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斷一個化學反應的自發(fā)性常用焓判據(jù)和熵判據(jù),則在下列情況下,可以判定反應一定自發(fā)進行的是(   )

A.ΔH>0,ΔS>0 B.ΔH<0,ΔS<0
C.ΔH>0,ΔS<0 D.ΔH<0,ΔS>0

D

解析試題分析:由ΔG=ΔH-TΔS可知,當ΔH<0,ΔS>0 :反應一定自發(fā);當ΔH>0,ΔS>0、ΔH<0,ΔS<0:反應可能自發(fā) ;當ΔH>0,ΔS<0:反應一定不自發(fā)。
考點:化學反應的自發(fā)性。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單選題

已知298K時,2SO2(g)+O2(g)2SO3(g);△H=-197KJ/mol。在相同的溫度和壓強下,向密閉容器中通入2molSO2和1molO2,達到平衡時放出熱量Q1,向另一個體積相同的容器中通入1molSO2、0.5molO2和1molSO3,達到平衡時放出熱量Q2。則下列關系式正確的是(   )

A.Q1=Q2=197KJ B.Q1<Q2<197KJ C.Q2<Q1<197KJ D.Q1=Q2<197KJ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單選題

已知某溫度下,在2L密閉容器中加入一定量A,發(fā)生以下化學反應:2A(g)  B(g) + C(g);ΔH = ?48.25 kJ/L
時間t與A 、B的濃度有下圖所示關系,若測得第15min時c(B)=1.6 mol/L,則下列結論正確的是(  )

A.該溫度下此反應平衡常數(shù)為3.2
B.A的初始物質(zhì)的量為4 mol
C.0-15min內(nèi),氣體密度不變
D.要使c(B)/c(A)= 3,只能降低反應溫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單選題

在一密閉容器中,等物質(zhì)的量的A和B發(fā)生反應:A(g)+2B(g)2C(g),反應達平衡時,若混合氣體中A和B的物質(zhì)的量之和與C的物質(zhì)的量相等,則這時A的轉化率為(  )

A.40% B.50% C.60% D.7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單選題

下列各組實驗中溶液最先變渾濁的是(  )

A.0.1mol/LNa2S2O3和H2SO4各5mL,加水5mL,反應溫度10℃
B.0.1mol/LNa2S2O3和H2SO4各5mL,加水10mL,反應溫度10℃
C.0.1mol/LNa2S2O3和H2SO4各5mL,加水5mL,反應溫度30℃
D.0.2mol/LNa2S2O3和H2SO4各5mL,加水10mL,反應溫度3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單選題

如圖表示外界條件(溫度、壓力)的變化對下列反應的影響:L(s)+G(g)2R(g) ΔH>0。在圖中Y軸是指

A.平衡混合氣中R的質(zhì)量分數(shù) B.G的轉化率
C.平衡混合氣中G的體積分數(shù) D.L的轉化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單選題

對于反應C(s)+H2O(g) CO(g)+H2(g) ;ΔH >0,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A.平衡常數(shù)表達式為K= 
B.增大體系壓強,平衡常數(shù)K不發(fā)生變化 
C.升高體系溫度,平衡常數(shù)K減小 
D.增加C(s)的量,平衡正向移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單選題

某恒溫密閉容器中,可逆反應A(s) B+C(g)  ΔH="Q" kJ·mol-1(Q>0 ),達到平衡。縮小容器體積,重新達到平衡時,C(g)的濃度與縮小體積前的平衡濃度相等。以下分析不正確的是

A.產(chǎn)物B的狀態(tài)可能為固態(tài)或液態(tài)
B.平衡時,單位時間內(nèi)A和B消耗的物質(zhì)的量之比為1:1
C.保持體積不變,向平衡體系中加入A(s),平衡不移動
D.若開始時向容器中加入1molB和1molC,達到平衡時放出熱量Q kJ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單選題

取五等份NO2 ,分別加入溫度不同、容積相同的恒容密閉容器中,發(fā)生反應:
2NO2(g) N2O4(g)  ΔH<0 反應相同時間后,分別測定體系中NO2的百分含量(NO2%),并作出其隨反應溫度(T)變化的關系圖。下列示意圖中,可能與實驗結果相符的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