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高中化學 > 題目詳情

反應3Cl2+6 KOH==5 KC1+KC1O 3+3H2O。其中氧化劑與還原劑的質量之比是

A.1: 1    B.1:5.    C.5:1    D.3:2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化學與工農業(yè)生產、人類生活密切相關。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高純度的二氧化硅晶體廣泛用作制造光導纖維和太陽能電池板材料

B.葡萄糖注射液不能產生丁達爾效應,不屬于膠體

C.鋁合金的大量使用歸功于人們能使用焦炭等還原劑從氧化鋁中獲得鋁

D.海水中含有鉀、鈉元素,只需經過物理變化就可以得到鉀和鈉單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有資料表明:火星表面富含硫酸鹽和硅酸鹽。火星上的水可能以冰塊和霜凍的形式存在于南北兩極,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火星上的水中肯定不含SiO

B.水是共價化合物

C.Al2O3·2SiO2·2H2O屬于氧化物

D.硅酸鈉、硫酸鋇和水分別屬于強電解質、弱電解質、非電解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1)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60周年國慶閱兵車HQE頂級紅旗采用全鋁車身,鋁的氧化物屬于堿性氧化物

B.用熱的純堿溶液洗滌沾有油污的器具時發(fā)生的主要是化學變化

C.英國華裔科學家高錕因在“光在纖維中的傳輸應用于光學通信方面”做出了突破性成就,而獲得了2009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光纖制品的基本原料為SiO2

D.液氨、液氯、液態(tài)氯化氫都是非電解質

E.丁達爾效應可用于區(qū)別溶液與膠體,云、霧均能產生丁達爾效應

F.化學變化前后原子的種類、數目不變,分子數目也不變

(2)人們對酸堿的認識,已有幾百年的歷史,經歷了一個由淺入深,由低級到高級的認識過程。

①1887年阿侖尼烏斯提出電離理論。

②1923年丹麥化學家布朗斯特和英國化學家勞萊提出了質子論:凡是能夠釋放質子(氫離子)的任何含氫原子的分子或離子都是酸;凡是能與質子(氫離子)結合的分子或離子都是堿。按質子理論,下列粒子的水溶液既可看作酸又可看作堿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H2O B.NH C.OH D.HCO

E.CH3COO F.Cl

③1923年路易斯(Lewis)提出了廣義的酸堿概念:凡是能給出電子對而用來形成化學鍵的物質是堿;凡是能和電子對結合的物質都是酸。如

酸(電子對接受體) 堿(電子對給予體) 反應產物

H  。 OH] —→ HOH

試指出下列兩個反應中的酸或堿:

H3BO3+H2O===H+[B(OH)4]

該反應中的堿是________(填“H3BO3”或“H2O”);

CuCl2+4NH3===[Cu(NH3)4]2+2Cl

該反應中的酸是________(填“CuCl2”或“NH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今有一種固體化合物X,本身不導電,但熔化狀態(tài)或溶于水中能夠電離,下列關于該

化合物X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

   A.X一定是電解質     B.X可能是非電解質    

C.X只能是鹽  D.X可以是任何化合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鈉能與大多數非金屬單質直接化合,生成其相應的化合物  

B.鈉與水的反應實際上是與水電離產生的H+的反應 

C.鈉在水溶液中參加的反應,都是先與水反應

D.鈉不能置換出鹽溶液中的金屬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amol H2 SO4中食有b個氧原子,則阿伏加德羅常數可以表示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M g、Al組成的混合物與足量鹽酸反應,產生標準狀況下的氫氣4.4 8 L。下列推斷中不正確的是(    )

A.參加反應的Mg、Al共0.2 mo1   

  B.參加反應的HC1為0.4.mol

  C.Mg、Al在反應中共失去0.4 mo l電子

  D.若與足量的稀硫酸反應能產生0.2mo l H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已知HClO是比H2CO3還弱的酸,氯水中存在下列平衡:Cl2+H2OHCl

+HClO;HClOH++ClO-,達平衡后:

(1)要使HClO的濃度增加,可加入下列物質(填代號)________。

A.SO2                    B.CaCO3         C.HCl           D.NaOH

(2)由此說明在實驗室里可用排飽和食鹽水收集Cl2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