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MathJax]/jax/output/CommonHTML/jax.js
3.關于下列圖象及其相關說法正確的是(  )
A.據(jù)圖①可判斷:2O3(g)=3O2(g);△H=-44.8KJ/mol
B.據(jù)圖②可判斷:某反應在使用催化劑時比無催化劑時反應速率大,且面積Saco>Sbdo
C.據(jù)圖③可判斷:2O2(g)═O3(g)+O(g)△H>0
D.據(jù)圖④可判斷:2NO2(g)+O3(g)?N2O5(g)+O2(g),0~3s內(nèi),反應速率為V(N2O5)=0.2mol•L-1•S-1

分析 A.焓變等于生成物的總能量減去反應物的總能量;
B.催化劑只改變反應速率,不改變平衡移動;
C.由圖可知,O+O3=2O2 的反應為放熱反應,△H=E3-E2;
D.根據(jù)v=ct進行計算求解.

解答 解:A.焓變等于生成物的總能量減去反應物的總能量,則根據(jù)圖無法判斷:2O3(g)=3O2(g)的焓變,故A錯誤;
B.催化劑只改變反應速率,不改變平衡移動,所以面積Saco=Sbdo,故B錯誤;
C.由圖可知,反應物O和O3的能量高于產(chǎn)物2O2 的能量,所以反應為放熱反應,△H=產(chǎn)物的焓-反應物的焓,即反應O+O3=2O2的△H=E3-E2,△H<0,則2O2(g)═O3(g)+O(g)為吸熱反應,△H>0,故C正確;
D.0~3s內(nèi),反應速率為v(NO2)=10.43=0.2mol•L-1•s-1,2NO2(g)+O3(g)?N2O5(g)+O2(g),反應速率為V(N2O5)=12v(NO2)=0.1mol•L-1•S-1,故D錯誤;故選C.

點評 本題主要考查了根據(jù)圖象判斷反應的特征,側重考查化學反應中能量變化、化學反應速率計算,中等難度,解題時要注意觀察圖以及基礎原理的應用.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依據(jù)Cd(Hg)+Hg2SO4═3Hg+Cd2++SO42-反應原理,設計出韋斯頓標準電池,其簡易裝置如圖.下列有關該電池的說法正確的是( �。�
A.電池工作時Cd2+向電極B移動
B.電極A上發(fā)生的反應:Hg2SO4+2e-═2Hg+SO42-
C.電極B上發(fā)生的反應:Cd(Hg)-4e-═Hg2++Cd2+
D.反應中每生成a mol Hg轉移3a mol電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2.A、B、C、D、E是位于短周期的主族元素.已知:
①熱穩(wěn)定性:HmD>HmC;
②Cm-、E(m-1)具有相同的電子層結構;
③A與B在同一周期,在該周期所有主族元素中,A的原子半徑最大,B的離子半徑最小;
④A與B質子數(shù)之和是D質子數(shù)的3倍.依據(jù)上述信息用相應的化學用語
回答下列問題:
(1)HmDm的電子式為
(2)HmC與C元素的具有漂白性的氧化物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H2S+SO2=3S↓+2H2O,該反應中氧化產(chǎn)物與還原產(chǎn)物的質量之比為:2:1
(3)用電子式表示C的氫化物的形成過程,用電子式表示A2C的形成過程.
(4)在A、B、C、E形成的單質中,符合下列轉化關系的是Na、S  (填元素符號).

(5)由A、B、D三種元素形成的化合物與E元素的最高價含氧酸按物質的量之比2:7反應的離子方程式:6AlO2-+21H+=5Al3++Al(OH)3↓+9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9.Na、Al、Fe都是重要的金屬元素.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氧化物都是堿性氧化物B.氫氧化物都是白色固體
C.單質都可以與水反應D.單質在空氣中都形成致密氧化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6.下列圖示與對應的敘述相符合的是( �。�
A.圖甲中陰影部分的面積表示v(正)與v (逆)的差值N2+3H2?2NH3
B.圖乙表示溶液中含鋁微粒濃度隨pH變化曲線,a點所示溶液中存在大量AlO2-
C.圖丙表示一定條件下,該反應t時刻N2的轉化率最大
D.圖丁表示某吸熱反應的能量變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8.按要求書寫熱化學方程式:
(1)由氫氣和氧氣反應生成1mol水蒸氣,放熱241.8kJ.寫出該反應的熱化學方程式H2(g)+12O2(g)═H2O(g)△H=-241.8kJ/mol.若9g水蒸氣轉化成液態(tài)水放熱22kJ,則反應H2(g)+12O2(g)═H2O(l)的△H=-285.5 kJ•mol-1
(2)已知稀溶液中,1mol H2SO4與NaOH溶液恰好完全反應時,放出114.6kJ熱量,寫出表示H2SO4與NaOH反應的中和熱的熱化學方程式NaOH(aq)+12H2SO4(aq)=12Na2SO4(aq)+H2O(l)△H=-57.3kJ/mol.
(3)25oC、101kPa條件下充分燃燒一定量的丁烷(C4H10)氣體放出熱量為Q kJ,經(jīng)測定,將生成的CO2通入足量澄清石灰水中產(chǎn)生25g白色沉淀,寫出表示丁烷燃燒熱的熱化學方程式C4H10(g)+132O2(g)=4CO2(g)+5H2O(l)△H=-16QkJ/mol.
(4)已知下列熱化學方程式:
①CH3COOH(l)+2O2(g)═2CO2(g)+2H2O(l)△H1=-870.3kJ•mol-1
②C(s)+O2(g)═CO2(g)△H2=-393.5kJ•mol-1
③H2(g)+1/2O2(g)═H2O(l)△H3=-285.8kJ•mol-1
寫出由C(s)、H2(g)和O2(g)經(jīng)合生成CH3COOH(l)的熱化學方程式2C(s)+2H2(g)+O2(g)=CH3COOH(l)△H=-488.3kJ/mol.
(5)已知拆開1mol H-H鍵、1mol N-H鍵,1mol N≡N鍵分別需要的能量是436kJ、391kJ、946kJ,則N2(g)與H2(g)反應生成1mol NH3(g)的熱化學方程式是N2(g)+3H2(g)?2NH3(g)△H=-92kJ•mol-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5.斷裂1mol化學鍵所需的能量如表:
化學鍵N-NO=ON≡NN-H
鍵能(kJ)154500942a
火箭燃料肼(H2N-NH2)的有關化學反應的能量變化如圖所示,則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N2比O2穩(wěn)定
B.N2H4(g)+O2(g)?N2(g)+2H2O(g)△H=-534 kJ•mol-1
C.表中的a=194
D.圖中的△H3=+2218 kJ•mol-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2.排放SO2、NO等大氣污染物是產(chǎn)生霧霾的因素之一.如何處理和利用SO2、NO是環(huán)�?茖W研究的熱點.
(1)將物質的量之比為1:1的NO、NO2氣體通人冰水中生成HNO2(亞硝酸).某溫度T下,0.2mol•L-1HNO2溶液的pH=2,則該溫度下,HNO2的電離常數(shù)Ka(HNO2)≈5.3×10-4(保留一位小數(shù)).
(2)“脫硝”是指將NO2轉化成N2.已知:
①4NH3(g)+6NO(g)═5N2(g)+6H2O(g)△H1
②8NH3(g)+6NO2(g)═7N2(g)+12H2O(g)△H2
③N2(g)+O2(g)═2NO(g)△H3
④2NO(g)+O2(g)═2NO2(g)△H4
△H2=2△H1+3△H3-3△H4 (用含△H1、△H3、△H4代數(shù)式表示).
(3)利用電解法將霧霾中SO2、NO轉化為(NH42SO2的裝置如圖1所示,寫出陰極的電極反應式:NO+5e-+6H+═NH4++H2O.

(4)一定溫度下,在2L恒容密閉容器中充入等物質的量的NO2和SO2氣體反應(產(chǎn)物為兩種氣體),測得混合氣體中NO2、SO3氣體的物質的量與時間關系如圖2所示.
①下列情況說明該反應達到平衡狀態(tài)的是CD(填字母).
A.混合氣體的密度不再改變
B.混合氣體的平均相對分子質量不再改變
C.混合氣體中NO2體積分數(shù)不再改變
D.混合氣體的顏色不再改變
②若其他條件不變,達到平衡后,向容器中再充入1mol SO2(g)和1mol NO2(g),平衡不(填“向左”“向右”或“不”)移動,SO2的平衡轉化率不變(填“增大”“減小”或“不變”).
③上述反應中,在0~2min內(nèi)SO2的平均反應速率v(SO2)=0.15mol/(L.min).
④在該溫度下,該反應的平衡常數(shù)K=49(結果保留兩位小數(sh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3.如圖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

(1)元素⑩原子結構示意圖為
(2)元素 ③④⑤的電負性由大到小的順序為F>O>N(填化學用語,下同),其簡單離子半徑由大到小的順序為N3->O2->F-.⑤與⑧氣態(tài)氫化物中穩(wěn)定性較強的是HF.
(3)某些不同族元素的性質也有一定的相似性,如上表中元素⑦與元素②的單質及其化合物有相似的性質.寫出元素②的最高價氧化物與NaOH溶液反應的離子方程式2OH-+BeO=BeO22-+H2O
(4)根據(jù)下列五種元素的第一至第四電離能數(shù)據(jù)(單位:KJ•mol-1),回答下面各題:
元素代號I1I2I3I4
Q2080400061009400
R500460069009500
S7401500770010500
T5801800270011600
U420310044005900
①在周期表中,最可能處于同一主族的是R和U.(填元素代號)
②T元素最可能是p(填“s”、“p”、“d”、“ds”等)區(qū)元素;若T為第二周期元素,Z是第三周期元素中原子半徑最小的主族元素,則T、Z形成的化合物分子鍵角為120°.
(5)金剛砂(SiC)的結構與金剛石相似,硬度與金剛石相當,則金剛砂的晶胞中含有4個硅原子,4個碳原子,其中硅原子的雜化方式為sp3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