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植物體細胞雜交尚未解決的問題是( )
A、去掉細胞壁,分離出有活力的原生質體
B、讓雜種植物按照人們的需要表現出親代的優(yōu)良性狀
C、將雜種細胞培育成植株
D、尚未培育出屬間雜種植物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研究人員將密閉在錐形瓶中的某綠色植株的整個裝置置于室外,如圖甲所示,從凌晨0時開始,連續(xù)24 h(假設白天天氣晴好)測定錐形瓶內O2濃度的變化情況,結果如圖乙所示。請回答下列問題:
(1)曲線AB段較A點之前更為平緩,與此有關的主要環(huán)境因素可能是____。
(2)C點時,植物葉肉細胞能合成ATP的場所是____。
(3)光合作用速率與呼吸作用速率相等的時間點對應圖乙中的 ____填字母)點。
(4)圖中植株經過一晝夜,其體內有機物含量 ____填“增加”“減少”或“不變”),原因是____。(不考慮無氧呼吸和其他物質代謝)
(5)若實驗中土壤微生物的呼吸作用會使實驗數據不夠準確,如何排除這一無關變量對實驗的影響?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大豆是我國重要的農作物之一,大豆可以加工成各種產品滿足人們的需求?茖W家通過不斷改善大豆的遺傳性狀來提高其產量,下圖是遺傳育種的一些途徑,其中的字母代表相關過程;卮鹣铝袉栴}:
(1)以矮稈晚熟(ddrr)和高稈早熟(DDRR)大豆為親本進行雜交,培育矮稈早熟大豆新品種過程中,F1自交產生F2,F2中雜合矮稈早熟類型出現的比例為__________ ,選F2矮稈早熟類型連續(xù)自交、篩選,直至__________。
(2)若要在較短時間內獲得上述(矮稈早熟)品種大豆,可選圖中__________(填字母)途徑所用的方法。其中的F環(huán)節(jié)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科學工作者欲使大豆從其他植物中獲得抗鹽堿的性狀,應該選擇圖中__________(填字母)表示的技術手段最為合理可行,該技術手段屬于__________水平上的育種工作。
(4)圖中的遺傳育種途徑,__________(填字母)所表示的方法有典型的不定性。H最常用的做法是用秋水仙素處理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人體某致病基因控制異常蛋白質合成的過程示意圖,請回答下列有關問題:
(1)該過程不可能發(fā)生在___________________。
A.肌肉細胞 B.肺泡細胞C.成熟的紅細胞 D.造血干細胞
(2)圖中過程①是_____________,此過程既需要_____________作為原料,還需要能與基因上的啟動子結合的_______________進行催化。
(3)過程②中,核糖體在物質b上的移動方向是______________(用圖中字母和箭頭表示)。
(4)若圖中異常多肽鏈中有一段氨基酸序列為“一絲氨酸一谷氨酸一”,攜帶絲氨酸和谷氨酸的tRMA上的反密碼子分別為AGA、CUU,則物質a中對應的模板鏈堿基序列為__________________。
(5)圖中所揭示的基因控制性狀的方式是基因通過控制__________直接控制生物體的性狀,若該致病基因是由正;虻哪硞堿基對發(fā)生替換而來,組成蛋白質的氨基酸數量沒有發(fā)生變化,則兩種基因所得物質b的長度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表示細胞中某些化合物或元素占細胞鮮重的比例,以下按①②③④順序排列,正確的是( )
A. 水、蛋白質、核酸、脂質;N、H、O、C
B. 蛋白質、糖類、脂質、水;O、C、N、H
C. 水、蛋白質、脂質、核酸;H、O、C、N
D. 蛋白質、水、脂質、糖類;C、O、H、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為人體內兩種重要高分子化合物A與B的化學組成關系,相關敘述中正確的是
A. a的種類約有20種,b的種類有8種
B. B是所有生物的遺傳物質
C. a由腸腔進入小腸上皮細胞的方式是主動運輸
D. A在人的神經細胞與肝臟細胞中的種類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對相關實驗的敘述,正確的是
A. 葉綠體色素濾液細線浸入層析液,可導致濾紙條上色素帶重疊
B. 觀察洋蔥根尖有絲分裂時,可看到后期細胞中染色體移向細胞兩極
C. 低溫誘導大蒜根尖時間過短,可導致難以觀察到染色體加倍的細胞
D. 探究酵母菌細胞呼吸方式時,可據澄清石灰水是否變渾濁來判斷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