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如圖所示裝置,密閉容器內(nèi)分別充入空氣和H2、O2的混合氣體在可移動的活塞兩邊,在室溫下若將H2、O2的混合氣體點燃引爆,活塞先左彈,恢復室溫后,活塞右滑停留于容器的中央,則原來H2、O2的體積比最接近于( )
A.5:2B.4:5C.4:7D.2:7
【答案】B
【解析】
反應前左右壓強都相等,氣體的物質(zhì)的量之比等于體積之比,設空氣的物質(zhì)的量為1mol,則氫氣、氧氣的混合氣體為3mol;反應后恢復至原來的溫度,活塞正好停留在容器的中間,說明反應后左右氣體的物質(zhì)的量相等,右室中剩余氣體為1mol,
①若剩余的氣體為H2,參加反應氣體共2mol,由可知,混合氣體中O2的物質(zhì)的量為:2mol×=mol,則氫氣的物質(zhì)的量為:3mol-mol=mol,相同條件下體積之比等于物質(zhì)的量之比,所以原混合氣體中H2、O2的體積比為 mol :mol =7:2;
②若剩余的氣體為O2,參加反應氣體共2mol,由可知,混合氣體中H2的物質(zhì)的量為:2mol×=mol,則氧氣的物質(zhì)的量為:3mol-mol=mol,相同條件下體積之比等于物質(zhì)的量之比,則原混合氣體中H2、O2的體積比為mol :mol =4:5;
答案選B。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已知銅和濃硫酸可以在加熱條件下發(fā)生如下反應(反應方程式已配平):Cu+2H2SO4(濃)CuSO4+A↑+2H2O,試完成下面的問題:
(1)A物質(zhì)可以導致酸雨的形成。則A應該屬于______(用字母代號填寫)
a.酸 b. 堿 c.鹽 d.酸性氧化物 e.堿性氧化物
(2)該反應中被氧化的元素是_________________,參加反應的氧化劑與還原劑的物質(zhì)的量之比為______。
(3)寫出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并用雙線橋標出電子轉(zhuǎn)移的方向和數(shù)目: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利用硫酸渣(主要含、FeO,雜質(zhì)為和等)生產(chǎn)鐵基顏料鐵黃(FeOOH)的制備流程如下:
(1)FeOOH中Fe元素的化合價為____。
(2)“酸溶”時,所選擇的硫酸為溶質(zhì)質(zhì)量分數(shù)49%,密度,該硫酸物質(zhì)的量濃度是___,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____。
(3)濾渣Ⅰ的主要成分是和___(填化學式);被還原的離子方程式為_____。
(4)“氧化”中,需檢驗溶液中的離子是否氧化完全,所選用的試劑是____。
(5)濾液Ⅱ中溶質(zhì)是___(填化學式);洗滌固體的操作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1)電解原理具有廣泛應用,如圖為在鐵上鍍銅的簡易裝置示意圖,則X極材料為___, 電極反應式為___;電解質(zhì)溶液為___。
(2)燃料電池是一種將燃料所具有的化學能直接轉(zhuǎn)化成電能的裝置。
①以多孔鉑為電極,如圖裝置中 A、B 口分別通入CH3 CH2OH和O2構(gòu)成燃料電池模型,該電池負極的電極反應式為___。
②科學家研究了轉(zhuǎn)化溫室氣體的方法,利用如圖所示裝置可以將CO2 轉(zhuǎn)化為氣體燃料CO,該電池正極的電極反應式為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已知某工業(yè)廢水中含有大量FeSO4,較多的Cu2+,極少量的Na+ 以及部分污泥,通過下列流程可從該廢水中回收FeSO4·7H2O晶體及金屬Cu。
(1)步驟1的主要操作是___,需用到的玻璃儀器除燒杯外還有___。
(2)固體混合物是____(填化學式)
(3)步驟3中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
(4)步驟4中涉及的操作是:蒸發(fā)濃縮、___、過濾、洗滌、干燥。
(5)火法制得的粗銅中;煊猩倭垦趸瘉嗐~(Cu2O),氧化亞銅溶于稀硫酸溶液變藍。試寫出該反應的離子方程式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溶液中所含離子推斷正確的是( )
A. 向溶液中滴加酸化的溶液出現(xiàn)白色沉淀,該溶液中一定有
B. 向溶液中滴加氯水后,再滴加溶液,溶液變?yōu)榧t色,該溶液中一定有
C. 向溶液中滴加稀溶液,將濕潤的紅色石蒸試紙置于試管口,試紙不變藍,該溶液中一定無
D. 向溶液中逐漸通入氣體,先出現(xiàn)白色膠狀沉淀,繼續(xù)通入氣體,白色膠狀沉淀不溶解,該溶液中不一定含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我國科學家研制了一種新型的高比能量鋅—碘溴液流電池,其工作原理如圖所示。圖中貯液器可儲存電解質(zhì)溶液,提高電池的容量。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
A. 放電時,a電極反應為I2Br-+2e-=2I-+Br-
B. 充電時,b電極每增重0.65g,溶液中有0.01mol I-被氧化
C. 放電時,溶液中離子的數(shù)目增大
D. 充電時,a電極接外電源正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某學習小組通過查閱資料發(fā)現(xiàn)用KClO3和濃鹽酸也可以制備氯氣。為此該小組利用如圖裝置在實驗室制取Cl2并探究其有關性質(zhì):
(1)裝置A中存在一處錯誤,改正這處錯誤:______________。
(2)配平裝置A中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KClO3+____HCl(濃)=__KCl+___Cl2↑+___H2O,此反應中氧化產(chǎn)物與還原產(chǎn)物的物質(zhì)的量之比為 ____________。請用單線橋標出該反應電子轉(zhuǎn)移的方向和數(shù)目 ____________________。
(3)為了除去氯氣中的氯化氫,需要在裝置A、B之間添加裝置E,裝置E中所盛裝的試劑為____。為了探究使有色布條褪色的是氯氣還是氯氣與水反應的生成物,需要在整套裝置中添加裝置E,其中加入濃硫酸,裝置E在整套裝置中的添加位置為____(選填序號)。
a.A、B之間 b.B、C之間 c.C、D之間 d.D之后
(4)將氯氣通入冷的石灰乳中,即可制得以______________(填化學式)為有效成分的漂白粉,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另外一個學習小組就環(huán)境保護方面指出了上述裝置的缺陷并給出了改進措施。該改進措施是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84 消毒液”能有效殺滅甲型 H1N1 病毒,某同學購買了一瓶“威露士”牌“84 消毒液”,該消毒液通常稀釋 100 倍(體積比)使用。查閱相關資料和消毒液包裝說明得到 如下信息:
① ②NaClO = Na++ClO-
(1)該“84 消毒液”的物質(zhì)的量濃度約為_____(保留 1 位小數(shù))。
(2)某同學取 100mL 該“84 消毒液”,按要求稀釋后用于消毒,稀釋后的溶液中c(Na+)=_____mol·L1。
(3)該同學參閱該“84 消毒液”的配方,欲用 NaClO 固體配制 480mL 含 NaClO 質(zhì)量分數(shù)為25%的消毒液。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____________(填字母)。
A.如下圖所示的儀器中,有三種是不需要的,還另需要一種玻璃儀器
B.將稱量好的 NaClO 固體在燒杯中溶解后應立即轉(zhuǎn)入容量瓶
C.定容時俯視容量瓶刻度線會導致所配溶液濃度偏高
D.需要稱量 NaClO 固體的質(zhì)量為 149.0g
(4)該同學對容量瓶及其使用方法的認識中正確的是_____(填字母)。
A.容量瓶上標有容積、溫度和濃度 B.使用前要檢查容量瓶是否漏液 C.容量瓶用蒸餾水洗凈后,須烘干后再使用 D.配制溶液過程中,容量瓶內(nèi)液體只需要一次搖勻過程
(5)一瓶上述“威露士”牌“84 消毒液”能吸收空氣中_____L 的 CO2(標準狀況)而變質(zhì)。(已 知:CO2+NaClO+H2O=NaHCO3+HClO)
(6)“84 消毒液”與稀硫酸混合使用可增強消毒能力,某消毒小組人員用18.4 mol·L-1 的濃 硫酸配制 500 mL2.3 molL﹣1 的稀硫酸用于增強“84 消毒液”的消毒能力,需取用濃硫酸的體 積為______________mL。
(7)在配制過程中,下列操作中能使所配溶液的濃度偏高的有_____(填代號)。
①用量筒量取 98%的硫酸時俯視
②洗滌量取濃硫酸的量筒,并將洗滌液轉(zhuǎn)移到容量瓶中
③未等稀釋后的 H2SO4 溶液冷卻至室溫就轉(zhuǎn)移到容量瓶中
④轉(zhuǎn)移前,容量瓶中含有少量蒸餾水
⑤定容時,加蒸餾水超過標線,又用膠頭滴管吸出
⑥定容搖勻后,發(fā)現(xiàn)液面低于標線,又用膠頭滴管加蒸餾水至標線
⑦定容時,仰視刻度線
(8)現(xiàn)有密度為 d g/mL 濃度為 18 mol/L 的濃硫酸溶液 100 g ,需要加入一定量的水將其 稀釋為濃度是 9 mol/L,則加入水的體積是_____(填字母)
A.大于 100 mL B.小于 l00 mL C.等于 100 mL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quán)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