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圖中染色體上的字母代表基因,據(jù)圖回答問題:

(1)圖中A、B、C、D分別表示的變異類型為染色體結構變異的缺失、染色體結構變異的重復、染色體結構變異的倒位、基因突變.
(2)可在顯微鏡下觀察到的是A、B、C(填字母),屬于分子水平變異的是D (填字母).
(3)基因數(shù)目和排列順序均未變化的是D (填字母),說明染色體的結構變異將會導致染色體上的基因的數(shù)目或排列順序發(fā)生改變.
(4)貓叫綜合征是由于A(填字母)造成的,鐮刀形細胞貧血癥是由于D(填字母)造成.

分析 分析題圖:A圖中缺少了基因pq,屬于染色體結構變異的缺失;B中多出了基因O,屬于染色體結構變異中的重復;C中MN和pq的位置顛倒,屬于染色體結構變異中的倒位;D中N基因變?yōu)閚基因,屬于基因突變.

解答 解:(1)A圖中缺少了基因pq,屬于染色體結構變異的缺失;B中多出了基因O,屬于染色體結構變異中的重復;C中MN和pq的位置顛倒,屬于染色體結構變異中的倒位;D中N基因變?yōu)閚基因,屬于基因突變.
(2)染色體變異可在光學顯微鏡下觀察到,而基因突變在光學顯微鏡下觀察不到,因此可在顯微鏡下觀察到的是A、B、C,屬于分子水平變異的是D (基因突變).
(3)D基因突變會導致基因結構發(fā)生改變,但不會導致基因數(shù)目和排列順序發(fā)生變化;AB會導致基因數(shù)目改變,C會導致基因排列順序發(fā)生改變.
(4)貓叫綜合征是由于人類第5號染色體缺失一段引起的,即圖中A造成的;鐮刀形細胞貧血癥形成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突變,即由圖中D造成的.
故答案為:
(1)染色體結構變異的缺失     染色體結構變異的重復     染色體結構變異的倒位     基因突變
(2)A、B、C            D
(3)D      染色體上的基因的數(shù)目或排列順序發(fā)生改變.
(4)A      D

點評 本題考查生物變異的相關知識,要求考生識記生物變異的類型,尤其是基因突變和染色體變異的相關內(nèi)容,能正確分析題圖,再結合所學的知識準確答題.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6.下列過程中不屬于體液免疫過程的是( 。
A.淋巴因子作用于B細胞
B.形成漿細胞
C.形成效應T 細胞
D.漿細胞產(chǎn)生抗體與相應抗原的特異性結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7.下列有關生物體內(nèi)無機鹽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A.血液中如果鈣離子濃度過低,會引起肌肉抽搐
B.鎂是葉綠體中參與光合作用的各種色素的組成元素
C.人體缺鐵會影響正常的有氧呼吸功能
D.細胞中的某些無機鹽離子對維持細胞和生命體的生命活動具有重要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4.如圖是某家族中一種遺傳。ɑ蛴肊、e)的家系圖,下列推斷正確的是(  )
A.該遺傳病是伴X染色體隱性遺傳病
B.若III-2含有e基因,則該基因來自I-1的概率為0或$\frac{1}{2}$
C.若要了解III-6是否攜帶致病基因,只需到醫(yī)院進行遺傳咨詢即可
D.最好觀察處于減數(shù)第一次分裂中期的細胞,以準確統(tǒng)計分析III-2的染色體的數(shù)目和特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1.如圖為動物和植物細胞的有絲分裂圖,據(jù)圖分析正確的是( 。
A.甲為分裂間期、乙為分裂末期,⑤內(nèi)含有形成細胞壁的物質(zhì)
B.①由微管組成,在前期較晚時形成紡錘體作用于②
C.甲細胞已完成DNA分子的復制和核糖體的增生
D.③、④均為細胞膜,兩種細胞的胞質(zhì)分裂方式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如圖甲表示人體縮手反射的相關結構(虛線內(nèi)表示脊髓的部分結構),圖乙表示圖甲中某部分結構的化學信號傳遞過程.請據(jù)圖回答:

(1)在甲圖中,A和B所示的結構分別屬于反射弧的效應器和感受器.若X點受刺激產(chǎn)生興奮,在神經(jīng)元Y上并沒有檢測到膜電位的變化,其原因是神經(jīng)遞質(zhì)只能由突觸前膜釋放作用于突觸后膜.
(2)乙圖突觸間隙處傳遞的信號的形式為化學信號,突觸間隙處的液體為組織液(細胞間隙液).
(3)丙圖所表示的是興奮在神經(jīng)纖維上的傳導方向是雙向的;在反射弧中,興奮在神經(jīng)纖維上的傳導方向是單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8.為了研究從植物中提取的可可堿是否可以作為除草劑,某科研小組開展了可可堿對鬼針草根尖細胞有絲分裂和種子萌發(fā)影響的實驗探究,結果如下表.請回答下列問題:
 
可可堿的濃度
(mmol-1
根尖細胞有絲分裂 
種子發(fā)芽率(%)
有絲分裂指數(shù)
(%)
分裂期細胞占比(%)
前期和中期后期和末期
03.733.040.6981.5
0.12.902.160.7468.1
0.52.101.720.3818.6
1.01.961.720.242.3
注:有絲分裂指數(shù)=分裂期細胞數(shù)/觀察細胞的總數(shù)×100%
(1)該實驗需要觀察染色體的形態(tài)和數(shù)目來確定細胞分裂時期,為了容易觀察染色體,可用試劑龍膽紫(或醋酸洋紅)對解離漂洗后的根尖進行染色.
(2)實驗結果表明,當可可堿濃度為1.0mmol.L-1時,與對照組相比,后期和末期的細胞數(shù)目相對少.產(chǎn)生這種結果的原因可能是可可堿抑制了紡錘體的形成,導致染色體無法移向細胞兩極.
(3)根據(jù)實驗結果中可知,可可堿可以(答“可以”或“不可以”)用作除草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5.有些細菌可分解原油,從而消除由原油泄漏造成的土壤污染.某同學欲從污染的土壤中篩選出高效降解原油的菌株.回答問題:
(1)在篩選過程中,應將土壤樣品稀釋液接種于以原油為唯一碳源的固體培養(yǎng)基上,從功能上講,該培養(yǎng)基屬于選擇培養(yǎng)基.
(2)為了篩選出高效菌株,可比較單菌落周圍分解圈的大小,分解圈大說明該菌株的降解能力強.
(3)通常情況下,在微生物培養(yǎng)過程中實驗室常用的滅菌方法有灼燒滅菌、干熱滅菌和高壓蒸汽滅菌.無菌技術要求試驗操作應在酒精燈火焰附近進行,以避免周圍環(huán)境中微生物的污染.
(4)分解尿素的細菌合成的脲酶將尿素分解為氨,使培養(yǎng)基的堿性增強.利用這一原理對菌種進行鑒定,方法是在以尿素為唯一氮源的培養(yǎng)基中加入酚紅指示劑培養(yǎng)細菌,若指示劑變紅,說明該種細菌能夠分解尿素.
(5)某同學用稀釋涂布平板法測定水樣中的大腸桿菌的含量時,在3個平板上用稀釋涂布平板法接入稀釋倍數(shù)為104稀釋液0.2mL,經(jīng)適當培養(yǎng)后,3個平板上的菌落數(shù)分別為51、52和53.則每升水樣中大腸桿菌數(shù)為2.6×109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人體細胞中的P21基因控制合成的P21蛋白可抑制DNA的復制.在體外培養(yǎng)的人膀胱癌細胞中發(fā)現(xiàn)某種雙鏈RNA(saRNA)可介導并選擇性地增強P21基因的表達,這種現(xiàn)象稱為RNA激活,其作用機制如圖所示,其中Ago蛋白能與saRNA結合,將其切割加工成具有活性的單鏈RNA.分析回答:
(1)與雙鏈DNA相比較,saRNA分子中沒有的堿基互補配對方式是A-T(和T-A).
(2)圖中C過程表示轉錄.在P21基因首端,RNA聚合酶能識別與結合在相應位點,可催化相鄰兩個核苷酸分子的核糖與磷酸之間形成化學鍵.
(3)研究發(fā)現(xiàn)哺乳動物部分基因轉錄形成的RNA在加工成熟過程中,可形成內(nèi)源saRNA以增強該基因的表達,這種蛋白質(zhì)合成的調(diào)節(jié)方式稱為反饋調(diào)節(jié).
(4)若P21基因中某個堿基對被替換,其表達產(chǎn)物變?yōu)閆蛋白.與P21蛋白相比,Z蛋白的氨基酸數(shù)目、活性分別是P21蛋白的1.25倍和0.3倍.出現(xiàn)這種情況最可能的原因是P21基因突變導致轉錄形成的mRNA上原有終止密碼變?yōu)槟芫幋a氨基酸的密碼子(或終子密碼延后).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