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高中化學 > 題目詳情
19.某化肥KNO3樣品在運輸存放過程中可能混進了NH4NO3、NH4HCO3、KCl三種物質中的一種或幾種,現按如圖所示進行檢驗,出現的現象如圖中所述(設過程中所有發(fā)生的反應都恰好完全進行).試根據實驗過程和發(fā)生的現象回答下列問題:

(1)氣體A的氣味為刺激性氣味.
(2)實驗步驟③的現象說明化肥中一定不含有的物質是NH4HCO3
(3)實驗證明,溶液D中一定存在的溶質是(寫化學式)KNO3
(4)實驗過程①中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NH4NO3+KOH$\frac{\underline{\;\;△\;\;}}{\;}$KNO3+NH3↑+H2O.
(5)實驗步驟④的現象不能(填“能”或“不能”)證明KCl一定混進了化肥中,請說明判斷理由不能;因為在②中加入稀鹽酸,引入了Cl-;為進一步確定其存在,可以對以上實驗進行改動,具體做法是應將②中的稀鹽酸改為稀硝酸.

分析 本題屬于推斷題,根據題目給出的流程圖和信息:KNO3樣品中加入氫氧化鉀溶液加熱生成氣體A,A能使紫色石蕊試液變藍色,可知A是氨氣,樣品中的雜質一定含有銨根離子;根據溶液B加稀鹽酸無氣體生成,可以判斷雜質中無NH4HCO3,因為碳酸鉀與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鉀和水和二氧化碳;溶液C與硝酸銀溶液反應生成沉淀E,該反應是氯化鉀和硝酸銀溶液反應生成白色沉淀硝酸鉀和氯化銀,實驗步驟④的現象不能證明氯化鉀一定混進了化肥中,因為步驟③中加入了稀鹽酸,即加入了氯離子.

解答 解:(1)KNO3樣品中加入氫氧化鉀溶液加熱生成氣體A,A能使紫色石蕊試液變藍色,可知A是氨氣,樣品中的雜質一定含有銨根離子,氣體A的氣味為具有刺激性氣味.故答案為:刺激性氣味;
(2)根據溶液B加稀鹽酸無氣體生成,可以判斷雜質中無NH4HCO3,因為碳酸鉀與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鉀和水和二氧化碳;故實驗步驟③的現象說明化肥中一定不含有的物質是NH4HCO3.故答案為:NH4HCO3
(3)溶液C與硝酸銀溶液反應生成沉淀E,該反應是氯化鉀和硝酸銀溶液反應生成白色沉淀硝酸鉀和氯化銀,則實驗證明,溶液D中一定存在的溶質是KNO3
故答案為:KNO3;
(4)實驗過程①中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NH4NO3+KOH$\frac{\underline{\;\;△\;\;}}{\;}$KNO3+NH3↑+H2O.故答案為:NH4NO3+KOH$\frac{\underline{\;\;△\;\;}}{\;}$KNO3+NH3↑+H2O;
(5)實驗步驟④的現象 不能證明KCl一定混進了化肥中,判斷理由 因為在③中加入稀鹽酸,引入了Cl-;為進一步確定其存在,可以對以上實驗進行改動,具體做法是將③中的稀鹽酸改為稀硝酸.
故答案為:不能;因為在②中加入稀鹽酸,引入了Cl-;應將②中的稀鹽酸改為稀硝酸.

點評 本考點屬于物質的推斷題,是通過對實驗方法和過程的探究,在比較鑒別的基礎上,得出了正確的實驗結論.本考點是中考的重要內容之一,一般有兩種類型:一是圖框式推斷題;二是文字描述型推斷題;本題屬于第一種類型.不論哪一種類型,都是通過實驗現象,從而得出物質的組成.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9.有如下4種碳骨架的烴,其中  表示碳原子,     表示碳碳單鍵,未畫出的鍵表示碳原子與氫原子相連,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a和c互為同分異構體B.b能使酸性高錳酸鉀溶液褪色
C.b和c互為同系物D.常溫下d為氣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0.NA表示阿伏加德羅常數的值.下列判斷中,正確的是( 。
A.H2O2溶液中加入MnO2可制得O2,產生2.24L(標況)O2,轉移0.4NA個電子
B.SO2和CO2都屬于酸性氧化物,Na2O和A12O3都屬于堿性氧化物
C.在氯化銨水溶液中,既存在水解平衡,又存在電離平衡
D.O2在放電的條件下生成O3屬于化學變化,電解質溶液導電屬于物理變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7.下列有關的圖示和圖標中正確的是( 。
A.
濃硫酸的稀釋
B.
實驗室制取CO2
C.
當心火災
D.
禁止吸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4.向盛有一定質量的NaCl和Na2SO4固體混合物的燒杯中加水,固體完全溶解后,再加入一定質量分數的BaCl2溶液至恰好完全反應,過濾烘干得到23.3g沉淀,經測定濾液中含有氯元素的質量為21.3g(不考慮過程中物質質量的損失),計算原固體混合物中NaCl的質量為( 。
A.5.85gB.11.7gC.14.2gD.23.4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4.在100mL含等物質的量HBr和H2SO3的溶液里通入標準狀況224mlCl2,有一半Br-變?yōu)锽r2.則反應后溶液中SO42-的濃度等于(假設反應前后溶液體積忽略不計)( 。
A.0.08mol/LB.0.0018mol/LC.0.075mol/LD.0.0075mol/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1.某未知溶液可能含Cl-、SO32-、Na+、SO42-、Al3+,將溶液滴在紅色石蕊試紙上,試紙變藍.取少量試液,滴加硝酸酸化的氯化鋇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在上層清液中滴加硝酸銀溶液,產生白色沉淀.下列判斷合理的是( 。
A.一定有Cl-B.一定有SO42-C.一定沒有Al3+D.一定沒有SO3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8.以W為主要原料制備T的部分流程如下


依次發(fā)生的有機反應所需要的試劑與條件從左至右依次為( 。
①氯化氫,催化劑  ②氫氧化鈉水溶液,加熱
③氧氣,催化劑    ④氫氧化鈉醇溶液,加熱,酸化.
A.①③②④B.③①④②C.②①③④D.①②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0.設NA表示阿伏加德羅常數的值,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1molNa2O2與水完全反應時轉移電子數為NA
B.18g重水(D2O)所含的電子數為10NA
C.0.5molNH4HSO4晶體中,含有H+數目約為0.5NA
D.標準狀況時,1LpH=13的NaOH溶液中含有的OH-離子數為0.1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