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高中化學 > 題目詳情

【題目】按要求填寫下列空白

1)寫出Na2O2的電子式_____

2AlOH3在堿性溶液中的電離方程式為_____

3)用離子方程式表示Na2S溶液呈堿性的原因_____

4)在鋅粒與稀硫酸的反應體系中,若滴加幾滴CuSO4溶液,發(fā)現(xiàn)放出氣體的速率明顯加快,說明其原因:_____;若加入少量醋酸鈉固體,發(fā)現(xiàn)放出氣體的速率明顯減慢,說明其原因_____

5)用惰性電極電解U形管中的飽和食鹽水(已滴加酚酞),_____極附近溶液會變紅。寫出用惰性電極電解氯化銅溶液的化學反應方程式_____。

【答案】 AlOH3AlO2+H++H2O S2+H2OHS+OH,HS+H2OH2S+OH CuSO4Zn反應產生的CuZn形成CuZn原電池,加快了氫氣生成的速率 醋酸鈉和鹽酸反應生成醋酸,醋酸存在電離平衡,所以混合溶液中氫離子濃度小于原來鹽酸,所以反應速率會減慢 CuCl2Cu+Cl2

【解析】

1)根據含有離子鍵和共價鍵的電子式書寫原則寫電子式。

2)氫氧化鋁有酸式或堿式電離,在堿性溶液中促進酸式電離,據此書寫酸式電離方程式。

3)注意硫離子分步電離。

4)原電池反應可以加快反應速率。

5)根據電解池中的離子放電順序分析。

1)過氧化鈉為離子化合物,其電子式為,故答案為:;

2)氫氧化鋁在堿性溶液中發(fā)生酸式電離,電離出偏鋁酸根、氫離子,同時生成水,電離方程式為:AlOH3AlO2+H++H2O,故答案為:AlOH3AlO2+H++H2O;

3)硫化鈉溶液中硫離子水解溶液顯堿性,離子方程式:S2+H2OHS+OH,HS+H2OH2S+OH

故答案為:S2+H2OHS+OH,HS+H2OH2S+OH;

4Zn和硫酸的反應中加入少量的CuSO4溶液,能置換出一定量Cu,在溶液中形成Cu/Zn原電池,而加快化學反應速率,醋酸鈉和鹽酸反應生成醋酸,醋酸存在電離平衡,所以混合溶液中氫離子濃度小于原來鹽酸,但總的酸的物質的量不變,所以反應速率會減慢但不影響產生氫氣的總量,

故答案為:CuSO4Zn反應產生的CuZn形成CuZn原電池,加快了氫氣生成的速率;醋酸鈉和鹽酸反應生成醋酸,醋酸存在電離平衡,所以混合溶液中氫離子濃度小于原來鹽酸,所以反應速率會減慢;

5)電解原理為溶液中氯離子在陽極失電子生成氯氣,溶液中氫離子在陰極得到電子生成氫氣,左邊為陰極,附近氫氧根離子濃度增大,酚酞變紅色,用惰性電極電解氯化銅溶液的化學反應方程式為:CuCl2Cu+Cl2↑,

故答案為:陰;CuCl2Cu+Cl2↑。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某工業(yè)含銅廢料含有 Cu、CuOCuS、CuSO4 等成分,利用該含銅廢料可生產硝酸銅晶體[Cu(NO3)2·3H2O],生產的工藝流程如圖所示,請回答下列問題:

1焙燒過程中生成的廢氣中有害氣體的成分是______________。

2酸化過程為加快反應速率,可采用的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寫出一條即可)。

3)若試劑 a 可以是____________,試劑b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反應一步中使用 20% HNO3 10% H2O2,整個過程無紅棕色氣體產生,則發(fā)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該步驟只使用 20% HNO3,隨著反應的進行,溫度升高,出現(xiàn)大量紅棕色氣體,則還原劑與氧化劑的物質的量之比為_______________。

5系列操作中應包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過濾、洗滌、干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3.6 g鎂鋁合金,投入到500 mL 2 mol/L的鹽酸中,合金完全溶解,再加入4 mol/L的NaOH溶液,若要生成的沉淀最多,加入的這種NaOH溶液的體積是(  )

A.150 mLB.200 mLC.250 mLD.280 m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某研究小組將純凈的SO2氣體緩緩的通入到盛有25mL0.1mol· L1Ba(NO3)2溶液中,得到BaSO4沉淀。為探究該反應中的氧化劑,該小組提出了如下假設:

假設:溶液中的NO3;

假設________________

(1)該小組設計了以下實驗驗證了假設成立(為排除假設對假設的干擾,在配制下列實驗所用溶液時,應___________________),請?zhí)顚懴卤怼?/span>

實驗步驟

實驗現(xiàn)象

結論

實驗

向盛有25mL0.1mol·L1BaCl2溶液的燒杯中緩慢通入純凈的SO2氣體

______

假設成立

實驗

向盛有25mL0.1mol· L1Ba(NO3)2溶液的燒杯中緩慢通入純凈的SO2氣體

______

(2)為深入研究該反應,該小組還測得上述兩個實驗中溶液的pH隨通入SO2體積的變化曲線如圖。V1時,實驗中溶液pH小于實驗的原因是(用離子方程式表示)________。

(3)驗證假設。某同學設計了以下方案,請完成下列表格(可以不填滿)。

實驗步驟

實驗現(xiàn)象

實驗目的

實驗

同實驗步驟

同實驗的相關現(xiàn)象

______

實驗

______

______

______

(4)查資料知:H2SO3是二元酸(Kl=1.54×102,K2=1.02×107),請設計實驗方案驗證H2SO3是二元酸______(試劑及儀器自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甲、乙兩燒杯中各盛放有100mL2mol/L的鹽酸和NaOH溶液,向兩燒杯中分別加入等質量的鋁粉,充分反應結束后測得生成的氣體體積比為甲:乙=34,則加入鋁粉的質量為(  )

A.4.8gB.3.2gC.2.4gD.1.6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是某興趣小組根據課本實驗設計的一個能說明Na2CO3NaHCO3熱穩(wěn)定性的套管實驗。請觀察下圖的實驗裝置、分析實驗原理,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 甲為小蘇打,乙為純堿

B. 要證明NaHCO3受熱能產生水,可在小試管內塞上沾有無水硫酸銅粉末的棉花球

C. 整個實驗過程中可以看到丙燒杯的澄清石灰水沒變渾濁

D. 同質量的甲和乙分別與足量的鹽酸完全反應,產生二氧化碳的質量:乙>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變化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釋的是

A.工業(yè)生產硫酸的過程中使用過量的氧氣,以提高二氧化硫的轉化率

B.工業(yè)上合成氨要用高溫,催化劑

C.紅棕色的NO2加壓后顏色先變深再變淺

D.CO2(g)CO2(aq)ΔH0,降溫增壓可增大二氧化碳氣體在水中的溶解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資源化利用二氧化碳不僅可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還可重新獲得燃料或重要工業(yè)產品。

(1)CO2NH3為原料可合成化肥尿素[CO(NH2)2]

已知:①2NH3(g)CO2(g)NH2CO2NH4(s)H =-159.47 kJ·mol-1

NH2CO2NH4(s)CO(NH2)2(s)H2O(g)H +116.49 kJ·mol-1

H2O(l)H2O(g)H +88.0 kJ·mol-1

試寫出NH3CO2合成尿素和液態(tài)水的熱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

(2)在一定條件下,二氧化碳轉化為甲烷的反應如下:CO2(g)+4H2(g)CH4(g)+2H2O(g) ΔH0

①向一容積為2L的恒容密閉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CO2H2,在300℃時發(fā)生上述反應,達到平衡時各物質的濃度分別為CO20.2mol·L-1,H20.8mol·L-1CH40.8mol·L-1,H2O1.6mol·L-1,起始充入CO2H2的物質的量分別為_____、_____CO2的平衡轉化率為______。

②現(xiàn)有兩個相同的恒容絕熱(與外界沒有熱量交換)密閉容器I、II,在I中充入1 molCO2,4 molH2,在II中充入1 mol CH42 mol H2 O(g),300℃下開始反應。達到平衡時,下列說法正確的是_________(填字母)。

A.容器I、II中正反應速率相同 B.容器IIICH4的物質的量分數(shù)相同 C.容器ICO2的物質的量比容器II中的多 D.容器ICO2的轉化率與容器IICH4的轉化率之和小于1

(3)華盛頓大學的研究人員研究出一種方法,可實現(xiàn)水泥生產時CO2零排放,其基本原理如圖所示:

①上述生產過程的能量轉化方式是_____。

②上述電解反應在溫度小于900℃時進行碳酸鈣先分解為CaOCO2,電解質為熔融碳酸鈉,則陽極的電極反應式為___,陰極的電極反應式為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室溫下,下列各組離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A.pH2的溶液:NaFe2、I、NO3-

B.c(AlO2-)0.1 mol·L1的溶液:K、NaOH、SO42-

C.0.1 mol·L1的溶液:Na、NH4+、SiO32-、ClO

D.c(Fe3)0.1 mol·L1的溶液:Mg2、NH4+、ClSCN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