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高中生物 > 題目詳情

下圖是某種昆蟲受雙因子影響下的種群數量變化曲線圖,相關說法錯誤的是

A. 相對來說,環(huán)境溫度越高,該昆蟲生活所需要的最適相對濕度也越大

B. 從圖中可知影響該昆蟲種群數量變化的最適溫度可能在32.5℃左右

C. 該昆蟲在濕度為90%和溫度為32.5℃的條件下,其種群數量變化按指數方式增長

D. 影響種群數量變化除圖中所示的外源性因素(溫度和濕度)外,還應該有內源性因素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7屆黑龍江省虎林市高三4月模擬理綜-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為研究不同鹽溶液對水稻幼苗生長的影響,將水稻幼苗放入培養(yǎng)液中培養(yǎng),并用不同的鹽溶液進行處理,每隔天測定水稻的相關數據和生長情況(如圖)

(1)提取光合色素所用試劑是_____________,色素提取液置于適宜的光照下_________(能/不能)產生

氧氣;分離后得到色素帶中由下到上的第二條色素帶主要吸收___________光。

(2)從圖1中可以看出,在一定濃度NaCl溶液的作用下,構成氣孔的保衛(wèi)細胞發(fā)生滲透失水,導致氣孔導度____________(上升、下降或不變),加入CaCl2溶液的組與其相比,氣孔導度_________部分恢復、全部恢復、或增大);CaCl2溶液對葉綠素含量變化的影響與此__________(類似或不同)。

(3)結合圖1和圖2可以看出,首先一定濃度的NaCl溶液降低了葉綠素的含量,導致光反應為暗反應提供的物質減少;同時_________下降,直接導致CO2的固定速度下降,最終造成光合速率降低;CaCl2溶液能夠緩解NaCl溶液對水稻幼苗光合作用的影響,且第2天的緩解效果是第4天的________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7屆海南省瓊海市高三下學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圖是反射弧的模式圖(1、2、3、4、5表示反射弧的組成部分,d是神經末梢與肌細胞的接觸部位類似于突觸,稱為“神經—肌肉接頭”)。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 電刺激a處,肌肉收縮,反射能夠完成

B. “神經—肌肉接頭”處可發(fā)生信號的轉變

C. 神經纖維上興奮的傳導方向與膜內的電流方向相反

D. 電刺激b處,神經纖維上的電流計c會偏轉兩次且方向相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7屆海南省瓊海市高三下學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有關細胞結構和功能的敘述,正確的是(   )

A. S型肺炎雙球菌通過核孔能實現核質之間頻繁的物質交換和信息交流

B. 洋蔥根尖分生區(qū)細胞中含有遺傳物質的結構有細胞核、線粒體和葉綠體

C. 性腺細胞膜上運輸性激素的載體蛋白數量通常青春期時比幼年和老年時期多

D. 人體肝細胞中線粒體是產生二氧化碳的場所,抑制其功能會影響蛋白質合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7屆山東省臨沂市高三上學期期末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減數分裂中同源染色體配對形成四分體,四分體中的非姐妹染色單體之間經常發(fā)生交換。實驗表明,某些生物體的有絲分裂偶爾也會發(fā)生交換,稱為有絲分裂交換。圖示為某高等動物一個表皮細胞發(fā)生的有絲分裂交換,其中D和d,E和e,F和f表示某對同源染色體上的三對等位基因。

(1)請問該細胞在發(fā)生有絲分裂交換后,產生________種基因型的子代表皮細胞。并分別寫出基因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不考慮該生物產生精子時發(fā)生的交換,那么該生物產生的精子有_______種基因型。并寫出基因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細胞在減數分裂和有絲分裂中都發(fā)生交換,你認為哪一種分裂方式對于遺傳多樣性的貢獻更大?_________。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7屆山東省臨沂市高三上學期期末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在日本大地震的抗震救災中發(fā)現部分獲救者由于建筑物的倒塌造成肌肉受擠壓壞死,造成了“擠壓綜合癥”,患者出現了血紅蛋白尿,導致腎功能衰竭而死亡。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 )

A.剛獲救時,傷者內環(huán)境穩(wěn)態(tài)未遭到破壞

B.剛獲救時,傷者不宜立即食用高脂肪、高蛋白類食品

C.剛獲救時,傷者體內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尿量增多

D.腎功能衰竭而去世的原因是遇難者體內血漿滲透壓過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7屆山東省臨沂市高三上學期期末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 肺炎雙球菌轉化實驗證明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

B. 噬菌體能利用宿主菌DNA為模板合成子代噬菌體的核酸

C. 噬菌體侵染細菌實驗比肺炎雙球菌體外轉化實驗更具說服力

D. 分別用含有放射性同位素35S和放射性同位素32P的培養(yǎng)基培養(yǎng)噬菌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7屆北京市順義區(qū)高三第二次統(tǒng)練理科綜合能力測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某河流因生活污水的大量排放導致藍藻大量繁殖、水華頻發(fā),人工打撈和投放大量化學殺藻劑是常用的治理方法。近年來,研究者采用投放食浮游植物的魚類和種植大型挺水植物構建生物修復系統(tǒng)的治理方法,收到較好的效果。下列相關敘述中正確的是

A. 殺藻劑處理會導致藍藻細胞發(fā)生定向變異

B. 此系統(tǒng)中全部的動物和植物構成生物群落

C. 系統(tǒng)中動植物之間進行著能量流動和物質循環(huán)

D. 大型挺水植物與藍藻競爭資源能減輕水華發(fā)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7屆黑龍江省哈爾濱市高一下學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關于分離現象的假說不正確的是

A. 決定顯性性狀的為顯性遺傳因子,用大寫字母表示

B. 生殖細胞中遺傳因子是成對存在的

C. 受精時,雌雄配子的結合是隨機的

D. 生物體在形成配子時成對的遺傳因子彼此分離,分別進入不同的配子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