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高中生物 > 題目詳情

(2006江蘇高考,38)20世紀50年代,科學家受達爾文進化思想的啟發(fā),廣泛開展了人工動、植物育種研究,通過人工創(chuàng)造變異,選育優(yōu)良的新品種。這一過程人們形象地稱為“人工進化”。?

(1)某農民在水稻田中發(fā)現一矮稈植株,將這株水稻連續(xù)種植幾代,仍保持矮稈,這種變異主要發(fā)生在細胞分裂的     期。?

(2)我國科學家通過航天搭載種子或塊莖進行蔬菜作物的育種,用空間輻射等因素創(chuàng)造變異,這種變異類型可能屬于          。與誘變育種方法相比,DNA重組技術最大的特點是     。?

(3)若以某植物抗病高稈品種與感病矮稈品種雜交,選育抗病矮稈品種,其依據的遺傳學原理是    。假設該植物具有3對同源染色體,用雜種一代花藥離體培養(yǎng)獲得單倍體,其單倍體細胞中的染色體(遺傳物質)完全來自父本的概率為    。?

(4)“人工進化”和自然界生物進化一樣,它們的實質都是      。?

 

(1)減數第一次分裂間。2)基因突變 染色體變異 定向改造生物性狀 (3)基因重組 1/8。4)基因頻率的改變

 

生物可遺傳的變異有三個來源:一是基因突變,二是基因重組,三是染色體變異。人工選育新品種和自然進化一樣,都是涉及到了可遺傳的變異,都是基因頻率的改變。水稻田中偶然發(fā)現一株矮稈植株,最可能是由于基因突變,該突變發(fā)生在DNA分子復制時期,即細胞分裂的間期。通過航天飛機搭載萌發(fā)的種子和幼苗,利用空間輻射等培育新品種,其變異類型是基因突變和染色體變異,與DNA重組技術相比,后者能夠有目的地、定向地改變生物的遺傳性狀。雜交育種的原理是基因重組,3對同源染色體(AaBbCc),完全來自父方或來自母方(ABC或abc)的概率為1/23=1/8。?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2006江蘇高考,14) 下列關于人體內物質代謝以及與人體健康關系的敘述,正確的是( 。

A.糖類可以通過氨基轉換作用等過程轉化為各種蛋白質

B.只要控制脂肪的攝入量,人就不會發(fā)胖

C.當血糖含量低于45 mg/dL時,腦組織得不到足夠的能量供給,發(fā)生功能障礙

D.人體的必需氨基酸只能從食物中獲得,而非必需氨基酸只能在體內合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2006江蘇高考,7 )下列不屬于動物細胞工程應用的是 …?( 。?

A.大規(guī)模生產干擾素,用于抵抗病毒引起的感染?

B.為大面積燒傷的病人提供移植的皮膚細胞?

C.大規(guī)模生產食品添加劑、香料等?

D.利用胚胎移植技術,加快優(yōu)良種畜的繁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2006江蘇高考,20)關于炭疽桿菌的敘述,錯誤的是( 。

A.具有細胞壁、細胞膜、細胞質和擬核等結構

B.通過二分裂方式進行繁殖

C.核衣殼外還有多糖、蛋白質和脂質構成的囊膜

D.同化類型是化能異養(yǎng)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2006江蘇高考,10 )鼎湖山是我國建立的第一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因其完整保存了具有400多年歷史的地帶性植被——南亞熱帶季風常綠闊葉林,被中外科學家譽為“北回歸線沙漠帶上的綠洲”。建立該自然保護區(qū)的主要目的是為了保護(  )?

A.物種      B.種群?

C.群落      D.生態(tài)系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2006江蘇高考,13 )細胞分化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一種生命現象,下列不正確的是( 。〢.分化發(fā)生在生物體的整個生命進程中?

B.分化是基因在特定的時間和空間條件下選擇性表達的結果?

C.未離體的體細胞不會表現出全能性?

D.分化過程中遺傳物質發(fā)生了改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