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來源:2013-2014安徽省、合肥六中第二學期期末聯(lián)考高二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根據(jù)元素周期律和物質結構的有關知識,以下有關排序錯誤的是
A.離子半徑:S2->Cl->Ca2+ B.原子半徑:Ca>S>Cl
C.熱穩(wěn)定性:HCl>H2S>H2Se D.酸性:HClO4<HBrO4<HIO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3-2014安徽省、合肥六中第二學期期末聯(lián)考高二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把含有FeBr2、FeI2各a mol的稀溶液兩份,分別通入一定量的Cl2,第一份溶液中有一半的I― 被氧化成I2,第二份溶液中有一半的Br― 被氧化成Br2,兩份通入Cl2的物質的量之比
A.1:1 B.1:2 C.1:3 D.1: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3-2014安徽省、合肥六中第二學期期末聯(lián)考高二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根據(jù)下列事實:①X+Y2+=X2++Y;②Z+2H2O(冷水)=Z(OH)2+H2↑;③Z2+的氧化性比X2+弱;④由Y、W做電極組成的原電池,電極反應為W2++2e- =W,Y-2e- =Y2+。可知X、Y、W、Z的還原性由強到弱的順序是
A.X>Z>Y>W(wǎng)B.Z>W(wǎng)>X>Y C.Z>X>Y>W(wǎng) D.Z>Y>X>W(wǎn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3-2014安徽省、合肥六中第二學期期末聯(lián)考高二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反應H2(g) +Br2(l)2HBr(g)在25 ℃、101 kPa下進行, 已知生成2molHBr放出熱量為72 kJ,蒸發(fā)1 mol Br2(l)需要吸收的能量為30 kJ,其他相關數(shù)據(jù)如下表:
1 mol分子中的化學鍵斷時需要吸收能量/kJ | H2(g) | Br2(g) | HBr(g) |
436 | a | 369 |
則表中a為
A.404 B.260 C.230 D.20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3-2014安徽省、合肥六中第二學期期末聯(lián)考高二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某有機物的結構簡式如圖所示。1mol該有機物與足量的NaOH溶液共熱,充分反應后最多可消耗NaOH的物質的量為
A.2 mol B.4 mol
C.6 mol D.8 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3-2014安徽省、合肥六中第二學期期末聯(lián)考高二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把3體積的NO2氣體,依次通過下列3個分別裝有①NaHCO3飽和溶液②濃H2SO4③Na2O2的裝置后,用排水法把殘留氣體收集到集氣瓶中,集氣瓶內氣體應是(同溫同壓下測定)
A.1體積NO B.2體積NO2和0.5體積O2
C.2體積O2 D.0.25體積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3-2014安徽省、合肥六中第二學期期末聯(lián)考高二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已知常溫下KHSO3溶液的pH<7,且等濃度的HSO3-的電離程度大于SO32-的水解程度。等物質的量的KHSO3、K2SO3、K2SO4溶于足量水形成的溶液中,有關粒子之間的關系正確的是
A.c(SO42-)>c(HSO3-)>c(SO32-) >c(H2SO3)
B.c(K+)>c(SO32-)>c(SO42-)>c(HSO3-)>c(H+)>c(OH-)
C.c(K+)=c(HSO3-)+2c(SO32-)+2c(SO42-)
D.c(K+)+c(H+)=c(HSO3-)+c(SO32-)+c(SO42-)+c(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3-2014安徽省、合肥六中第二學期期末聯(lián)考高二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短周期元素A和B可形成AB3型化合物。若B原子序數(shù)為m,則A的原子序數(shù)為下面算式中的①m+6 ②m+4 ③m-4 ④m-2 ⑤m+8 ⑥m+14 ⑦m-12
A.②③⑥ B.①②③④ C.①②⑥⑦ D.①②③④⑤⑥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3-2014安徽省、合肥六中第二學期期末聯(lián)考高二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甲苯和丙三醇以一定比例混合,測得混合物含碳51.3%,那么氧元素的質量分數(shù)是
A 40% B 35% C 30% D無法計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3-2014安徽省、合肥六中第二學期期末聯(lián)考高二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某烴的結構簡式為CH3CH(CH3)CH=C(C2H5)C≡CH,有關其分子結構的敘述正確的是
A.分子中在同一直線上的碳原子數(shù)為4 B.分子中在同一直線上的碳原子數(shù)為5
C.分子中一定在同一平面上的碳原子數(shù)為6 D.分子中在同一平面上的碳原子數(shù)最多為7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