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圖1表示一株具有頂端優(yōu)勢現(xiàn)象的植物,圖2表示生長素濃度與該植物芽和莖生長單位長度所用時間的關系.請據(jù)圖回答下列問題:
(1)頂端優(yōu)勢是由于頂芽產(chǎn)生的生長素逐漸向下運輸,使側芽生長素濃度較高.又由于側芽對生長素濃度比較敏感,因此它的發(fā)育受到抑制.
(2)圖1的植物幼苗中頂芽和側芽內(nèi)生長素濃度大小關系是②>①(用數(shù)字序號和“>”表示),側芽中最先發(fā)育成側枝的是③(填序號).
(3)圖2中曲線Ⅰ(填序號)表示生長素濃度與芽生長單位長度所用時間的關系,該曲線上能夠表示頂芽和側芽對應的點分別是a、b(填字母).
(4)已知吲哚丁酸能夠解除頂端優(yōu)勢,為了探究吲哚丁酸的作用部位,科研人員將一定量的吲哚丁酸涂抹在②或③處,另一組應該是一定量的吲哚丁酸涂抹①處,而對照組應該是②或③①處分別涂抹蒸餾水.

分析 頂端優(yōu)勢產(chǎn)生的原因:由于頂芽產(chǎn)生的生長素逐漸向下運輸,使側芽生長素濃度較高,又由于側芽對生長素濃度比較敏感,因此它的發(fā)育受到抑制.此時側芽處的生長素濃度大于頂芽;
根、芽、莖對生長素的敏感性為根>芽>莖.
已知吲哚丁酸能夠解除頂端優(yōu)勢,為了探究吲哚丁酸的作用部位,科研人員將一定量的吲哚丁酸涂抹在②或③處,另一組應該是一定量的吲哚丁酸涂抹①處,對照組應該是①處涂抹蒸餾水,看側芽能否發(fā)育成側枝.

解答 解:(1)頂端優(yōu)勢是由于頂芽產(chǎn)生的生長素逐漸向下運輸,使側芽生長素濃度較高,又由于側芽對生長素濃度比較敏感,因此它的發(fā)育受到抑制.
(2)圖1的植物幼苗存在頂端優(yōu)勢現(xiàn)象,頂芽的生長素濃度大于側芽,側芽中最先發(fā)育成側枝的是最遠離頂芽的側芽,即③(該側芽的生長素濃度小于②).
(3)芽、莖對生長素的敏感性為芽>莖,曲線Ⅰ可表示生長素濃度與莖生長單位長度所用時間的關系,曲線Ⅱ表示生長素濃度與莖生長單位長度所用時間的關系,該曲線上a點隨著生長素濃度的上升,生長單位長度所用時間越少,即該處的生長素濃度是促進生長的,而該曲線上b點隨著生長素濃度的上升,生長單位長度所用時間越長,即該處的生長素濃度是抑制生長的,故能夠表示頂芽和側芽對應的點分別是a、b.
(4)吲哚丁酸能夠解除頂端優(yōu)勢,為了探究吲哚丁酸的作用部位,科研人員將一定量的吲哚丁酸涂抹在②或③處,另一組應該是一定量的吲哚丁酸涂抹①處,而對照組應該是②或③①處分別涂抹蒸餾水.
故答案為:
(1)生長素濃度較高   側芽
(2)②>①③
(3)Ⅰa、b
(4)一定量的吲哚丁酸涂抹①處    ②或③①處分別涂抹蒸餾水

點評 本題考查了頂端優(yōu)勢產(chǎn)生原因、探究吲哚丁酸的作用部位,意在考查考生分析曲線圖,獲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分析實驗目的,獲取自變量和因變量的能力,屬于中等難度試題.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河南省南陽市新野三高高一上第二次月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關于元素和化合物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

A.組成所有蛋白質(zhì)和核酸的元素都是大量元素

B.不同生物體內(nèi)元素種類大體相同

C.不同生物中各種化合物含量基本相同

D.不同生物中各種元素含量基本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5.已知某油料作物,粒大(B)對粒。╞)是顯性,含油少(D)對含油多(d)是顯性,這兩對等位基因按自由組合定律遺傳.今有粒大油少和粒小油多的兩純合子雜交.試回答下列問題:
(1)F1的基因型為BbDd,表現(xiàn)型為粒大油少.
(2)用遺傳圖解表示獲得F1的過程(要求寫出配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某種食蚜蠅的幼蟲以蚜蟲為食,雌性食蚜繩一般會將卵產(chǎn)在蚜蟲的附近;長瓣兜蘭為吸引昆蟲前來幫助其傳粉,花瓣基部長有形似蚜蟲的小突起,吸引雌性食蚜蠅前來產(chǎn)卵,但長瓣兜蘭不能為食蚜蠅幼蟲提供食物.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
A.食蚜蠅和長瓣兜蘭之間存在共同進化
B.食蚜蠅和長瓣兜蘭的種間關系是互利共生
C.食蚜蠅、蚜蟲和長瓣兜蘭構成生物群落
D.從能量流動角度可知食蚜蠅生存更占優(yōu)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9.對四株具有頂端優(yōu)勢的植株分別進行下列四種處理,有一株側芽開始生長,請指出是哪一種處理( 。
A.去頂芽后在斷口上放一空白瓊脂小塊
B.去頂芽后在斷口上放一富含生長素的瓊脂小塊
C.去頂芽,在側芽上涂以低濃度的脫落酸
D.不去頂芽,在側芽上涂以低濃度的生長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9.某病原體能夠分泌細胞分裂素類似物,侵染竹子后,會使其側芽生長失控,形成大量分枝.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該細胞分裂素類似物是一種植物激素
B.未被侵染竹子的側芽由于生長素濃度低而表現(xiàn)為生長受抑制
C.側芽生長失控是由于該部位生長素含量與細胞分裂素含量的比值變大導致的
D.該現(xiàn)象說明細胞分裂素能夠解除植物的頂端優(yōu)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6.如圖是同一個動物體內(nèi)細胞分裂的五個示意圖,請分析并回答問題:

(1)將減數(shù)分裂的細胞進行排序,依次是E-B-D.
(2)細胞E名稱為初級精母細胞,含有的四分體數(shù)和DNA分子數(shù)分別為2個、8個個.
(3)若該生物的基因型為AaBb(不考慮基因突變),那么圖A細胞移向細胞同一極的基因是A、a、B、b,圖B細胞完成減數(shù)分裂產(chǎn)生的配子有4種;A和a分開的時期是減數(shù)分裂第一次分裂后期或和第二次分裂后期.
(4)請在坐標中畫出該動物細胞減數(shù)分裂中同源染色體對數(shù)(2N=4)的變化曲線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3.因為發(fā)現(xiàn)了青蒿素,屠呦呦成為我國本土第一位諾貝爾生理學或醫(yī)學獎獲得者,青蒿素是從青蒿中提取的藥用成分,它能有效地殺死導致瘧疾的元兇--瘧原蟲.請回答下列問題:
(1)青蒿素治療瘧原蟲的原理是,青蒿素和其衍生物可以與瘧原蟲細胞膜表面蛋白結合干擾其蛋白的功能,使細胞膜失去控制物質(zhì)進出細胞 功能,從而干擾營養(yǎng)物質(zhì)的吸收.
(2)將成熟青蒿細胞浸泡在質(zhì)量濃度為0.3g/mL的蔗糖溶液中會出現(xiàn)質(zhì)壁分離現(xiàn)象.若用纖維素酶處理細胞后再放入清水中,一段時間后細胞會吸水漲破.
(3)如果用某種藥物處理青蒿根尖,發(fā)現(xiàn)其對Ca2+的吸收速率大大降低,面對其他離子的吸收速率沒有影響,說明這種藥物影響了Ca2+的載體蛋白正常功能.
(4)如圖表示在最適溫度條件下測得的青蒿植株二氧化碳吸收量與光照強度之間的關系,當光照強度達到b點時,在葉肉細胞中,光合作用強度大于(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呼吸作用強度.限制C點后青蒿植株二氧化碳吸收量不再上升的主要環(huán)境因素是CO2濃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4.某研究小組發(fā)現(xiàn)染色體上抑癌基因鄰近的基因能指導合成反義 RNA,反義 RNA 可以與抑癌基因轉錄形成的 mRNA 形成雜交分子,從而阻斷抑癌基因的表達,使細胞易于癌變.據(jù)圖分析,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
A.過程Ⅰ稱為轉錄,在細胞核中進行
B.與完成過程Ⅱ直接有關的核酸只有mRNA
C.與鄰近基因或抑癌基因相比,雜交分子中特有的堿基對是A-U
D.細胞中若出現(xiàn)了雜交分子,則抑癌基因沉默,此時過程Ⅱ被抑制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