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高中生物 > 題目詳情

【題目】一個由n條肽鏈組成的蛋白質分子共有m個氨基酸,該蛋白質分子完全水解共需水分子

A. (n-m)個 B. (m+n) 個 C. (m) 個 D. (m-n) 個

【答案】D

【解析】根據題意可知,m個氨基酸通過脫水縮合形成n條肽鏈的蛋白質,在此過程中形成的肽鍵=m-n因此該蛋白質分子完全水解共需水分子=形成的肽鍵數=(m-n)個,故選D。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表示細胞分裂過程中染色體的形態(tài)變化,下列分析錯誤的是()

A. 甲→乙的過程中細胞內染色體數目加倍

B. 丙階段核膜消失,核仁解體

C. 觀察染色體形態(tài)和數目通常在丁時期

D. 戊階段細胞中染色體數與核 DNA 分子數相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有關細胞質和細胞骨架的敘述,錯誤的是:

A. 細胞質包含細胞器和細胞質基質

B. 細胞質基質呈膠質狀態(tài),含有多種酶

C. 細胞骨架是由纖維素組成的網架結構

D. 細胞骨架與細胞的運動、分裂、分化密切相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1表示夏季晴朗的白天,某種植物葉片光合作用強度的變化,圖2表示該植物在不同光照強度下光合作用速率(用C02變化量表示)的變化。據圖回答下列問題。

(1)圖1中,BC段光合作用強度下降的主要原因 ___________,C點葉肉細胞內產生ATP的場所有___________

(2)如用14C02示蹤,在光合作用過程中,14C在下列分子中的轉移途徑是___

A.14C02→葉綠素→糖類 B.14C02→ATP→糖類

C.14C02→三碳化合物→糖類 D.14C02→五碳化合物→糖類

(3)圖2中,當光照強度為C時,植物光合作用固定C02的速率是___________mg/h/cm2。

(4)圖2中,若在C點突然降低光照強度,則三碳化合物的瞬間變化是___________(填上升或下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各項能正確表示肽鍵的是

A. -NH-CO- B. -NH2-CO- C. -NH2-CH- D. -NH-CH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表格內數值表示某人工池塘生態(tài)系統(tǒng)一年內主要營養(yǎng)級的能量,下圖方框內表示該池塘生態(tài)系統(tǒng)的主要食物鏈,其中ai表示一年內該營養(yǎng)級生物總能量,bi表示一年內該營養(yǎng)級生物同化的能量,i表示生物類群,分析回答:

生物

ai

bi

浮游植物(a1,b1

9000

8100

浮游動物(a3,b3

700

600

雙翅目幼蟲(a3,b3

150

120

搖蚊(a4,b4

1000

900

太陽魚(a5,b5

300

210

鱸魚(a6,b6

45

30

(1)該生態(tài)系統(tǒng)內處于第四營養(yǎng)級的生物是____________,既有捕食關系,又有競爭關系的生物是____________

(2)如果能傳遞效率=(第n營養(yǎng)級同化的能量)/(第n-1營養(yǎng)級同化的能量),則能量從第一營養(yǎng)級傳遞到第二營養(yǎng)級的效率是____________。(結果保留兩位小數)

(3)—年內,“b1”的利用途徑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池塘里鱸魚和太陽魚的行為活動信息可被對方感知,這有利于捕食和反捕食,體現出信息傳遞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作用,有利于維持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穩(wěn)定。

(5)目前合理密養(yǎng)、立體養(yǎng)殖是提高池塘養(yǎng)殖經濟效益的有效措施,從能量流動的角度分析,合理密養(yǎng)可以____________,從群落結構的角度分析,立體養(yǎng)殖可以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中,能表示洋蔥表皮細胞在質壁分離及其復原過程中細胞液濃度變化的曲線是(

A. A B. B C. C D.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甲、乙兩種酶用同一種蛋白酶處理,酶活性與處理時間的關系如圖所示。下列分析錯誤的是(  )

A. 甲酶能夠抗該種蛋白酶降解

B. 甲酶不可能是具有催化功能的RNA

C. 乙酶的化學本質為蛋白質

D. 乙酶活性的改變是因為其分子結構的改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人們在1.5億年前的沉積物中發(fā)現了已滅絕的劍尾動物化石,對每個個體背甲的長/寬比都進行了測量,這一長/寬比用S表示。在圖中,p曲線表示1.5億年前時該動物S值的分布。在1億年前的沉積物中,在三個不同地點發(fā)現了三個不同劍尾動物的群體,圖中a、b、c分別表示3種動物群體中S值的分布情況,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 在a、b、c三個群體中,最可能出現新種的是c,理由是變異類型最多,有可能出現適應環(huán)境的變異類型而形成新種

B. 在發(fā)現該動物的三個地區(qū)中,環(huán)境最可能保持不變的是a,理由是群體性狀與1.5億年前的群體p最相似

C. S值的變化實質是反映了基因頻率的變化,這種變化是自然選擇的結果,這種作用還決定了生物進化的方向

D. 要形成新的物種必須經過基因突變和基因重組、自然選擇、隔離三個環(huán)節(jié)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