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參與果酒制作的微生物是酵母菌,其新陳代謝類型為異養(yǎng)兼性厭氧型.參與果醋制作的微生物是醋酸菌,其新陳代謝類型是異養(yǎng)需氧型.
2、泡菜制作的原理:
(1)乳酸菌在無氧條件下,將糖分解為乳酸.
(2)利用乳酸菌制作泡菜的過程中會引起亞硝酸鹽的含量的變化.
溫度過高,食鹽用量不足10%、腌制時間過短,容易造成細菌大量繁殖,亞硝酸鹽含量增加.一般在腌制10天后,亞硝酸鹽的含量開始下降.
(3)測定亞硝酸鹽含量的原理:在鹽酸酸化條件下,亞硝酸鹽與對氨基苯磺酸發(fā)生重氮化反應后,與N-1-萘基乙二胺鹽酸鹽結(jié)合形成玫瑰紅色染料,與已知濃度的標準顯色液目測比較,估算泡菜中亞硝酸鹽含量.
3、植物芳香油的提取方法:蒸餾法、壓榨法和萃取等.
(1)蒸餾法:芳香油具有揮發(fā)性.把含有芳香油的花、葉等放入水中加熱,水蒸氣能將揮發(fā)性較強的芳香油攜帶出來,形成油水混合物;冷卻后,油水混合物又會重新分成油層和水層,除去水層便得到芳香油,這種提取方法叫蒸餾法.
根據(jù)蒸餾過程中原料放置的位置的標準,將水蒸氣蒸餾法劃分為水中蒸餾、水上蒸餾和水氣蒸餾.
(2)萃取法:這種方法需要將新鮮的香花等植物材料浸泡在乙醚、石油醚等低沸點的有機溶劑中,是芳香油充分溶解,然后蒸去低沸點的溶劑,剩下的就是芳香油.
(3)壓榨法:在橘子、檸檬、甜橙等植物的果皮中,芳香油的含量較多,可以用機械壓力直接榨出,這種提取方法叫壓榨法.
解答 解:(1)亞硝酸鹽的含量常采用比色法來檢測;亞硝酸鹽在適宜條件下可以和相關試劑反應生成玫瑰紅色物質(zhì).
(2)各地制作腐乳的原料和菌種相同,但風味迥異,主要是通過控制發(fā)酵的條件來實現(xiàn)的.
(3)參與果醋制作的微生物是醋酸菌,屬于原核生物,而參與果酒制作的微生物是酵母菌,屬于真核生物,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在結(jié)構(gòu)上不同主要是前者無成形的細胞核或無核膜.
(4)從生物體內(nèi)提取的天然物質(zhì)豐富了人們的生活,提取胡蘿卜素、玫瑰精油、橘皮精油常用的方法依次是萃取法、水蒸氣蒸餾法、壓榨法.
(5)要分離蛋白質(zhì)常用電泳技術,影響該技術效果的因素主要有蛋白質(zhì)分子的相對分子質(zhì)量、電荷數(shù)量和形狀等.
故答案為:
(1)比色 玫瑰紅
(2)發(fā)酵的條件
(3)無成形的細胞核或無核膜
(4)萃取法、水蒸氣蒸餾法、壓榨法
(5)電泳 相對分子質(zhì)量、電荷數(shù)量
點評 本題綜合考查泡菜的制作、果酒和果醋的制作、提取生物材料中的化合物等知識,要求考生識記參與果酒、果醋和泡菜制作的微生物及其代謝類型;識記提取生物材料中化合物的方法;識記分離蛋白質(zhì)的方法及原理,能結(jié)合所學的知識準確答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由a變?yōu)閎、c、d體現(xiàn)了基因突變的隨機性 | |
B. | 誘變劑決定了青霉菌的變異方向,加快了變異頻率 | |
C. | d是符合人們生產(chǎn)要求的變異類型 | |
D. | 青霉菌在誘變劑作用下發(fā)生的變異可能有突變和基因重組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1和3都具有雙層生物膜 | B. | 1和2所含酶的種類相同 | ||
C. | 甲、乙分別代表丙酮酸、[H] | D. | 2和3分別都能產(chǎn)生大量 ATP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玉米田中毎1平方米土地上分布1棵野稗 | |
B. | 毎毫升培養(yǎng)液中有9個大洋桿菌 | |
C. | 某湖泊毎平方米水面上全部魚的數(shù)量 | |
D. | 木棉樹在路旁毎隔5米種植一棵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④過程中原癌基因從抑制狀態(tài)轉(zhuǎn)為激活狀態(tài) | |
B. | ③過程中細胞內(nèi)多種酶的活性下降 | |
C. | 幼年個體不會發(fā)生③的過程 | |
D. | 成年個體不再發(fā)生①②的過程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哺乳動物體細胞核移植的難度明顯髙于胚胎細胞核移植 | |
B. | 可通過顯微操作法去除卵母細胞中的細胞核 | |
C. | 體細胞核移植時常采用MⅡ期卵母細胞作為受體細胞 | |
D. | 體細胞核移植法所得克隆動物是對供核動物進行了100%的復制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探究不同類型土壤中小動物豐富度的實驗,取樣器大小是無關變量,使用不同的取樣器會得到相同的結(jié)論 | |
B. | DNA溶于酒精溶液,而細胞中的蛋白質(zhì)不溶于酒精溶液,利用這一原理,可以將DNA與蛋白質(zhì)進一步分離 | |
C. | 估測土壤浸出液中的細菌數(shù)量,可采用稀釋涂布平法直接統(tǒng)計出細菌數(shù)目 | |
D. | 用紙層析法分離葉綠體中色素的結(jié)果中,黃綠色色帶距離點樣處最近,表明葉綠素b在層析液中含量最少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常用取樣器取樣的方法調(diào)查土壤小動物的豐富度 | |
B. | 沃森和克里克采用X射線衍射的方法,破譯了全部密碼子 | |
C. | 孟德爾利用測交實驗,證實了對遺傳因子傳遞規(guī)律所作假設的正確性 | |
D. | 赫爾希與蔡斯通過同位素示蹤技術區(qū)分蛋白質(zhì)與DNA,證明了DNA是遺傳物質(zhì)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