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實驗中,依據(jù)實驗操作及現(xiàn)象,得出的結(jié)論正確的是

 
操作
現(xiàn) 象
結(jié) 論
A.
測定等濃度的Na2CO3和Na2SO3 溶液的pH
前者pH比后者的大
非金屬性:
B.
無色溶液中滴加氯水和CCl4
振蕩、靜置
下層溶液顯紫色
原溶液中有
C.
向溶液X中加入稀鹽酸,并將產(chǎn)生的無色氣體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生成白色沉淀
溶液X中一定含有

D.
向某無色溶液中滴加硝酸酸化的BaCl2溶液
產(chǎn)生白色沉淀
溶液中一定含有
 

B

解析試題分析:A項中要比較非金屬性:,可以比較兩者所對應的酸:硫酸和碳酸的強弱,錯誤。B項正確。C中不能排除亞硫酸根的干擾,錯誤。D項不能排除亞硫酸根的干擾,錯誤。
考點:本題離子的檢驗和性質(zhì)判斷。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單選題

除去下列物質(zhì)中的雜質(zhì),所用試劑和方法不正確的是

 
物質(zhì)
雜質(zhì)
除雜質(zhì)所用試劑和方法
A
KCl溶液
I2
CCl4,萃取分液
B
CO2
HCl
飽和NaHCO3溶液,洗氣
C
CaCO3
CaO
鹽酸,過濾
D
Mg粉
Al粉
NaOH溶液,過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單選題

下列實驗裝置一般不用于分離物質(zhì)的是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單選題

下列物質(zhì)中的雜質(zhì)(括號內(nèi)的物質(zhì))除去時,所使用的試劑和主要操作都正確的是

選項
物質(zhì)
使用的試劑
主要操作
A
乙醇(水)
金屬鈉
過濾
B
乙酸乙酯(乙酸)
飽和碳酸鈉溶液
分液
C
苯(苯酚)
濃溴水
振蕩、分液
D
乙烷(乙烯)
酸性高錳酸鉀溶液
洗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單選題

下列實驗中,為實現(xiàn)實驗目的而必須除雜的是

 
實驗
除雜試劑
實驗目的
 

電石與水反應
CuSO4溶液
用KMnO4酸性溶液檢驗乙炔的還原性

CH3CH2Br與NaOH溶液共熱
HNO3溶液
用AgNO3溶液檢驗CH3CH2Br中的Br

淀粉與稀H2SO4水浴共熱
NaOH溶液
用銀氨溶液檢驗水解產(chǎn)物的還原性

C2H5OH與濃H2SO4加熱至170 ℃
NaOH溶液
用Br2的CCl4溶液證明該反應為消去反應
 
A.只有①②③      B.只有①②④      C.只有②③④      D.①②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單選題

為了證明硫酸亞鐵銨[(NH4)2Fe(SO4)2·6H2O]晶體的成分中含有NH4+、Fe2、SO42-和H2O,下列實驗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A.取少量硫酸亞鐵銨晶體放入試管中,加熱,試管口有液體生成,則可證明晶體的成分中含有結(jié)晶水
B.取少量硫酸亞鐵銨晶體放入試管,加濃NaOH溶液,加熱,試管口濕潤的藍色石蕊試紙變紅,則可證明晶體的成分中含有NH4+
C.取適量硫酸亞鐵銨晶體溶于水,加少量稀鹽酸,無現(xiàn)象,再滴入幾滴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則可證明晶體的成分中含有SO42-
D.取適量硫酸亞鐵銨晶體溶于水,得淺綠色溶液,滴入2滴KSCN溶液,溶液不顯血紅色,再滴入幾滴新制氯水,溶液變?yōu)檠t色,則可證明晶體的成分中含有Fe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單選題

從海帶中提取碘的實驗過程中,涉及到下列操作,其中正確的是

A.放出碘的苯溶液 B.氧化I C.將海帶灼燒 D.過濾含I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單選題

礦鹽的主要成分是NaCl,還混有SO42-等其他可溶性雜質(zhì)的離子。下列有關(guān)說法正確的是

A.用礦鹽生產(chǎn)食鹽,除去SO42-最合適的試劑是Ba(NO3)2
B.工業(yè)上通過電解氯化鈉溶液制備金屬鈉和氯氣
C.室溫下,AgCl在水中的溶解度小于在食鹽中的溶解度
D.用酚酞試液可鑒別飽和食鹽水和飽和純堿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單選題

離子檢驗的常用方法有三種:

檢驗方法
沉淀法
顯色法
氣體法
含義
反應中有沉淀產(chǎn)生或溶解
反應中有顏色變化
反應中有氣體產(chǎn)生
下列離子檢驗的方法不合理的是(     )
A.NH4-氣體法    B.I-沉淀法   
C.Fe3-顯色法    D.Ca2-氣體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