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高中生物 > 題目詳情
2.關于生物進化的說法,正確的是(  )
A.物種是生物繁殖和共同進化的基本單位
B.捕食者的存在直接破壞了生物多樣性
C.有性生殖為生物進化提供豐富原材料
D.環(huán)境的變化與生物多樣性的形成無關

分析 本題主要考查了現(xiàn)代生物進化理論的內容.
種群是生物進化的基本單位,生物進化的實質是種群基因頻率的改變.突變和基因重組,自然選擇及隔離是物種形成過程的三個基本環(huán)節(jié),通過它們的綜合作用,種群產生分化,最終導致新物種形成.在這個過程中,突變和基因重組產生生物進化的原材料,自然選擇使種群的基因頻率定向改變并決定生物進化的方向,隔離是新物種形成的必要條件.

解答 解:A、種群是生物進化的基本單位,A錯誤;
B、生物多樣性包括遺傳多樣性、物種多樣性和生態(tài)系統(tǒng)多樣性,其中生態(tài)系統(tǒng)多樣性是物種多樣性的保證,捕食者的存在可以促進物種多樣性的提高,B錯誤;
C、有性生殖過程中發(fā)生了基因重組,其產生的后代具有更大的變異性和更強的適應環(huán)境的能力,為進化提供了更多的選擇,C正確;
D、生物多樣性的形成是生物與生物、生物與無機環(huán)境相互影響的結果,D錯誤.
故選:C.

點評 本題考查生物多樣性與生物進化的相關知識,意在考查考生的識記能力;能理解所學知識要點,把握知識內在聯(lián)系的能力和判斷能力.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2.下列關于衰老的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
A.衰老細胞中,多種酶的活性降低,色素積累,呼吸速率減慢
B.細胞代謝產生的自由基,會攻擊DNA和蛋白質分子等,致使細胞衰老
C.衰老細胞的體積減小,從而使細胞的相對表面積增大,物質運輸功能增大
D.多細胞生物個體衰老的過程,也是組成個體的細胞普遍衰老的過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3.DNA相對含量不同,將某種連續(xù)增殖的動物細胞歸為甲、乙、丙三組,每組細胞數(shù)如圖1所示.根據細胞中的DNA含量在細胞周期中的變化繪制曲線,如圖2所示.下列有關圖的分析,不正確的是(  )
A.圖1中的乙組細胞全部位于圖2中的AB段
B.有絲分裂中期位于圖二BC段
C.圖1中的甲組細胞全部位于圖2中的D點
D.圖1中的丙組細胞中部分細胞不出現(xiàn)紡錘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0.如圖甲是關于生態(tài)系統(tǒng)成分的概念圖(部分),①~⑦表示有關連線的序號,箭頭⑦的意義是“D是生態(tài)系統(tǒng)的主要成分”;圖乙表示某生態(tài)系統(tǒng)能量流動圖解[能量單位為:J/cm2•a,請據圖分析回答下列問題:

(1)圖甲中B代表的是非生物的能量.
(2)若①~④表示碳循環(huán)的有關連線,則④表示C通過分解作用為D提供營養(yǎng).若①~④表示能量流動的有關連線,則其中不應該畫出的箭頭是④ (從①~④中選填).
(3)生態(tài)系統(tǒng)的各種成分,通過能量流動、物質循環(huán)和信息傳遞緊密聯(lián)系成一個統(tǒng)一的整體.依據此原理,可以合理巧接食物鏈,實現(xiàn)農業(yè)生態(tài)系統(tǒng)內物質和能量的多級利用,以提髙農產品的產量,并減少環(huán)境污染.
(4)根據圖乙回答,輸入該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總能量是117 J/(cm2•a),其中第一營養(yǎng)級到第二營養(yǎng)級的傳遞效率為12.7%.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7.近年來,《舌尖上的中國》引發(fā)全民關注美食的熱潮,其中不乏利用微生物發(fā)酵制作的美食,如素有“東方奶酪”之稱的“石寶寨牌”忠州豆腐乳、中國泡菜領導品牌“吉香居”等.請回答下列有關問題:
(1)“石寶寨牌”忠州豆腐乳前期發(fā)酵是在嚴格的無菌條件下溫度應控制在15~18℃,并保持一定的濕度.然后向長滿毛霉的豆腐塊加鹽,其作用是析出豆腐中的水分,使豆腐塊變硬,同時,鹽還能抑制微生物的生長,避免豆腐塊腐敗變質.后期加入食鹽、香料粉、烏楊白酒密閉發(fā)酵6個月,烏楊白酒含量一般控制在12%左右的原因是酒精含量過高會延長腐乳成熟的時間,含量過低,則不能抑制雜菌生長.
(2)制作吉香居泡菜時,起主要作用的微生物是乳酸菌.為了縮短制作時間,有人還會在冷卻后的鹽水中加入少量陳泡菜液,加入陳泡菜液的目的是增加乳酸菌含量.在發(fā)酵初期,很多雜菌會大量繁殖,其中導致泡菜水的表面長白膜的微生物是酵母菌(或產膜酵母).
(3)我國釀醋的歷史悠久,其主要生產工藝流程如圖.

酵母菌與醋酸桿菌在結構上的最大區(qū)別是后者無核膜.酵母菌和醋酸桿菌的異化作用類型依次是兼性厭氧型、需氧型.酒精發(fā)酵階段,參與反應的酵母菌菌種來自于葡萄皮上的野生型酵母菌.該反應在酵母菌細胞的細胞質基質中進行.在操作過程中,發(fā)酵罐先通入無菌空氣,促進酵母菌大量繁殖,然后密閉,有利于獲得更多的酒精產物.若產物中生成了酒精,可使用酸性重鉻酸鉀試劑檢驗呈現(xiàn)灰綠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7.由地震形成的海洋中有大小相似的甲、乙兩個小島,某時間段內島上地雀的種類和數(shù)量隨時間變化的情況如圖所示,下列有關敘述中,錯誤的是( �。�
A.乙島上的地雀年齡組成屬于增長型
B.甲島較乙島地雀種類增加更多,可能是甲島的環(huán)境變化更大
C.兩島上的地雀存在隔離,導致其種類增多
D.共同進化,形成了生物多樣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4.基因型為Aa的植物所產生的配子,它們之間的數(shù)量關系可表示為( �。�
A.雌配子:雄配子=1:1B.雌A配子:雄a配子=1:1
C..雌A配子:雌a配子=1:1D.雌配子>雌a配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1.下列有關生物變異的敘述正確的是(  )
A.基因突變和基因重組為生物進化提供了原材料,它們都可以改變基因型
B.基因重組和染色體變異可發(fā)生在有絲分裂和減數(shù)分裂過程中
C.染色體結構變異只能改變基因的數(shù)量,不能改變基因的排列順序
D.肺炎雙球菌轉化實驗涉及的生物變異是基因突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廣西省桂林市高一上學年期末質量檢測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細胞核中染色質的主要成分是

A.DNA和RNA B.DNA和蛋白質

C.RNA和蛋白質 D.RNA和酶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