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相同
B.不同
C.僅K+濃度相同
D.其成分無法比較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1-2012學年福建師大附中高二上學期期末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填空題
(Ⅰ)(6分)現(xiàn)有下列物質: ①NaCl晶體、谝簯B(tài)SO2 ③純醋酸、芰蛩徜^ ⑤銅 ⑥酒精(C2H5OH) ⑦熔化的KCl、郚aOH溶液
請用以上物質回答下列問題。(填序號)
(1)在上述狀態(tài)下能導電的物質是 ;
(2)屬于弱電解質的是 ;
(3)屬于非電解質,但溶于水后的水溶液能導電的是 ;
(Ⅱ)(4分)
某化學實驗小組探究市售食用白醋中醋酸的的準確濃度,取25.00mL某品牌食用白
醋于錐形瓶中,在實驗室用濃度為cb mol/L的標準NaOH溶液對其進行滴定。
(1)左圖表示50mL滴定管中液面的位置,若A與C刻度間相差l mL,
A處的刻度為25,滴定管中液面讀數應為 mL。
(2)為了減小實驗誤差,該同學一共進行了三次實驗,假設每次
所取白醋體積均為VmL,NaOH標準液濃度為c mo1/L,三次實
驗結果記錄如下:
實驗次數 | 第一次 | 第二次 | 第三次 |
消耗NaOH溶液體積/mL | 26.02 | 25.35 | 25.30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選出正確選項,并簡要說明理由
(1)某實驗需1.00 mol?L-1的氯化鈉溶液80 mL,你選用的容量瓶的規(guī)格是( )
A.50 mL B.100 mL C.250 mL D.1 000 mL
因為 。
(2)欲量取5.6 mL的液體,所選用的量筒的規(guī)格是 ( )
A.10 mL B.50 mL C.100 mL D.500mL
因為 。
(3)擬在燒杯中于加熱條件下配制某溶液50mL,應選擇的燒杯是 ( )
A.400 mL B.250mL C.100mL D.50mL
因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為了探究濃度對硫酸氧化性的影響,某學習小組進行了以下探究活動:
[探究一]稱取無銹鐵釘(碳素鋼)12.0g放入30.0mL濃硫酸中,加熱,充分反應后得到溶液X并收集到氣體Y。
(1)甲同學認為X中除Fe3+外還可能含有Fe2+。若要確認其中的Fe2+,請選擇下列試劑,設計簡單的實驗方案(簡述操作過程、現(xiàn)象和結論)
。
供選用試劑:a.KSCN溶液和氯水 b.鐵粉和KSCN溶液
c.濃氨水 d.酸性KMnO4溶液
(2)乙同學為了測定氣體Y中SO2的含量,設計如下三種方案:
方案I.取672mL(標準狀況)氣體Y通入足量溴水中,然后加入足量BaCl2溶液,經適當操作后得干燥固體4.66g。
方案II.向VmL c mol·L-1酸性高猛酸鉀溶液中緩慢通入Y氣體aL(標準狀況),溶液恰好完全褪色。
方案III,取VL(標準狀況)氣體Y緩慢通入足量的氫氧化鋇溶液中,充分反應后,過濾、洗滌、烘干,稱得固體質量為mg。
①其中不合理的方案是 ,理由是 。
②選擇合理方案的數據計算氣體Y中SO2的體積分數
(用含未知數的代數式表示) 。
[探究二]分析上述實驗中SO2體積分數的結果,丙同學認為氣體Y中還可能含量有H2和CO2氣體。為此設計了下列探究實驗裝置(圖中夾持裝置已省略)。
(3)裝置A中試劑的作用是 。
(4)簡述確認氣體Y中含有CO2的實驗現(xiàn)象: 。
(5)有同學根據“F干燥管無水硫酸銅是否變藍色”確認Y氣體中是否有氫氣,你認為是否可靠? (填“可靠”或“不可靠”),簡述理由: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某研究性學習小組為研究鐵粉與濃硫酸反應所生成氣體的成份并測定各氣體的含量,進行了如下實驗:
【實驗推測】足量的鐵粉與濃硫酸反應能生成SO2和H2兩種氣體。
(1)該小組作出此推測的理由是: 。
【實驗準備】a.供選擇的藥品:鐵粉、濃硫酸、氧化銅粉末、0.2 mol/L的H2C2O4標準溶液、
0.1 mol/L的酸性KMnO4標準溶液、酸堿指示劑。
b.實驗裝置設計及組裝(加熱及夾持裝置均已略去)
【實驗過程及數據處理】
(2)B中發(fā)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 。
(3)實驗前先通入一段時間的N2,其目的是 。
(4)B、C、D中所盛試劑均足量,則證實生成的氣體中同時存在SO2和H2的現(xiàn)象是
。
(5)A中反應結束后,繼續(xù)通N2使A中生成的氣體全部趕出,待B、D中反應完全后,先后三次取用B中反應后的溶液于錐形瓶中,每次取用25 mL,用H2C2O4標準溶液進行滴定。
①H2C2O4標準溶液與酸性KMnO4溶液反應的離子方程式如下,請將該方程式完成并配平。
( )H2C2O4+( )MnO4- +( )H+ =( )Mn2+ +( ) H2O+( ) ( )
②滴定達到終點時的現(xiàn)象是 。
③重復滴定兩次,平均每次耗用H2C2O4標準溶液15.63 mL,則鐵與濃硫酸反應產生的SO2氣體的物質的量為 ;經稱量,實驗前后裝置D的質量減少0.8 g,則產生的氣體中SO2的體積分數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合成氨的發(fā)明是本世紀科學領域中最輝煌的成就之一。以下是與NH3相關的工業(yè)過程示意圖。
已知:CH4(g) + 2O2(g) ==CO2(g)+2H2O(g)
△H = — 890kJ/mol
2CO(g) + O2(g) == 2CO2(g)
△H = — 566.0 kJ/mol
2H2(g) + O2(g) ==2H2O(g)
△H = — 571.6 kJ/mol
(1)請寫出CH4(g)與O2(g)反應生成CO(g) 和H2(g)的熱化學反應方程式:
_ 。
(2)生產中涉及H2和CO2的分離。你認為可取
的方法是(填代號) 。
A.在加壓條件下用水吸收CO2
B.用NaOH溶液吸收CO2
C.加壓,使CO2液化
(3)直接供氨式燃料電池在堿性條件下的負極反應為: 。
(4)合成尿素的反應分兩步進行:
①CO2(g)+ 2NH3(g) H2NCOONH4(aq)△H = — 159.47kJ/mol
(氨基甲酸銨)
②H2NCOONH4(aq) CO(NH2)2(aq)+ H2O(l)△H = + 28.49kJ/mol
在生產條件下,單位時間內獲得尿素的產
量與壓強和n(NH3):n(CO2)的關系如右圖
所示。生產過程中n(NH3):n(CO2)的最佳
配比為 ,而實際生產往往使
n(NH3):n(CO2)≥3,這是因為
_ 。
在得到的尿素溶液中會含有少量的氨
基甲酸銨,除去這種雜質最簡便的方法是 。
(5)將氨分為兩部分,一部分經逐級氧化吸收轉化為硝酸,另一部分又與HNO3反應生成NH4NO3。若HNO3與NH3的反應是完全的,有標準狀況下78.4LNH3經上述反應過程生成120g NH4NO3。則NH3轉化為HNO3的轉化率為 _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