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已知:(X代表鹵素原子,R代表烴基)
利用上述信息,按以下步驟從 合成 .(部分試劑和反應條件已略去)
請回答下列問題:
(1)分別寫出B、D的結構簡式:B_、D
(2)反應①~⑦中屬于消去反應的是(填數(shù)字代號)
(3)如果不考慮⑥、⑦反應,對于反應⑤,得到的E可能的結構簡式為: .
(4)試寫出C→D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有機物寫結構簡式,并注明反應條件): .
【答案】
(1);
(2)②④
(3)
(4)
【解析】解: 與氫氣發(fā)生加成反應可生成A,A為 ,在濃硫酸作用下發(fā)生消去反應,B為 ,與溴發(fā)生加成反應,C為 ,由D發(fā)生加成反應可知D中含有碳碳雙鍵,應為C的消去反應產(chǎn)物,為 ,由產(chǎn)物可知E為 ,則F為 ,(1)由 以上分析可知B為 ,D為 ,所以答案是: ; ;(2)①為加成反應,②為消去反應,③加成反應,④為消去反應,⑤為加成反應,⑥為加成反應,⑦為取代反應,
所以答案是:②④;(3)如果不考慮⑥、⑦反應,對于反應⑤, 可與溴發(fā)生1,2加成,1,4加成或完全加成,得到的E可能為 ,
所以答案是: ;(4)C為 ,發(fā)生消去反應可生成D,反應的方程式為 ,
所以答案是: .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以Al和不同的銅鹽溶液間的反應為實驗對象,探索Al與不同銅鹽溶液反應的多樣性.
實驗 | 向試管中加入2ml溶液 | 實驗現(xiàn)象 |
實驗Ⅰ:0.5mol/LCuCl2溶液 | 15s:大量氣泡且有紅色物質(zhì)析出 | |
實驗Ⅱ:0.5mol/LCuSO4溶液 | 15s 無明顯現(xiàn)象 |
(1)對實驗Ⅰ進行研究②④ ①實驗Ⅰ中生成紅色物質(zhì)的離子方程式為:
②經(jīng)檢驗實驗Ⅰ中產(chǎn)生的氣體為氫氣,用離子方程式解釋溶液中存在H+的原因:
③請寫出60s后反應進一步加快可能的原因(寫出兩條)
(2)對實驗Ⅱ進行研究 實驗Ⅱ反應明顯比實驗Ⅰ緩慢,說明Al與不同的銅鹽溶液反應呈現(xiàn)多樣性,其原因可能有:
假設一:SO42﹣對Al與Cu2+的置換反應存在一定的抑制作用.
假設二:
(3)為進一步研究上述假設,設計如下實驗:
實驗 | 向試管中加入2mL溶液 | 實驗現(xiàn)象 |
實驗Ⅲ:0.5mol/LCuCl2溶液+1g Na2SO4固體 | 加入 Na2SO4固體后速率幾乎不變,仍有大量氣泡產(chǎn)生,紅色物質(zhì)生成且劇烈放熱,鋁片反應完全,溶液沸騰 | |
實驗Ⅳ:0.5mol/L CuCl2溶液+5g Na2SO4固體 | 加入Na2SO4固體后速率幾乎不變,仍有大量氣泡產(chǎn)生,紅色物質(zhì)生成且劇烈放熱,鋁片反應完全,溶液沸騰 | |
實驗Ⅴ:0.5mol/LCuSO4溶液+0.02mol NaCl固體 | 未加入 NaCl固體前幾乎沒現(xiàn)象,加入后,鋁片表面迅速產(chǎn)生大量氣體和紅色物質(zhì),溶液溫度上升至沸騰,鋁反應完全 | |
實驗Ⅵ:0.5mol/LCuSO4溶液+NH4Cl固體 | 未加入 NH4Cl固體前幾乎沒現(xiàn)象,加入后,鋁片表面迅速產(chǎn)生大量氣體和紅色物質(zhì),溶液溫度上升至沸騰,鋁反應完全 |
實驗Ⅵ的設計目的是:
其中,實驗Ⅰ與實驗Ⅲ、Ⅳ做對比,結論為:
其中,實驗Ⅱ與實驗Ⅴ、Ⅵ做對比,結論為:
(4)請設計實驗證明Cl﹣對Al與H+的反應同樣起到相似的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溫室效應”是全球關注的環(huán)境問題之一.CO2是目前大氣中含量最高的一種溫室氣體.因此,控制和治理CO2是解決溫室效應的有效途徑.
(1)下列措施中,有利于降低大氣中CO2濃度的有: . (填字母) a.減少化石燃料的使用
b.植樹造林,增大植被面積
c.采用節(jié)能技術
d.利用太陽能、風能
(2)將CO2轉化成有機物可有效實現(xiàn)碳循環(huán).CO2轉化成有機物的例子很多,如: a.6CO2+6H2O C6H12O6+6O2
b.CO2+3H2 CH3OH+H2O
c.CO2+CH4 CH3COOH
d.2CO2+6H2 CH2═CH2+4H2O
以上反應中,最節(jié)能的是 , 原子利用率最高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