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上述裝置中能形成原電池的是AB,該原電池工作時,負極發(fā)生氧化,電極反應式為Fe-2e-=Fe2+;正極發(fā)生還原,電極反應式為O2+4e-+2H2O=4OH-、2Ag++2e-=2Ag.

分析 根據(jù)原電池的構成條件分析,原電池的構成條件是:①有兩個活潑性不同的電極,②將電極插入電解質溶液中,③兩電極間構成閉合回路,④能自發(fā)的進行氧化還原反應判斷;負極失電子發(fā)生氧化反應,正極得電子發(fā)生還原反應,據(jù)此分析判斷.

解答 解:A、不能自發(fā)的發(fā)生氧化還原反應,不能形成原電池,故A錯誤;
B、鐵為負極,Ag為正極,可形成原電池,故B正確;
C、酒精不導電,不能形成原電池,故C錯誤;
D、沒有活潑性不同的2個電極,不能形成原電池,故D錯誤;
E、沒有形成閉合回路,不能形成原電池,故E錯誤.
AB中負極失電子發(fā)生氧化反應,反應式為Fe-2e-=Fe2+,正極得電子發(fā)生還原反應,反應式為O2+4e-+2H2O=4OH-、2Ag++2e-=2Ag,
故答案為:B;氧化;Fe-2e-=Fe2+;還原;O2+4e-+2H2O=4OH-、2Ag++2e-=2Ag.

點評 本題考查原電池的組成及工作原理,注意電極反應式的書寫方法,牢固掌握原電池中電極的判斷,電極反應式的書寫的方法,難度不大.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3.以下化學用語正確的是(  )
A.乙醇的分子式CH3CH2OHB.CH3COCH3的官能團名稱:醚鍵
C.苯的最簡式:CHD.的類別:醇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氨氣的制取及性質探究(圖中夾持裝置均已略去).
(1)氮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第二周期VA族;
(2)寫出實驗室制取氨氣的化學方程式:2NH4Cl+Ca(OH)2$\frac{\underline{\;\;△\;\;}}{\;}$CaCl2+2NH3↑+2H2O.
(3)如何檢驗燒瓶中的氨氣是否已經(jīng)集滿?(操作、現(xiàn)象、結論)將濕潤的紅色石蕊試紙放在集氣瓶口,若試紙變藍,證明氨氣已收集滿.
(4)用如圖裝置進行噴泉實驗,上部燒瓶已裝滿干燥氨氣,引發(fā)水上噴的操作是打開止水夾,擠出膠頭滴管中的水;該實驗的原理是氨極易溶解于水,致使燒瓶內氣體壓強迅速減。
(5)假設該噴泉實驗在標準狀況下進行,且噴泉結束后溶液充滿了整個燒瓶(溶質沒有擴散到燒瓶以外),則燒瓶中所得溶液的物質的量濃度是$\frac{1}{22.4}$mol•L-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8.將9.6g的Na、Al混合固體投入足量水中,固體完全溶解,同時放出6.72L氣體(標準狀況);接著往所得的溶液中緩慢滴加V mL 2mol/L的鹽酸.求:
(1)Na、Al的物質的量分別為多大?
(2)當V為何值時,生成沉淀的質量最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5.為確定某鋁熱劑(含氧化鐵和鋁)的組成,分別進行下列實驗:
(1)若取一定質量上述樣品,向其中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測得生成氣體(標準狀況,下同)的體積為6.72L,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2Al+2NaOH+2H2O=2NaAlO2+3H2↑,樣本中鋁的質量是5.4g
(2)若取等量的上述樣品將其點燃恰好完全反應,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2Al+Fe2O3$\frac{\underline{\;高溫\;}}{\;}$2Fe+Al2O3,氧化鐵的質量是16g,引發(fā)鋁熱反應的實驗操作是加入少量KClO3,插入Mg條,將其點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5.央視3•15晚會曝光,在液化石油氣中摻混二甲醚的事件.二甲醚(常壓下沸點-24.9℃)是一種可溶于水的化工原料,β4用作一些燃料的替代品,其結構式為.下列有關二甲醚的敘述正確的是( 。
A.二甲醚是一種有機物,屬于非電解質
B.4.6g該物質中含有共價鍵的數(shù)目為2×6.02×1022
C.二甲醚和乙醇互為同分異構體且和甲醇互為同系物
D.標準狀況下,燃燒11.2L二甲醚一定生成22.4L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7屆黑龍江省哈爾濱市高三上學期期中考試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燃料電池不是把還原劑、氧化劑全部貯藏在電池內,而是在工作時,不斷從外界輸入,同時將電極反應產(chǎn)物不斷排出電池。下面有4種燃料電池的工作原理示意圖,其中正極的反應產(chǎn)物為水的是

A.固體氧化物燃料電池

B.堿性燃料電池

C.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

D.熔融鹽燃料電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7屆河南省南陽市高三上學期第三次月考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SO2通入足量的Fe(NO3)3稀溶液中,溶液由棕色變?yōu)闇\綠色,但立即又變成棕黃色,這時若滴入BaCl2溶液,會產(chǎn)生白色沉淀。針對上述一系列變化,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上述過程中,最終被還原的是NO3-

B.從上述反應可以得出結論,氧化性:HNO3>Fe3+>稀硫酸

C.上述過程中,會產(chǎn)生一種無色難溶于水的氣體

D.假設通入的SO2完全反應,則同溫同壓下,SO2和逸出氣體的體積比為1∶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6-2017學年吉林省長春市高二上學期期初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選擇題

水溶液X中只可能溶有K+、Mg2+、Al3+、AlO、SiO、CO、SO中的若干種離子。某同學對該溶液進行了如下實驗:

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A.白色沉淀甲是混合物

B.沉淀甲是硅酸和硅酸鎂的混合物

C.K+、AlO和SiO一定存在于溶液X中

D.CO和SO一定不存在于溶液X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