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X、Y、Z、W為原子序數(shù)依次增大的四種短周期主族元素,X的最外層電子數(shù)比內(nèi)層電子數(shù)多1,Y是短周期元素中金屬性最強的元素,Z的最外層電子數(shù)與次外層電子數(shù)之比為3:4.
(1)Y的原子結構示意圖為
(2)W的最高價氧化物對應水化物的化學式為HClO4,Y和W形成的化合物的電子式為
(3)隔絕空氣加熱,Y單質可與X的氧化物反應制備X單質,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6Na+B2O3$\frac{\underline{\;\;△\;\;}}{\;}$2B+3Na2O
(4)0.2mol化合物Z2W2與水反應轉移電子的物質的量為0.3mol,生成一種能使品紅溶液褪色的氣體,該反應過程中只有一種元素化合價發(fā)生變化,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S2Cl2+2H2O═3S↓+SO2↑+4HCl.

分析 X、Y、Z、W為原子序數(shù)依次增大的四種短周期主族元素,X的最外層電子數(shù)比內(nèi)層電子數(shù)多1,原子只能有2個電子層,最外層電子數(shù)為3,故X為B元素;Y是短周期元素中金屬性最強的元素,則Y為Na;Z的最外層電子數(shù)與次外層電子數(shù)之比為3:4,則Z為S元素,W原子序數(shù)最大,故W為Cl,據(jù)此解答.

解答 解:X、Y、Z、W為原子序數(shù)依次增大的四種短周期主族元素,X的最外層電子數(shù)比內(nèi)層電子數(shù)多1,原子只能有2個電子層,最外層電子數(shù)為3,故X為B元素;Y是短周期元素中金屬性最強的元素,則Y為Na;Z的最外層電子數(shù)與次外層電子數(shù)之比為3:4,則Z為S元素,W原子序數(shù)最大,故W為Cl.
(1)Y為Na元素,原子結構示意圖為,故答案為:;
(2)W為Cl元素,最高價氧化物對應水化物的化學式為HClO4,Y和W形成的化合物為NaCl,電子式為,故答案為:HClO4;
(3)隔絕空氣加熱,Na單質可與X的氧化物B2O3反應制備B單質,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6Na+B2O3$\frac{\underline{\;\;△\;\;}}{\;}$2B+3Na2O,故答案為:6Na+B2O3$\frac{\underline{\;\;△\;\;}}{\;}$2B+3Na2O;
(4)S2Cl2與水反應生成一種能使品紅溶液褪色的氣體為二氧化硫,只有一種元素化合價發(fā)生改變,故S元素化合價降低,轉移0.3mol電子生成二氧化硫為0.1mol,故有0.3molS原子發(fā)生還原反應,根據(jù)電子轉移守恒可知S元素在還原產(chǎn)物中的化合價為0,故生成S,同時生成HCl,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S2Cl2+2H2O═3S↓+SO2↑+4HCl,故答案為:2S2Cl2+2H2O═3S↓+SO2↑+4HCl.

點評 本題考查結構性質位置關系應用,推斷元素是解題關鍵,側重考查學生運用知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難度中等.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3.汽車尾氣治理的方法之一是在汽車的排氣管上安裝一個“催化轉化器”.
已知反應2NO(g)+2CO(g)?N2(g)+2CO2(g)△H=-113kJ•mol-1
①為了模擬催化轉化器的工作原理,在T℃時,將2mol NO與1mol CO充入1L反應容器中,反應過程中NO(g)、CO(g)、N2(g)的物質的量濃度變化如下圖所示,則反應進行到15min時,NO的平均反應速率為0.027mol•L-1•min-1
②請在圖中畫出20~30min內(nèi)NO、CO濃度發(fā)生變化的曲線,引起該變化的條件可能是b(填字母).
a.加入催化劑     b.降低溫度
c.縮小容器體積  d.增加CO2的物質的量
③當25min達到平衡后,若保持體系溫度、容積不變,再向容器中充入NO、N2氣體各1mol,平衡將向左移動(填“向左”“向右”或“不”).
(3)用CH4催化還原NOx也可以消除氮氧化物的污染.例如,
CH4(g)+4NO2(g)═4NO(g)+CO2(g)+2H2O(g)△H=-574kJ•mol-1
CH4(g)+4NO(g)═2N2(g)+CO2(g)+2H2O(g)△H=-1 160kJ•mol-1
若用標準狀況下4.48L CH4還原NO2至N2,則整個過程中共放出熱量173.4kJ.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4.閱讀并分析下列兩個材料.
材料一:
物質熔點/℃沸點/℃密度/g•cm-3溶解性
乙二醇
(C2H6O2
-11.51981.11易溶于水和乙醇
丙三醇
(C3H8O3
17.92901.26能跟水和乙醇
以任意比互溶
材料二(如圖所示):
已知常見的物質分離的方法有:
A.蒸餾法;B.萃取法;C.“溶解、蒸發(fā)濃縮、冷卻結晶、過濾”的方法;D.分液法.
根據(jù)上述材料及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1)將純堿從氯化鈉和純堿的混合物中分離出來,最好選用C(填序號,下同).
(2)將乙二醇和丙三醇相互分離的最佳方法是A.
(3)從溴水中提取溴單質的最佳方法是B或BD.
(4)分離汽油和水的最佳方法是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1.將AlCl3溶于水后,經(jīng)加熱蒸發(fā)、蒸干,灼燒,最后所得白色固體的主要成分是Al2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8.將a%的某物質的水溶液加熱蒸發(fā)掉m g水(溶質不揮發(fā)、且蒸發(fā)過程無溶質析出),所得溶液體積V L,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為蒸發(fā)前的2倍,設溶質的相對分子質量為M,則蒸發(fā)后所得溶液的物質的量濃度為$\frac{ma}{50MV}$mol•L-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8.設NA為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的值,下列各項敘述正確的是( 。
①1molCl2參加反應轉移電子數(shù)一定為2NA
②1mol Na2O和Na2O2混合物中含有的陰、陽離子總數(shù)是3NA
③標準狀況下,44.8L NO與22.4LO2混合后氣體中分子總數(shù)為2NA
④1L 2mol•L-1的Al(NO33溶液中含Al3+個數(shù)為2NA
⑤1L 2mol/L的氯化鐵溶液完全制成膠體,氫氧化鐵膠體的粒子數(shù)小于2NA
⑥6.0g SiO2晶體中含有的硅氧鍵數(shù)目為0.4NA
⑦1molCH5+所含的電子數(shù)為10NA
⑧在標準狀況下,2.8g N2和2.8g CO所含電子數(shù)均為1.4NA
⑨300mL 2mol/L蔗糖溶液中所含分子數(shù)為0.6NA
⑩標準狀況下,2.24L乙醇分子所含的C-H鍵數(shù)為 0.5NA
A.②③⑦⑧⑨⑩B.①②③⑤⑧⑨C.②⑤⑥⑦⑧D.②④⑦⑧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5.在密閉容器中發(fā)生反應:aX(g)+bY(g)═cZ(g)+dW(g),反應達到平衡后,保持溫度不變,將氣體體積壓縮到原來的$\frac{1}{2}$,當再次達到平衡時,W的物質的量濃度為原平衡的1.8倍.下列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
A.平衡向逆反應方向移動B.a+b<c+d
C.Y的體積分數(shù)減小D.X的轉化率下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2.對于可逆反應CO(g)+H2O (g)═CO2(g)+H2 (g),若開始時容器中各有1mol的CO(g)和H2O (g),并在一定條件下發(fā)生反應,回答下面的問題:
①恒溫恒壓時,向容器中充入0.5mol的He,這時反應速率減慢(填“加快”、“減慢”或“不變”),原因是恒溫恒壓時充入He,體系體積增大,反應物濃度減小,反應速率減慢
②恒溫恒容時,加入0.3mol的CO,這時反應速率加快(填“加快”、“減慢”或“不變”),原因是反應物CO的濃度增大,反應速率加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4.【實驗化學】
水楊酸甲酯最早是在1843年從冬青植物中提取出來,故俗稱冬青油.現(xiàn)被廣泛用于精細品化工中作溶劑,防腐劑,固定液;也用作飲料、食品、牙膏、化妝品等的香料;以及用于生產(chǎn)止痛藥、殺蟲劑、擦光劑、油墨及纖維助染劑等.
在實驗室中合成冬青油的實驗裝置如圖所示.
原理:
實驗步驟如下:
①在100mL圓底燒瓶中放入6.9g水楊酸和30mL甲醇,再小心地加入6mL濃硫酸,混勻.
②加入1~2粒沸石,裝上回流冷凝管在石棉網(wǎng)上保持85~95℃,加熱回流1.5~2h.
③反應完畢,將燒瓶冷卻,改回流裝置為蒸餾裝置,回收溶劑和多余的甲醇.
④待裝置冷卻后,向燒瓶中加入25mL正己烷,然后轉移至分液漏斗分離.
⑤取得有機層后,再倒入分液漏斗中,依次用50mL 5% NaHCO3洗1次(溶液呈弱堿性),30mL水洗1次(產(chǎn)物皆在下層),有機層得到粗酯.
⑥然后將粗酯進行蒸餾,收集221℃~224℃的餾分.
(1)步驟⑤中,最后用水洗滌的作用是主要是除去苯甲酸鈉和碳酸氫鈉等雜質.將分液漏斗中兩層液體分離開的實驗操作方法是:先把下層液體從下端放出后把上層液體從上口倒出.
(2)步驟②中沸石的作用是防止暴沸.
(3)步驟⑤中加入NaHCO3的目的是除去雜質水楊酸,將冬青油中的甲醇溶解,便于液體分層,混合后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4)步驟⑥中粗酯的主要成分有正己烷、甲醇.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