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生物興趣小組對菊花植株進行了下列觀察和探究:
(1)觀察到植株上衰老葉片有的為黃色,有的為橙黃色。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2)若用顯微鏡觀察菊花葉肉細胞的細胞質(zhì)流動時應當以_______為參照。
(3)取莖中的中軸、側枝、髓等部位的分生組織測定其細胞周期的時間如下表(單位:小時)
測定細胞周期必須制作臨時裝片,基本步驟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根據(jù)表中數(shù)據(jù),找出三者在細胞分裂中的共性:①.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缺少葉綠素,而葉片中含葉黃素與胡蘿卜素的比例不同。
(2)葉綠體
(3)解離—漂洗—染色—制片   ①.間期的時間遠大于分裂期   ②.分裂期時間,都為3.2h(相同)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某學校生物興趣小組利用假期對當?shù)谹、B、C三種類型的野菊地和其生存環(huán)境進行調(diào)查。記錄如下表:

                 表一    不同調(diào)查面積的野菊數(shù)量統(tǒng)計結果

          表二  近五個月植物種群變化的調(diào)查結果匯總如下:(單位/株·m2

年份

種名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車前草

0

0.3

1.4

2.0

3.0

婆婆納

1.3

1.4

1.7

2.8

3.2

狗尾草

0.8

1.3

1.5

2.2

1.6

野菊

0.4

2.0

2.5

3.4

5.4

(1)①表一中A、B、C三種類型的野菊對環(huán)境的抵抗力穩(wěn)定性由強到弱的順序是      。

②表二中狗尾草與野菊的之間的關系是(    ), 狗尾草數(shù)量4月份時有所增加,其原因是          

              

③試在所給的坐標系中繪出野菊和狗尾草的種群密度的變化曲線。

(2)同學小王在調(diào)查該野菊種群密度時,設計如下調(diào)查步驟:

① 選取40cm×40cm為最佳樣方面積。

② 在該物種分布較密集的地方取5個樣方。

③ 計數(shù)每個樣方內(nèi)該植物的個體數(shù)。若計數(shù)結果由多到少依次為N1、N2、N3、N4、N5,則將N3作為種群密度的估計值。

請指出以上設計步驟中的錯誤并加以改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某學校生物興趣小組利用假期對當?shù)谹、B、C三種類型的野菊和其生存環(huán)境進行調(diào)查。記錄如下表:?

表一  不同調(diào)查面積的野菊數(shù)量統(tǒng)計結果

調(diào)查面積

類型

10×10

20×20

40×40 http://wx.jtyjy.com/

80×80

90×90

100×100

110×110

120×120

130×130

140×140

A

3

5

8

14

16

17

19

20

20

B

3

5

6

9

11

13

13

13

13

C

2

3

5

8

8

8

8

8

8

表二  近五個月植物種群變化的調(diào)查結果匯總如下:(單位:株/m?2)?

年份

種名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車前草

0

0.3

1.4

2.0

3.0

婆婆納

1.3

1.4

1.7

2.8

3.2

狗尾草

0.8

1.3

1.5

2.2

1.6

野菊

0.4

2.0

2.5

3.4

5.4

(1)①表一中A、B、C三種類型的野菊對環(huán)境的抵抗力穩(wěn)定性由強到弱的順序是             。?

②表二中狗尾草與野菊之間的關系是        , 狗尾草數(shù)量在4月份時有所增加,其原因是                     。?

③試在所給的坐標系中繪出野菊和狗尾草的種群密度的變化曲線。

?

(2)同學小王在調(diào)查該野菊種群密度時,設計如下調(diào)查步驟:?

①選取40 cm×40 cm為最佳樣方面積。?

②在該物種分布較密集的地方取5個樣方。? http://wx.jtyjy.com/

③計數(shù)每個樣方內(nèi)該植物的個體數(shù)。若計數(shù)結果由多到少依次為N1、N2、N3、N4、N5,則將N3作為種群密度的估計值。?

請指出以上設計步驟中的錯誤并加以改正。?

                                  

                                   。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