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反應中的能量變化關系符合如圖所示的是

A.鹽酸與燒堿反應
B.天然氣燃燒
C.三氧化硫與水反應
D.煅燒石灰石

D

解析試題分析:由圖可知,反應物的總能量低于生成物的總能量,反應過程需要吸收能量。A,B,C屬于放熱反應,D屬于吸熱反應
考點:考查化學能與熱能的知識。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單選題

已知CO(g)+H2O(g) H2(g)+CO2(g)△H<0,若其他條件不變,以下說法中正確的是

A.加入催化劑,改變了反應的途徑,反應的△H也隨之改變
B.升高溫度,反應速率加快,反應放出的熱量不變
C.改變壓強,平衡不發(fā)生移動,反應放出的熱量不變
D.若在原電池中進行,反應放出的熱量不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單選題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如圖可表示水分解過程中的能量變化
B.若2C(s)+O2(g)=2CO(g)△H="-221.0" kJ/mol,則碳的燃燒熱為110.5 kJ/mol
C.需要加熱的反應一定是吸熱反應,常溫下能發(fā)生的反應一定是放熱反應
D.已知:Ⅰ:對于反應:H2(g)+Cl2(s)="2HCl" (g)△H="-" a kJ/mol,
Ⅱ:
且a、b、c均大于零,則斷開1molH-Cl鍵所需的能量為- a-b-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單選題

依據(jù)敘述,寫出下列反應的熱化學方程式。
(1)用NA表示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在C2H2(氣態(tài))完全燃燒生成CO2和液態(tài)水的反應中,每有4NA個電子轉移時,放出450 kJ的熱量。其熱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已知拆開1 mol H—H鍵、1 mol N—H鍵、1 mol N≡N鍵分別需要的能量是436 kJ、395 kJ、940 kJ,則N2與H2反應生成NH3的熱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鈦(Ti)被稱為繼鐵、鋁之后的第三金屬,已知由金紅石(TiO2)制取單質(zhì)Ti,涉及的步驟為:
已知:①C(s)+O2(g) CO2(g);  ΔH=-395.5 kJ·mol-1
②2CO(g)+O2(g) 2CO2(g);  ΔH=-560 kJ·mol-1
③TiO2(s)+2Cl2(g)+2C(s) TiCl4(s)+2CO(g)的ΔH=―80kJ/mol        
則TiO2(s)與Cl2(g)反應的熱化學方程式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單選題

中和熱測定實驗中,通過簡易量熱計直接測得的數(shù)據(jù)是

A.反應的熱量變化B.體系的溫度變化
C.酸或堿的濃度變化D.生成水的物質(zhì)的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單選題

下列說法或表示方法正確的是

A.反應物的總能量低于生成物的總能量時,該反應一定不能發(fā)生
B.在10l kPa、25 ℃時,1 g H2完全燃燒生成氣態(tài)水,放出120.9 kJ的熱量,則氫氣的燃燒熱為241.8 kJ/mol
C.已知:2SO2 (g) + O2 (g)2SO3 (g) ;△H =-98.3 kJ/mol。將1 mol SO2和0.5 mol O2充入一密閉容器中反應,放出49.15 kJ 的熱量
D.由石墨比金剛石穩(wěn)定可知:C(金剛石,s)= C(石墨,s) ;△H<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單選題

下圖表示某可逆反應在使用和未使用催化劑時,反應過程和能量的對應關系。下列說法一定正確的是

A.該反應為吸熱反應
B.反應物吸收的總能量小于形成生成物釋放的總能量
C.a(chǎn)與b相比,反應的平衡常數(shù)一定不同
D.a(chǎn)與b相比,a的反應速率更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單選題

下列燃燒反應的反應熱不是燃燒熱的是
①H2(g)+O2(g)=H2O(l)  ΔH1    ②C(s)+O2(g)=CO(g)  ΔH2
③S(s)+O2(g)=SO2(g)  ΔH3      ④2H2S(g)+3O2(g)=2SO2(s)+2H2O(l)  ΔH4

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單選題

下列關于能量轉換的認識中,不正確的是(     )

A.白熾燈工作時,電能轉化為化學能
B.綠色植物進行光合作用時,太陽能轉化為化學能
C.電解水生成氫氣和氧氣,電能轉化為化學能
D.煤燃燒時化學能主要轉化為熱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