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紅細胞破裂后,血紅蛋白逸出稱為溶血�?蒲腥藛T分別將人的紅細胞置于蒸餾水和其他幾種等滲溶液中,測定紅細胞溶血所需的時間,得到如下結果:

不同物質(zhì)的溶液在10 min內(nèi)造成人的紅細胞溶血所需的時間

編號

1

2

3

4

5

6

7

溶液

蒸餾水

氯化銨

NH4Cl

醋酸銨

HN4C2H3O2

草酸銨

(NH4)2C2O4

甘油

乙醇

丙酮

溶血時

間(min)

1.00

9.67

7.65

5.22

7.17

2.04

1.65

請分析回答下列問題:

(1)本實驗通過測定人的紅細胞溶血所需的時間來估計細胞膜對各種物質(zhì)_______性的大小。

(2)由實驗結果可知,甘油、乙醇、丙酮擴散進入紅細胞的速度大小關系為_______。氯化銨的相對分子質(zhì)量要小于甘油、乙醇、丙酮,但紅細胞在氯化銨溶液中的溶血時間卻明顯長于這三種溶液,這說明_______(填“極性”或“非極性”)分子更容易通過磷脂雙分子層。第2、3、4組實驗中陰離子的通透速率與陰離子相對分子質(zhì)量大小呈_______(填“正”或“負”)相關。

(3)紅細胞懸液為不透明的紅色液體,而紅細胞發(fā)生溶血(紅細胞破裂)后,溶液會逐漸透明,所以可通過紅細胞懸液澄清的速度判斷紅細胞溶血速度,進而根據(jù)紅細胞溶血速度來判斷物質(zhì)進入紅細胞的速度。

①實驗目的:設計實驗判斷葡萄糖和甘油進入紅細胞的速度。

②試劑用具:稀釋的羊的紅細胞懸液、0.3 mol·L-1的葡萄糖溶液、0.3 mol·L-1的甘油溶液、試管、量筒、計時器、試管架、記號筆。

③實驗步驟

第一步:取2支試管,分別標記為A、B。

第二步:_______

第三步:_______

④結果結論:

實驗結果

結論

加入葡萄糖的試管內(nèi)溶液透明所用時間短

a______

b_______

甘油比葡萄糖進入細胞的速度快

c_______

d_______

⑤實驗思考:根據(jù)研究得知,0.3 mol·L-1的葡萄糖與0.3 mol·L-1的甘油溶液都是紅細胞的等滲溶液,為什么還會使紅細胞發(fā)生溶血?_______

【答案】 通透 丙酮>乙醇>甘油 非極性 分別量取0.3 mol·L-1的葡萄糖溶液、0.3 mol·L-1的甘油溶液各10 mL,注入A、B兩支試管 分別量取1 mL稀釋的羊紅細胞懸液注入A、B兩支試管中,同時開始計時,記錄溶液由不透明到透明所需的時間 葡萄糖比甘油進入細胞的速度快 加入甘油的試管內(nèi)溶液透明所用的時間短 兩支試管內(nèi)溶液透明所用的時間相同 葡萄糖和甘油進入細胞的速率相同 葡萄糖和甘油都是細胞選擇吸收的物質(zhì),所以會逐漸進入細胞,使細胞內(nèi)的溶液濃度增大,滲透壓上升,細胞大量吸水,最終導致細胞溶血

【解析】試題分析:本題通過紅細胞溶血現(xiàn)象研究細胞膜的結構和功能,通過實驗探究的方式考查了學生對細胞膜機構和功能的理解,物質(zhì)跨膜運輸方式的理解以及實驗設計、操作和分析實驗現(xiàn)象的能力。

(1)根據(jù)不同物質(zhì)的等滲溶液在內(nèi)造成人的紅細胞溶血所需的時間不同,可以估計細胞膜對各種物質(zhì)通透性的大小。

(2)從紅細胞放入甘油、乙醇、丙酮溶液中溶血時間分別為7.17、2.04、1.65可以知道:甘油、乙醇、丙酮擴散進入紅細胞的速度大小關系為丙酮>乙醇>甘油;通過跟氯化銨溶液比較,說明非極性分子更容易通過磷脂雙分子層;2、3、4組實驗中陰離子的通透速率與陰離子相對分子質(zhì)量大小成正相關.

(3)實驗步驟:

第一步:2支試管,分別標記為A、B.

第二步:分別量取0.3 mol·L-1的葡萄糖溶液、的甘油溶液各,注入A、B兩試管中10 mL.,是為了保證實驗條件的一致性。

第三步:分別量取稀釋的羊紅細胞懸液注入A、B兩支試管中,同時開始計時,記錄液體由不透明到透明所需的時間.,可用來表示紅細胞溶血速度。

④結論:

如果加入葡萄糖的試管內(nèi)溶液透明所用的時間短,說明葡萄糖比甘油進入紅細胞的速度快.

如果加入甘油的試管內(nèi)溶液透明所用的時間短,說明甘油比葡萄糖進入細胞的速度快.

如果兩支試管內(nèi)溶液透明所用的時間相同,說明葡萄糖和甘油進入紅細胞的速度相同.

⑤因為葡萄糖和甘油都是細胞選擇吸收的物質(zhì),所以會逐漸進入細胞,使細胞內(nèi)的溶液滲透壓上升,細胞吸收脹破,使紅細胞發(fā)生溶血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請回答下列與高中生物實驗有關的問題:

⑴“觀察 DNA 和 RNA 在細胞中的分布”實驗中,質(zhì)量分數(shù)為 8%的鹽酸的作用除了使染色質(zhì)中DNA 與蛋白質(zhì)分離以利于染色劑與 DNA 結合外,還包括_____

⑵“體驗制備細胞膜的方法”實驗中,制備紅細胞稀釋液所用的試劑是 。當觀察完 完整的紅細胞形態(tài)后,需要觀察紅細胞在蒸餾水環(huán)境中破裂后的形態(tài),此時,為了給裝片上 的紅細胞創(chuàng)造蒸餾水環(huán)境,需要進行的具體操作是____________。

⑶“用高倍鏡觀察葉綠體”實驗中,如果材料選取菠菜葉,在撕取材料制作裝片時,所取的材 料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觀察裝片時,視野中觀察到的細胞是_________ 細胞/死細胞)。

⑷①完成下表

檢測或染色試劑名稱

檢測或染色對象

顏色

還原糖

磚紅色

蘇丹Ⅳ染液

脂肪

健那綠染液

藍綠色

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用于檢測還原糖的試劑也可用于蛋白質(zhì)的檢測,但需要預先對其進行什么處理?

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許多生物學實驗都要使用顯微鏡,請回答下列有關問題:

(1)若用標有“10×”的目鏡和“4×”的物鏡觀察細胞,觀察到的細胞被放大了_________倍,該倍數(shù)指的是細胞_________(填“長度或寬度”或“面積”)的放大倍數(shù)。若顯微鏡下觀察到某細胞的葉綠體正在以逆時針方向緩慢循環(huán)移動,則實際上葉綠體的移動方向為_________時針。

(2)科學家依據(jù)__________________將細胞分為原核細胞和真核細胞。

(3)下列實驗需要使用顯微鏡的是___________

A.還原糖的檢測 B.花生子葉切片中脂肪的檢測

C.蛋白質(zhì)的檢測 D.淀粉的檢測

E.觀察DNA和RNA在細胞中的分布

(4)觀察未經(jīng)染色的口腔上皮細胞時,可通過調(diào)節(jié)___________________(填“增加“或“降低”)視野亮度,以獲得較好的觀察效果。

(5)某同學選用紫色洋蔥鱗片葉作為觀察葉綠體的材料,在實驗操作步驟都正確的情況下,該同學___(填“能”或“不能”)觀察到細胞中的葉綠體,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用高倍顯微鏡觀察線粒體時,可將活細胞中的線粒體染成藍綠色,而細胞質(zhì)接近無色的是__________染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人或動物PrP基因編碼一種蛋白(PrPc),該蛋白無致病性。 PrPc的空間結構改變后成為PrPsc(朊粒),就具有了致病性。PrPsc可以誘導更多的PrPc轉變?yōu)?/span>PrPsc,實現(xiàn)朊粒的增殖,可以引起瘋牛病。據(jù)此判斷,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 朊粒侵入機體后可整合到宿主的基因組中

B. 朊粒的增殖方式與肺炎雙球菌的增殖方式相同

C. 蛋白質(zhì)空間結構的改變可以使其功能發(fā)生變化

D. PrPc轉變?yōu)?/span>PrPSC的過程屬于遺傳信息的翻譯過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1)檢測還原糖所使用的試劑是__________,該試劑與還原糖作用形成__________色沉淀。

(2)檢測脂肪所用的試劑__________,該試劑與脂肪作用被染成__________色。

(3)檢測蛋白質(zhì)所用的試劑__________,該試劑與蛋白質(zhì)作用,產(chǎn)生__________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生物——選修3:現(xiàn)代生物科技專題】

利用生物工程技術,可從轉基因奶山羊乳汁中分離獲得凝血因子IV,用于血友病的治療。請回答下列問題:

(1)根據(jù)凝血因子IV基因的堿基序列,可用_____技術獲取并擴增基因。構建該基因表達載體時,所用到的工具酶是_______,該基因表達載體中,除凝血因子IV和標記基因外,還應該包括_________。

(2)將目的基因表達載體導入奶山羊受精卵的常用方法是______。受體細胞選用受精卵的優(yōu)點是細胞大易操作、營養(yǎng)物質(zhì)含量高和________。

(3)在體外胚胎培養(yǎng)時,應選用囊胚的______進行DNA分析,用于選擇雌性胚胎。

(4)人凝血因子IV是一種胞外酶,該蛋白的加工是在______等細胞器上進行的。人凝血因子IV只在乳腺細胞合成的原因是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關于下列幾個重要科學探究的敘述,錯誤的是

摩爾根的果蠅伴性遺傳實驗

肺炎雙球菌活體轉化實驗

噬菌體侵染細菌實驗

沃森和克里克構建DNA雙螺旋結構模型

A. 首次將一個特定基因定位在一條特定染色體上

B. 實驗都能證明DNA是遺傳物質(zhì)

C. 實驗中用32P和35S標記的噬菌體分別侵染細菌,實現(xiàn)了DNA和蛋白質(zhì)分開研究

D. 的意義在于發(fā)現(xiàn)了DNA如何儲存遺傳信息,為DNA復制機制的闡明奠定了基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有關植物體細胞雜交與動物細胞融合的比較,正確的是

A. 兩者應用的原理都是高度分化的細胞具有全能性

B. 兩者都可用聚乙二醇(PEG)誘導細胞融合

C. 兩者最終都能獲得雜種生物

D. 兩者都已用于大量生產(chǎn)分泌蛋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關于酶的敘述,正確的是( �。�
①是有分泌功能的細胞產(chǎn)生的
②有的從食物中獲得,有的在體內(nèi)轉化而來
③凡是活細胞都能產(chǎn)生酶
④酶都是蛋白質(zhì)
⑤有的酶是蛋白質(zhì)
⑥酶在代謝中有多種功能
⑦在新陳代謝和生殖發(fā)育中起調(diào)控作用
⑧酶只起催化作用,其催化作用的實質(zhì)是降低反應的活化能
A.①②⑤
B.①⑤⑧
C.③⑤⑧
D.①③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