實驗編號)的數(shù)據(jù),可以推測出濃H2SO4的吸水性提高了乙酸乙酯的產(chǎn)率.
(3)若現(xiàn)有乙酸90g,乙醇138g發(fā)生酯化反應得到80g乙酸乙酯,試計算該反應的產(chǎn)率為60.6%.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推斷題

15.某實驗小組欲制取乙酸乙酯,設計了如下圖所示的裝置,請回答有關(guān)問題:

(1)試管a中反應的化學方程式:CH3CH2OH+CH3COOH$?_{△}^{濃硫酸}$CH3COOCH2CH3+H2O.
(2)試管b中盛放的試劑是飽和碳酸鈉溶液.
(3)實驗時混合乙醇和濃硫酸的方法是先加入一定量的乙醇,然后邊振蕩邊緩慢的加入濃硫酸并不斷振蕩
(4)甲裝置試管b中導管未伸入液面下的原因是防止倒吸;乙裝置中球形干燥管的作用是 ①導氣 ②冷凝 ③防止倒吸.
(5)試管b中溶液的主要用途是:除去乙酸乙酯中含有的少量乙酸和乙醇,有利于聞到乙酸乙酯的香味.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便于分層析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2.科學家正在研究溫室氣體CH4和CO2的轉(zhuǎn)化和利用.
(1)CH4和CO2所含的三種元素電負性從小到大的順序為H<C<O.
(2)下列關(guān)于CH4和CO2的說法正確的是ad(填序號).
a.固態(tài)CO2屬于分子晶體
b.CH4分子中含有極性共價鍵,是極性分子
c.因為碳氫鍵鍵能小于碳氧鍵,所以CH4熔點低于CO2
d.CH4和CO2分子中碳原子的雜化類型分別是sp3和sp
(3)在Ni基催化劑作用下,CH4和CO2反應可獲得化工原料CO和H2
①基態(tài)Ni原子的電子排布式為[Ar]3d84s2,該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的第VIII族.
②Ni能與CO形成正四面體形的配合物Ni(CO)4,1mol Ni(CO)4中含有8mol σ鍵.
(4)一定條件下,CH4、CO2都能與H2O形成籠狀結(jié)構(gòu)(如圖所示)的水合物晶體,其相關(guān)參數(shù)見下表.CH4與H2O形成的水合物俗稱“可燃冰”.

分子直徑/nm分子與H2O的結(jié)合能E/kJ•mol-1
CH40.43616.40
CO20.51229.91
①“可燃冰”中分子間存在的2種作用力是氫鍵,范德華力.
②為開采深海海底的“可燃冰”,有科學家提出用CO2置換CH4的設想.已知上圖中籠狀結(jié)構(gòu)的空腔直徑為0.586nm,根據(jù)上述圖表,從物質(zhì)結(jié)構(gòu)及性質(zhì)的角度分析,該設想的依據(jù)是二氧化碳的分子直徑小于籠狀結(jié)構(gòu)的空腔直徑,且二氧化碳與水的結(jié)合能力強于甲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9.新型凈水劑高鐵酸鉀(K2FeO4)為暗紫色固體,可溶于水,在中性或酸性溶液中逐漸分解,在堿性溶液中穩(wěn)定.
工業(yè)上制備K2FeO4的常用方法有兩種.
方法Ⅰ:次氯酸鹽氧化法.
工藝流程如圖所示.

(1)已知“氧化”過程中氧化產(chǎn)物為Na2FeO4,寫出其反應的化學方程式:2FeCl3+10NaOH+3NaClO=2Na2FeO4+9NaCl+5H2O.
(2)“轉(zhuǎn)化”過程中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Na2FeO4+2KOH═K2FeO4+2NaOH.
(3)上述工藝得到的高鐵酸鉀常含有雜質(zhì),可將粗產(chǎn)品用稀KOH溶液溶解,然后加入飽和KOH溶液,冷卻結(jié)晶,這種分離提純的方法為重結(jié)晶法.
方法Ⅱ:電解法.
以鐵為陽極電解氫氧化鈉溶液,然后在陽極液中加入KOH
(4)電解時陽極發(fā)生反應生成FeO42-,該電極反應方程式為Fe+8OH--6e-═FeO42-+4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0.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中和熱一定是強酸跟強堿反應放出的熱量
B.1 mol酸與1 mol堿完全反應放出的熱量是中和熱
C.在稀溶液中,酸與堿發(fā)生中和反應生成1 mol H2O(l)時的反應熱叫做中和熱
D.表示中和熱的離子方程式為:H+(aq)+OH-(aq)=H2O(l)△H=57.3KJ/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