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出下列方程式:
(1)丙烯與溴化氫反應(只寫主要產(chǎn)物) .
(2)2﹣甲基﹣1,3﹣丁二烯與等量的溴水反應(只寫主要產(chǎn)物) .
(3)甲苯與溴蒸汽在光照條件下反應生成一溴代物 r .
(4)實驗室制取TNT的反應式 .
化學方程式的書寫;有機化學反應的綜合應用. | |
專題: | 有機反應. |
分析: | (1)丙烯與溴化氫發(fā)生加成反應生成1,2﹣二溴丙烷; (2)2﹣甲基﹣1,3﹣丁二烯按照物質的量之比1:1,主要發(fā)生1,4加成; (3)甲苯與溴蒸汽在光照條件下發(fā)生取代反應,取代的位置為甲基上的氫原子; (4)甲苯與濃硝酸發(fā)生取代反應生成2,4,6﹣三硝基甲苯. |
解答: | 解:(1)丙烯與溴化氫反應化學方程式為:CH2=CH﹣CH3+HBr→CH3﹣CHBr﹣CH3, 故答案為:CH2=CH﹣CH3+HBr→CH3﹣CHBr﹣CH3; (2)2﹣甲基﹣1,3﹣丁二烯與等量的溴水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H2=C(CH3)﹣CH=CH2+Br2→CH2Br﹣C(CH3)=CH﹣CH2Br, 故答案為:CH2=C(CH3)﹣CH=CH2+Br2→CH2Br﹣C(CH3)=CH﹣CH2Br,; (3)甲苯與溴蒸汽在光照條件下反應生成一溴代物化學方程式為:CH3﹣C6H5+Br2Br﹣CH2﹣C6H5+HBr, 故答案為:CH3﹣C6H5+Br2Br﹣CH2﹣C6H5+HBr; (4)實驗室制取TNT的反應方程式為:, 故答案為:. |
點評: | 本題考查化學方程式的書寫,明確化學反應的原理是解題的關鍵,注意共軛二烯烴與溴等物質的量加成時有 多種加成方式. |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某溫度下,在體積為2 L的密閉容器中,充入1 mol 氣體A和a mol氣體B,發(fā)生如下反應:A(g)+B(g)2C(g)。5 min 后反應達到平衡時n(A)為0.4 mol。在反應過程中體系的溫度持續(xù)升高,實驗測得混合氣體中C的含量與溫度的關系如圖所示。下列敘述正確的是(雙選)( )
A.0~5 min,C物質的平均反應速率為0.12 mol·L-1·min-1
B.圖中T1時正反應速率等于T3時正反應速率
C.該反應T2時的平衡常數(shù)大于T3時的平衡常數(shù)
D.圖中T2時,若只增大壓強,則正、逆反應速率不改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把下列四種X溶液分別加入四個盛有10 mL 2 mol·L-1鹽酸的燒杯中,均加水稀釋到50 mL,此時,X和鹽酸緩慢地進行反應,其中反應最快的是( )
A.10 ℃ 20 mL 3 mol·L-1的X溶液
B.20 ℃ 30 mL 2 mol·L-1的X溶液
C.20 ℃ 10 mL 4 mol·L-1的X溶液
D.10 ℃ 10 mL 2 mol·L-1的X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8種符號:Li、Li、C、N、O、Na、Mg、Cl
(1)包含________種元素,________種核素,其中互為同位素的是__________。
(2)氯離子的結構示意圖為________。
(3)原子最外層電子數(shù)是次外層電子數(shù)2倍、3倍的分別是________、________。
(4)質量數(shù)相等的是________和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運用元素周期律分析下面的推斷,其中錯誤的是( )
A.已知Ra是第七周期第ⅡA族的元素,故Ra(OH)2堿性比Mg(OH)2強
B.已知As是第四周期第ⅤA族的元素,故AsH3比NH3穩(wěn)定
C.已知Cs的原子半徑大于Na的原子半徑,故Cs與水反應比Na與水反應更劇烈
D.已知Cl的核電荷數(shù)比Al大,故Cl的原子半徑比Al的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指定反應的離子方程式正確的是( )
A.Cu溶于稀HNO3:Cu+2H++NO ===Cu2++NO2↑+H2O
B.(NH4)2Fe(SO4)2溶液與過量NaOH溶液反應制Fe(OH)2:Fe2++2OH-===Fe(OH)2↓
C.用CH3COOH溶解CaCO3:CaCO3+2H+===Ca2++H2O+CO2↑
D.向NaAlO2溶液中通入過量CO2制Al(OH)3:CO2+AlO +2H2O===Al(OH)3↓+HCO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