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關于有機物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①棉花、蠶絲和人造絲主要成分都是纖維素
②甲烷、苯、乙醇和乙酸在一定條件下都能發(fā)生取代反應;
③等質(zhì)量乙烷、乙烯、苯充分燃燒,消耗氧氣的量由多到少
④除去乙酸乙酯中殘留的乙酸,加過量飽和Na2CO3 溶液后振蕩后,靜置分液
⑤塑料、橡膠和纖維都是合成高分子材料
⑥石油分餾和煤的干餾屬于物理變化,石油的裂化、裂解屬于化學變化.
A、①⑤⑥B、②③④
C、①②③D、②④⑤
考點:纖維素的性質(zhì)和用途,物理變化與化學變化的區(qū)別與聯(lián)系,取代反應與加成反應,有機高分子化合物的結構和性質(zhì)
專題:
分析:①棉花的主要成分都是纖維素,蠶絲的主要成分都是蛋白質(zhì);
②甲烷與氯氣光照反應,生成一氯甲烷;苯與液溴在鐵催化下反應,生成溴苯;在酸性條件下乙醇和乙酸反應,生成乙酸乙酯;
③有機物中含氫越多,燃燒時,消耗氧氣的量越大;
④根據(jù)乙酸乙酯和乙酸的性質(zhì)分析;
⑤光導纖維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
⑥干餾、裂化都是化學變化.
解答: 解:①棉花的主要成分都是纖維素,蠶絲的主要成分都是蛋白質(zhì),人造絲的主要成分是合成纖維,故①錯誤;
②甲烷與氯氣光照反應,生成一氯甲烷;苯與液溴在鐵催化下反應,生成溴苯;在酸性條件下乙醇和乙酸反應,生成乙酸乙酯,所以甲烷、苯、乙醇和乙酸在一定條件下都能發(fā)生取代反應,故②正確;
③有機物中含氫越多,燃燒時,消耗氧氣的量越大,故③正確;
④乙酸乙酯不溶于飽和碳酸鈉,乙酸的酸性比碳酸強,能與碳酸鈉反應生成二氧化碳而被吸收,然后分液可得到純凈的乙酸乙酯,故④正確;
⑤光導纖維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屬于新型無機非金屬材料,故⑤錯誤;
⑥干餾、裂化都是化學變化,分餾屬于物理變化,故⑥錯誤.
故選B.
點評:本題綜合考查化學基本概念,題目難度不大,注意對基礎知識的理解掌握與識記.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具有解熱鎮(zhèn)痛作用的阿斯匹林的結構簡式為

在適宜的條件下,阿斯匹林可能發(fā)生的反應有
①消去反應,②酯化反應,③銀鏡反應,④加成反應,⑤水解反應,⑥中和反應.( 。
A、①②③④B、①③⑤
C、②④⑥D、②④⑤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如圖表示反應2X(g)═Y(g)+2Z(g),△H>0,在某溫度時X的濃度隨時間變化曲線: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2min時X的平均轉化率為50%
B、第6min后,反應就停止了
C、若升高溫度,X的平衡轉化率將減小
D、若減小壓強,v和v將以同樣倍數(shù)減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在含有1mol FeBr2的溶液中,通入Cl2的物質(zhì)的量為x mol.當x為不同值時,有不同的反應和不同的產(chǎn)物.試根據(jù)要求填寫下表的空格:
x的取值離子反應方程式產(chǎn)物的化學式
2Fe2++Cl2═2Fe3++2Cl-
FeCl3    Br2
x=1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向只含有Fe3+、Cu2+、H+各0.1mol及amolSO42-的某溶液中(不考慮水的電離),加入足量鋅粉,攪拌使其充分反應,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當消耗0.1molZn時,得到的還原產(chǎn)物為0.1mol
B、當溶液中不在產(chǎn)生氣泡時,溶液中大量存在的陽離子是Zn2+
C、當有第三種單質(zhì)生成時,消耗的鋅粉質(zhì)量至少大于13g
D、反應結束時,可得到0.25molZnSO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塑料的合成,所發(fā)生的化學反應不同于另外三種的是( 。
A、酚醛塑料
B、聚氯乙烯塑料
C、聚乙烯塑料
D、聚苯乙烯塑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某有機物M在氧氣中完全燃燒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的質(zhì)量之比為11:9,下列關于M的推斷正確的是( 。
A、M一定是甲烷
B、M一定只含碳、氫元素
C、M分子中碳、氫原子個數(shù)比為1:4
D、無法推斷M中所含元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硝酸銨在不同條件下分解可以得到不同的產(chǎn)物,下列各組物質(zhì)中肯定可能是硝酸銨分解產(chǎn)物的是( 。
A、N2O、H2O
B、N2O、HNO3、H2O
C、N2、H2O
D、NH3、NO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分析題目中的圖表信息,根據(jù)信息完成填空.
Ⅰ.在恒溫條件下將一定量X和Y的混合氣體通入一容積為2L的密閉容器中,X和Y兩物質(zhì)的濃度隨時間變化情況如圖1.
(1)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反應物或生成物用符號X、Y表示):
 

(2)a、b、c、d四個點中,表示化學反應處于平衡狀態(tài)的點是
 

Ⅱ.(3)圖2是可逆反應X2+3Y2?2Z在反應過程中的反應速率(v)與時間(t)的關系曲線,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t1時,正反應速率大于逆反應速率;
B.t2時,反應達到限度;
C.t2~t3,反應不再發(fā)生;
D.t2~t3,各物質(zhì)的濃度相等.
Ⅲ.以下是關于化學反應2SO2+O2?2SO3的兩個素材:
素材1:某溫度和壓強下2升容器中,不同時間點測得密閉體系中三種物質(zhì)的物質(zhì)的量.
時間(s)物質(zhì)的量(mol)物質(zhì)010203040506070
SO210.70.50.350.20.10.10.1
O20.50.350.250.180.10.050.050.05
SO300.30.50.650.80.90.90.9
素材2:反應在不同條件下進行時SO2的轉化率:
(SO2的轉化率是反應的SO2占起始SO2的百分數(shù),SO2的轉化率越大,化學反應的限度越大)
壓強轉化率溫度0.1MPa0.5MPa1MPa10MPa
400℃99.299.699.799.9
500℃93.596.997.899.3
600℃73.785.890.096.4
根據(jù)以上的兩個素材回答問題:
(4)根據(jù)素材1中計算20~30s期間,用二氧化硫表示的化學反應平均速率為
 

(5)根據(jù)素材2中分析得到,提高該化學反應限度的途徑有:
 

(6)根據(jù)素材1、素材2中分析得到,要實現(xiàn)素材1中SO2的轉化率需控制的反應條件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