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cessing math: 100%
7.配制一定物質的量濃度的KOH溶液時,下列操作對實驗結果沒有影響的( �。�
A.容量瓶中原有少量蒸餾水
B.洗滌燒杯和玻璃棒的溶液未轉入容量瓶中
C.定容時觀察液面俯視
D.定容加水超過刻度線又吸出少量

分析 分析操作對溶質的物質的量或對溶液的體積的影響,根據(jù)c=nV判斷對溶液濃度的影響.

解答 解:A、溶液配制需加水定容,容量瓶中有少量的蒸餾水,對所配溶液濃度無影響,故A正確;
B、洗滌燒杯和玻棒的溶液未轉入容量瓶中,移入容量瓶內氫氧化鉀的質量減少,所配溶液濃度偏低,故B錯誤;
C、定容時觀察液面俯視,所配溶液體積偏小,導致所配溶液濃度偏高,故C錯誤;
D、定容加水超過刻度線,又吸出少量或導致吸出少量的溶質,所以溶質質量減小,導致所配溶液濃度偏小,故D錯誤.
故選A.

點評 本題考查配制一定物質的量濃度的溶液的實驗操作誤差分析,題目難度中等,分析時注意從c=nV分析操作對溶質的物質的量或對溶液的體積的影響判斷.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0.下列電離方程式書寫正確的是(  )
A.Al2(SO43═Al23++3SO42-B.NaHSO4═Na++HSO4-
C.NaHCO3═Na++H++CO32-D.Na3PO4═3Na++PO4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1.A、B、C、D是四種短周期元素,E是過渡元素.A、B、C同周期,C、D同主族,A的原子結構示意圖為,B是同周期第一電離能最小的元素,C的最外層有三個成單電子,E的外圍電子排布式為3d64s2
回答下列問題:
(1)寫出下列元素的符號:BNa、CP.
(2)用元素符號表示D所在周期(除稀有氣體元素外)第一電離能最大的元素是F,電負性最大的元素是F.
(3)已知元素周期表可按電子排布分為s區(qū)、q區(qū)等,則E元素在d區(qū).
(4)A的晶胞中最小環(huán)中含6個A原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8.下列結論是從某同學的筆記本上摘錄的,你認為其中肯定正確的是(  )
①微粒半徑Cl->S2->S>F�、跉浠锏姆€(wěn)定性 HF>HCl>H2S>H2Se�、圻€原性S2->Cl->Br->I-�、苎趸� Cl2>S>Se>Te�、菟嵝� H2SO4>HClO4>H2SeO4�、薜秒娮幽芰>Cl>Br>I.
A.只有①B.①③④C.②④⑥D.只有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如圖是以市售鐵屑(含少量錫、氧化鐵等雜質)為原料生產(chǎn)純凈綠礬的一種方法:

已知:室溫下飽和H2S溶液的pH約為3.9,SnS沉淀完全時溶液的pH為1.6;FeS開始沉淀時溶液的pH為3.0,沉淀完全時的pH為5.5.根據(jù)以上流程圖,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操作II中,通入硫化氫至飽和的目的是使Sn2+轉化為SnS沉淀并防止Fe2+被氧化
B.在溶液中用硫酸酸化至pH=2的目的防止Fe2+沉淀
C.操作Ⅰ所得濾液中可能含有Fe3+
D.常用標準KMnO4溶液滴定的方法測定綠礬產(chǎn)品中Fe2+的含量,滴定時發(fā)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5Fe2++MnO4-+8H+→5Fe3++Mn2++4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2.常溫下某淡黃色固體單質A,與它的氣態(tài)氫化物B和氧化物C之間,有如圖的轉變關系,請回答:(1)A是S、B是H2S、C是SO2
(2)寫出B在充足氧氣中燃燒,生成C和水的化學方程式2H2S+3O2=2SO2+2H2O.
(3)將C通入氫氧化鋇溶液中,觀察到的現(xiàn)象為出現(xiàn)白色沉淀,反應的化學方程式Ba(OH)2+SO2=BaSO3↓+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9.“低碳循環(huán)”引起各國的高度重視,而如何降低大氣中CO2的含量及有效地開發(fā)利用CO2,引起了全世界的普遍重視.所以“低碳經(jīng)濟”正成為科學家研究的主要課題.
(1)已知:①CO(g)+H2O(g)?H2(g)+CO2(g)△H=-41kJ•mol-1
②C(s)+2H2(g)?CH4(g)△H=-73kJ•mol-1
③2CO(g)?C(s)+CO2(g)△H=-171kJ•mol-1
寫出CO2與H2反應生成CH4和H2O(g)的熱化學方程式CO2(g)+4H2(g)?CH4(g)+2H2O(g)△H=-162 kJ•mol-1
(2)將燃煤廢氣中的CO2轉化為二甲醚的反應原理為:2CO2(g)+6H2(g)?CH3OCH3(g)+3H2O(g)
已知一定條件下,該反應中CO2的平衡轉化率隨溫度、投料比[n(H2)/n(CO2)]的變化曲線如圖1:

①在其他條件不變時,請在圖2中畫出平衡時CH3OCH3的體積分數(shù)隨投料比[n(H2)/n(CO2)]變化的曲線圖.
②某溫度下,將2.0mol CO2(g)和6.0mol H2(g)充入容積為2L的密閉容器中,反應到達平衡時,改變壓強和溫度,平衡體系中CH3OCH3(g)的物質的量分數(shù)變化情況如圖3示,關于溫度和壓強的關系判斷正確的是BD.
A.P3>P2,T3>T2   B.P1>P3,T1>T3  C.P2>P4,T4>T2   D.P1>P4,T2>T3
(3)煤化工通常通過研究不同溫度下平衡常數(shù)以解決各種實際問題.已知等體積的CO和水蒸氣進入反應器時,會發(fā)生如下反應:CO(g)+H2O(g)?H2(g)+CO2(g),該反應平衡常數(shù)隨溫度的變化如表所示:
溫度/℃400500800
平衡常數(shù)K9.9491
該反應的平衡常數(shù)的表達式為:cH2×CO2cCO×cH2O;該反應的正反應方向是放熱反應(填“吸熱”或“放熱”),若在500℃時進行,設起始時CO和H2O的濃度均為0.020mol•L-1,在該條件下CO的平衡轉化率為7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6.A-H有機化合物A~H的轉換關系如下所示:

請回答下列問題:
(1)鏈烴A有支鏈且只有一個官能團,其相對分子質量為68,則A的分子式為C5H8,名稱是:3-甲基-1-丁炔.
(2)在特定催化劑作用下,A與等物質的量的H2反應生成E.由E轉化為F的化學方程式是
(3)①的反應類型是加成反應;③的反應類型是取代反應.
(4)G與金屬鈉反應能放出氣體,由G轉化為H的化學方程式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7.生活中處處有化學,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用燃燒法可鑒別羊毛制品相滌綸制品
B.保鮮膜、一次性食品袋的主要成分是聚氯乙烯
C.嚴禁亂棄廢電池,防止重金屬污染土壤和水源
D.某些食品的包裝袋內常放人一小包生石灰作干燥劑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