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高中化學 > 題目詳情
許多尾氣中含有NOX、SO2等造成空氣污染的氣體.根據要求回答下列問題:

(1)已知:NO2(g)+CO (g)═CO2 (g)+NO (g).
①密閉容器中發(fā)生該反應時,c(CO2)隨溫度(T)變化曲線如圖1所示.據此判斷,升高溫度,該反應的平衡常數
 
(選填“增大”、“減小”“不變”).
②NO對臭氧層破壞會起催化作用,其主要過程為:
Ⅰ.O3
 光照 
.
 
O+O2
Ⅱ.NO+O3→NO2+O2
Ⅲ.
 
.(請寫出“Ⅲ”中的化學反應方程式.)
(2)將CO2和H2合成二甲醚(CH3OCH3)已取得了較大的進展,其化學反應為:2CO2(g)+6H2(g)═CH3OCH3(g)+3H2O(g)
①1g二甲醚氣體完全燃燒生成兩種氣態(tài)氧化物,放出能量q kJ,請寫出該反應的熱化學方程式
 
;
②二甲醚可以作為燃料電池的燃料,若用硫酸做電池中的電解質溶液,請寫出該燃料電池工作時負極電極反應式
 

(3)室溫條件下,用0.10mol?L-1鹽酸分別滴定20.00mL濃度均為0.10mol?L-1的NaOH溶液和氨水,如圖2是滴定其中一種溶液時,所得混合液的pH與加入鹽酸體積的關系曲線圖.
①該曲線表示滴定
 
(填“NaOH”或“氨水”)的過程;
②當向20.00mL NaOH溶液中加入v mL鹽酸時,所得混合溶液pH=12,則v=
 
.(保留2位小數).
考點:常見的生活環(huán)境的污染及治理,化學電源新型電池,化學平衡的影響因素,酸堿混合時的定性判斷及有關ph的計算
專題:
分析:(1)①根據到達平衡的時間判斷溫度高低,根據平衡時二氧化碳的濃度判斷溫度對平衡的影響;
②根據催化劑在反應前后質量和化學性質不變來分析書寫;
(2)①根據書寫熱化學方程式的方法來書寫;
②根據燃料電池為燃料作負極失電子發(fā)生氧化反應,結合電解質溶液書寫負極電極反應式;
(3)①根據NaOH和氨水在滴定開始時的pH來判斷;
②根據混合后pH=12顯堿性列方程求解.
解答: 解:(1)①由圖1可知,溫度T1先到達平衡,故溫度T1>T2,溫度越高平衡時,二氧化碳的濃度越低,說明升高溫度平衡向逆反應移動,故反應的平衡常數減小,
故答案為:減。
②由催化劑在反應前后質量和化學性質不變,所以反應Ⅲ為Ⅰ-Ⅱ得NO2═NO+O,故答案為:NO2═NO+O;
(2)1g二甲醚氣體完全燃燒生成兩種氣態(tài)氧化物,放出能量q kJ,則46克二甲醚(CH3OCH3,液態(tài))完全燃燒生成CO2和氣態(tài)H2O時放出qkJ×46=46qkJ的熱量,熱化學方程式為CH3OCH3(g)+3O2(g)=2CO2(g)+3H2O(g),△H=-46qkJ/mol,
故答案為:CH3OCH3(g)+3O2(g)=2CO2(g)+3H2O(g),△H=-46qkJ/mol;
②燃料電池為燃料作負極失電子發(fā)生氧化反應,又電解質溶液為硫酸,所以負極電極反應式為CH3OCH3+3H2O-12e-=2CO2↑+12H+
故答案為:CH3OCH3+3H2O-12e-=2CO2↑+12H+;
(3)①滴定開始時0.10mol?L-1的NaOH溶液pH=13,0.10mol?L-1的氨水溶液pH<13,所以該曲線表示滴定氨水,故答案為:氨水;
②當向20.00mL NaOH溶液中加入v mL鹽酸時,所得混合溶液pH=12,則有10-2=
0.02×0.10-0.10V×10 -3
0.2+10 -3V
,解得V=16.36ml,故答案為:16.36ml.
點評:本題考查了平衡移動、熱化學方程式的書寫,燃料電池負極反應式的書寫及溶液pH的簡單計算等,比較綜合,題目難度中等.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已已知2A2(g)+B2(g)?2C(g);△H=-a kJ?mol-1(a>0),在一個有催化劑的固定容積的容器中加入2mol A2和1mol B2,在500℃時充分反應達平衡后C3的濃度為w mol?L-1,放出熱量b kJ.
(1)比較a
 
b(填“>”、“=”或“<”)
(2)若將反應溫度升高到700℃,反應的平衡常數將
 
(“增大”、“減小”或“不變”).
(3)若在原來的容器中,只加入2mol C,500℃時充分反應達平衡后,吸收熱量c kJ,C3濃度
 
(填“>”、“=”、“<”)w mol?L-1,a、b、c之間滿足何種關系
 
(用代數式表示).
(4)能說明該反應已經達到平衡狀態(tài)的是
 

a、v(C3)=2v(B2)                  b、容器內壓強保持不變
c、v(A2)=2v(B2)                    d、容器內的密度保持不變
(5)為使該反應的反應速率增大,且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應采取的措施是
 

a、及時分離出C3氣體              b、適當升高溫度;
c、增大B2的濃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鉛蓄電池在放電過程中,負極質量增加,正極質量減少
B、0.1mol?L-1NH4Cl和0.1mol?L-1NH3?H2O等體積混合后離子濃度關系:c(Cl-)>c(NH4+)>c(H+)>c(OH-
C、在輪船水線以下的船體裝上一定數量的鋅塊可以保護輪船
D、鍋爐中沉積的CaSO4可直接用稀鹽酸溶解除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除去雜質(括號內的物質是雜質)時,選用的試劑或方法正確的是(  )
ABCD
試樣NaCl溶液(Na2CO3NaCl固體(I2CO2(SO2NaHCO3溶液(Na2CO3
除雜試劑
或方法
澄清石灰水加熱NaOH溶液加熱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四種化合物:①碳酸氫鈉、诼然@ ③偏鋁酸鈉、軞溲趸X,既能跟鹽酸反應,又能跟氫氧化鈉溶液反應的是( 。
A、①B、②③C、②③④D、①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氯氣用途廣泛,某中學化學興趣小組設計了制備氯氣并進行一系列相關實驗的裝置(夾持設備已略).

(1)制備氯氣選用藥品為:漂白粉固體和濃鹽酸,相關的化學反應方程式為:
 

(2)仔細觀察裝置B,該裝置B的作用為
 

(3)裝置C的實驗目的是驗證氯氣是否具有漂白性,為此C中Ⅰ、Ⅱ、Ⅲ依次放入:
 
.(選填字母序號)
abcd
干燥的有色布條干燥的有色布條濕潤的有色布條濕潤的有色布條
堿石灰硅膠濃硫酸無水氯化鈣
濕潤的有色布條濕潤的有色布條干燥的有色布條干燥的有色布條
(4)設計裝置D、E的目的是比較氯、溴、碘的非金屬性.當向D中緩緩通入足量氯氣時,可以看到無色溶液逐漸變?yōu)榧t棕色,說明氯的非金屬性大于溴.打開活塞,將裝置D中少量溶液加入裝置E中,振蕩.觀察到的現象是
 
.但該現象不能說明溴的非金屬性強于碘,原因是
 

(5)氯氣可用于自來水消毒,現已逐步被二氧化氯替代.ClO2不穩(wěn)定,可與NaOH溶液、H2O2反應,轉化為比較穩(wěn)定的亞氯酸鈉.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用ClO2處理的自來水中會殘留ClO2,可用FeCl2將其還原.現用V L(已換算為標準狀況)ClO2處理一定量自來水,再加入a mol FeCl2可將殘留的ClO2恰好除去.則該自來水中殘留ClO2的物質的質量為
 
g.
(6)某同學自己制備了漂白粉,他將制備產物溶于水,再加入酚酞后顯紅色,一會又變成無色,該同學據此判斷,自己制備的漂白粉成分為Ca(OH)2、Ca(ClO)2.興趣小組認為該同學的判斷不正確,原因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以下變化是熵減小過程的是( 。
A、碳酸氫鈉受熱分解
B、氨氣與氯化氫氣體反應
C、高溫下用焦炭制水煤氣
D、液態(tài)水氣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有關概念間關系的說法正確的是( 。
A、堿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屬氧化物
B、氧化劑在化學反應中一定被氧化
C、某原子的質量數也就是它的相對原子質量
D、摩爾質量相同的物質其摩爾體積一定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關于金屬鋁的敘述中,說法正確的是( 。
A、Al 是地殼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B、Al 是比較活潑的金屬,在化學反應中容易失去電子,表現氧化性
C、Al箔在空氣中受熱可以熔化,且發(fā)生劇烈燃燒
D、Al箔在空氣中受熱可以熔化,由于氧化膜的存在,熔化的Al 并不滴落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