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高中生物 > 題目詳情
11.研究人員發(fā)現(xiàn)某植物的一株突變型植株,在溫度適宜和大氣 CO2濃度條件下,利用該植株和野生型植株進行探究光強度對光合作用的影響,得到如圖所示的結果.
請回答:
(1)對該突變型植物和野生型植物進行色素提取和分離后,發(fā)現(xiàn)濾紙條上自上而下第四條色素帶差異明顯,說明該突變型植株缺少葉綠素b(填色素名稱).若以該色素對不同波長的光的吸收率為縱坐標,以波長為橫坐標,所得曲線稱為葉綠素b的吸收光譜.
(2)在光反應時,NADP+的作用是作為H+和e-的受體或作為氫受體.若碳反應形成12個3-磷酸甘油酸分子,經過一系列復雜變化,可以被還原成12個三碳糖磷酸,大部分三碳糖
磷酸再生成 RuBP 分子,以保證卡爾文循環(huán)持續(xù)穩(wěn)定地進行,離開卡爾文循環(huán)的三碳糖磷酸運出葉綠體后大部分轉變成蔗糖(填物質名稱).
(3)從圖中曲線可以得出,當光強度為 m 時突變型植株的放氧速率比野生型植株更快,此時葉綠體的類囊體膜上產生的NADPH和ATP消耗也更快.當光強度大于 n 點時,突變型植株的光合速率大于野生型植株,其原因可能是突變型植株的RuBP含量或酶含量大或酶活性強(寫出一項).

分析 1、卡爾文循環(huán)是光合作用中碳反應的一部分.反應場所為葉綠體內的基質.循環(huán)可分為三個階段:羧化、還原和二磷酸核酮糖的再生.大部分植物會將吸收到的一分子二氧化碳通過一種叫1,5-二磷酸核酮糖羧化酶的作用整合到一個五碳糖分子1,5-二磷酸核酮糖(RuBP)的第二位碳原子上.此過程稱為二氧化碳的固定.這一步反應的意義是,把原本并不活潑的二氧化碳分子活化,使之隨后能被還原.但這種六碳化合物極不穩(wěn)定,會立刻分解為兩分子的三碳化合物3-磷酸甘油酸.后者在光反應中生成的NADPH+H還原,此過程需要消耗ATP,產物是3-磷酸丙糖.后來經過一系列復雜的生化反應,一個碳原子將會被用于合成葡萄糖而離開循環(huán).剩下的五個碳原子經一系列變化,最后再生成一個1,5-二磷酸核酮糖,循環(huán)重新開始.循環(huán)運行六次,生成一分子的葡萄糖.
2、濾紙條上自上而下的色素是胡蘿卜素、葉黃素、葉綠素a、葉綠素b.

解答 解:(1)濾紙條上自上而下第四條色素帶差異明顯,是葉綠素b,說明該突變型植株缺少葉綠素b.若以該色素對不同波長的光的吸收率為縱坐標,以波長為橫坐標,所得曲線稱為葉綠素b的吸收光譜.
(2)NADP+的作用是作為H+和e-的受體或作為氫受體,用來合成還原性NADPH,即NADP++H++2e-$\stackrel{酶}{→}$NADPH.大部分植物會將吸收到的一分子二氧化碳通過一種叫1,5-二磷酸核酮糖羧化酶的作用整合到一個五碳糖分子1,5-二磷酸核酮糖(RuBP)的第二位碳原子上.此過程稱為二氧化碳的固定.這一步反應的意義是,把原本并不活潑的二氧化碳分子活化,使之隨后能被還.但這種六碳化合物極不穩(wěn)定,會立刻分解為兩分子的三碳化合物3-磷酸甘油酸.后者在光反應中生成的NADPH+H還原,此過程需要消耗ATP,產物是3-磷酸丙糖.即碳反應形成12個3-磷酸甘油酸分子,經過一系列復雜變化,可以被還原成12個三碳糖磷酸,離開卡爾文循環(huán)的三碳糖磷酸運出葉綠體后大部分轉變成蔗糖.
(3)從圖中曲線可以得出,當光強度為 m 時突變型植株的放氧速率比野生型植株更快,說明光反應階段較快,此時葉綠體的類囊體膜上產生的NADPH和ATP 消耗也更快.當光強度大于 n 點時,突變型植株的RuBP含量或酶含量大或酶活性強突,變型植株的光合速率大于野生型植株.
故答案為:
(1)葉綠素b    葉綠素b的吸收光譜
(2)作為H+和e-的受體或作為氫受體      12    蔗糖
(3)NADPH和ATP      突變型植株的RuBP含量或酶含量大或酶活性強

點評 本題結合坐標圖,考查植物的光合作用的過程以及物質和能量變化,意在考查考生能運用所學知識與觀點,通過比較、分析與綜合等方法對某些生物學問題進行解釋、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斷或得出正確的結論的能力.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4.如圖表示某生態(tài)系統(tǒng)能量流動過程,甲、乙、丙、丁代表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生物成分,①~⑦代表過程.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
A.甲代表生產者,丁代表分解者
B.甲同化的總能量大于乙、丙、丁同化能量之和
C.過程②③④⑤是指生物的有氧呼吸
D.過程⑥⑦中流動的能量以有機物為載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下列實驗中的實驗器材或實驗方法的使用,錯誤的是( 。
A.利用低倍鏡可確認細胞染色體組數是否變化
B.利用紙層析法觀察四種光合色素的吸收光譜
C.利用血細胞計數板估算培養(yǎng)液中酵母菌數量
D.利用五點取樣法調查雙子葉植物的種群密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9.下列有關 HIV 蛋白質的合成場所或過程的敘述,錯誤的是( 。
A.在 HIV 的核糖體上合成
B.可在輔助性 T 細胞的核糖體上合成
C.其合成需要消耗能量
D.合成蛋白質不需要逆轉錄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6.將剛剛萌發(fā)、帶有小芽的大麥充分研磨后,過濾得到組織樣液.在組織樣液中加入下列試劑后振蕩均勻,下列有關實驗現(xiàn)象及結論的敘述,正確的是(  )
A.加入碘-碘化鉀溶液,溶液呈藍色,說明發(fā)芽的大麥中含有淀粉
B.加入本尼迪特試劑并水浴加熱,溶液呈紅黃色,說明發(fā)芽的大麥中含有麥芽糖
C.加入蘇丹Ⅲ染液,溶液呈紅色,證明發(fā)芽的大麥中含有油脂
D.加入雙縮脲試劑,溶液呈藍色,說明發(fā)芽的大麥中含有蛋白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6.航天員是探索宇宙奧秘的英雄,進駐太空后機體會產生多種失重效應:
(1)航天器和航天服中的生命保障系統(tǒng),為航天員提供了類似于地面的環(huán)境,有利于航天員維持機體內環(huán)境的穩(wěn)定.內環(huán)境穩(wěn)態(tài)的重要意義是機體進行正常生命活動的必要條件.
(2)失重環(huán)境中航天員頭部體液增多,抗利尿激素的合成和分泌受到抑制(填“促進”或“抑制”),出現(xiàn)體液轉移反射性多尿現(xiàn)象.
(3)經專業(yè)訓練的航天員可通過位于小腦的神經中樞調節(jié),增強身體的平衡能力,減輕體位翻轉癥狀.
(4)失重會引起T淋巴細胞減少,導致由它增殖分化產生的效應T細胞和記憶細胞減少;同時,由于淋巴因子的產生減少,導致漿細胞分泌的抗體也減少,人體免疫力下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3.為了探究生長素(IAA)和乙烯(ACC是乙烯的供體)對植物生根的影響,科學家用擬南芥下胚軸插條進行了一系列實驗,結果如圖所示.有關分析正確的是(  )
A.促進擬南芥下胚軸插條生根的最適宜生長素濃度為50μmol/L
B.兩種激素濃度為0時,擬南芥下胚軸插條仍能生根,這與其自身的激素有關
C.擬南芥下胚軸插條細胞中,生長素和乙烯是同時合成并發(fā)揮作用的
D.ACC對擬南芥下胚軸插條生根作用的影響是促進其生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0.有關物質和細胞的說法正確的是( 。
A.細胞器是細胞代謝的主要場所
B.含磷的細胞器不包括中心體和核糖體
C.青霉菌含有兩種核酸,發(fā)菜含有一種核酸
D.高等植物葉綠體一般呈扁平狀是自然選擇的結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8.如圖表示某草原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營養(yǎng)結構.Q表示牧草在一年內因定的太陽能總量,Q1、Q2、Q3分別表示流入昆蟲、牲畜、鼠的能量.回答下列問題:
(1)該生態(tài)系統(tǒng)中鷹處于第三、四營養(yǎng)級.假設某種原因導致鷹的數量減少,則昆蟲的數量變化為先減少后穩(wěn)定在一定水平.頂級營養(yǎng)級生物個體數量一般遠遠少于其他營養(yǎng)級,主要原因是在生態(tài)系統(tǒng)中能量流動的特點是單向流動、逐級遞減
(2)該生態(tài)系統(tǒng)中存在鷹種群數量增加→鼠種群數量減少→鷹種群數量減少的循環(huán),反映了生態(tài)系統(tǒng)中普遍存在著負反饋調節(jié).圖中鷹和鼠在草原上長期共存,不斷發(fā)展,這種現(xiàn)象叫做共同進化
(3)若由于某種原因造成了鷹滅絕,而其他生物數量發(fā)生較大波動后又逐漸趨于穩(wěn)定,這是由于生態(tài)系統(tǒng)具有一定的自我調節(jié)能力,其大小決定于生態(tài)系統(tǒng)營養(yǎng)結構的復雜程度.
(4)該草原生態(tài)系統(tǒng)中能量的輸出的形式是熱能;圖中Q與(Q1+Q2+Q3)的差的意義是未被利用的牧草的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