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自然選擇 | B. | 定向變異 | C. | 種內互助 | D. | 種間斗爭 |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屆福建省高三上學期期中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圖乙表示圖甲的反應過程中有關物質濃度隨時間變化,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A.圖甲中物質A可以表示麥芽糖,不能表示乳糖
B.圖甲中物質B能降低該化學反應的活化能,催化本質與無機催化劑相同
C.若圖乙中曲線①②③表示不同溫度下酶促反應速率,則溫度①>②>③
D.若圖乙中曲線①②③表示不同酶濃度下酶促反應速率,則酶濃度①>②>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紫外線、X射線及其他輻射能損傷細胞內的DNA,并遺傳給后代 | |
B. | 女性的色盲基因只能來自父親,再傳給兒子,這種特點叫交叉遺傳 | |
C. | 若用35S標記噬菌體侵染未被標記的大腸桿菌,則離心管中沉淀物的放射性高 | |
D. | 染色體結構的改變會使染色體上的基因數目或排列順序發(fā)生改變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溫度 | 第1次 | 第2次 | 第3次 | 第4次 | 第5次 | 第6次 | 第7次 | 第8次 |
0h | 24h | 48h | 72 h | 96 h | 120 h | 144 h | 168h | |
15℃ | 0.8 | 3.0 | 3.8 | 4.6 | 4.0 | 3.2 | 2.8 | 2.5 |
20℃ | 0.8 | 5.0 | 5.3 | 4.2 | 2.1 | 1.2 | 0.8 | 0.6 |
25℃ | 0.8 | 5.2 | 5.6 | 4.6 | 2.0 | 1.0 | 0.6 | 0.2 |
30℃ | 0.8 | 4.9 | 5.5 | 4.8 | 2.2 | 1.3 | 0.7 | 0.5 |
35℃ | 0.8 | 1.5 | 1.8 | 2.0 | 2.2 | 1.3 | 0.8 | 0.6 |
A. | 本實驗中存在對照 | |
B. | 在15~35℃溫度區(qū)域內,隨著培養(yǎng)時間的延長,酵母菌的種群數量均先升后降 | |
C. | 在25℃培養(yǎng)條件下,種群數量出現了“S”型增長趨勢 | |
D. | 在25℃的培養(yǎng)條件下種群能達到的K值最大,為5.6×106個/mL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生物多樣性的形成也就是新物種不斷形成的過程 | |
B. | 種群基因頻率的變化趨勢能反映生物進化的方向,但不能反映可遺傳變異的方向 | |
C. | 二倍體西瓜經過秋水仙素處理成為四倍體,證明了新物種的形成不一定需要隔離 | |
D. | 物種之間的共同進化都是通過物種之間的生存斗爭實現的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