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高中生物 > 題目詳情
16.圖1是某基因型為Ff的雌性哺乳動物(2n)細胞增殖某時期模式圖,圖2是該生物細胞核內染色體及DNA相對含量變化的曲線圖.據圖回答下列問題:(注:橫坐標各個區(qū)域代表細胞分裂的各個時期,區(qū)域的大小和各個時期所需的時間不成比例)

(1)圖1中含有16條脫氧核苷酸鏈,屬于減數第二次分裂中期的圖象.如果結構3上某位點有基因F,結構4上相應位點的基因是上的基因正常應為F,產生這種現象的原因是DNA(染色體)復制形成的兩條姐妹染色單體.
(2)圖2中含有同源染色體的時期對應的數字區(qū)間為1~4和9~13,a點的變化可表示的生理過程為受精作用.
(3)圖3是某同學繪制的曲線圖,但是忘記了標明縱坐標,只記得時期C對應圖2中的11時期,那么圖3縱坐標最可能代表的內容是每條染色體上的DNA數.
(4)在卵巢中的初級卵母細胞細胞在其分裂過程中,基因間遵循分離定律與自由組合定律.

分析 分析圖1:圖1細胞不含同源染色體,且著絲點都排列在赤道板上,應處于減數第二次分裂中期;
分析圖2:圖2是該生物細胞核內染色體及DNA相對含量變化的曲線圖,A表示DNA含量變化曲線,B表示染色體數目變化曲線.1表示減數第一次分裂間期;2表示減數第一次分裂前期;3表示減數第一次分裂中期;4表示減數第一次分裂后期;5表示減數第二次分裂前期;6表示減數第二次分裂中期;7表示減數第二次分裂后期;8表示減數第二次分裂末期;9表示有絲分裂間期;10表示有絲分裂前期;11表示有絲分裂中期;12表示有絲分裂后期;13表示有絲分裂末期.

解答 解:(1)圖1中含有8個DNA分子,每個DNA分子含有2條鏈,因此該細胞中有16條脫氧核苷酸鏈;圖1細胞不含同源染色體,且染色體的著絲點都排列在赤道板上,處于減數第二次分裂中期;3和4是姐妹染色單體,他們是復制形成的,應該含有相同的基因,因此如果結構3上某位點有基因F,則結構4上相應位點的基因是上的基因正常應為F.
(2)有絲分裂過程中均含有同源染色體,減數分裂過程中,由于減數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體的分離,所以減數第二次分裂過程中不含同源染色體,因此圖2中含有同源染色體的時期有1~4、9~13;a點表示受精作用,該過程主要體現了細胞膜的細胞間的信息交流功能.
(3)圖2中的11表示減數第二次分裂后期,此時每條染色體含有1個DNA分子,而圖3中的時期C對應減數第二次分裂后期,則圖3縱坐標最可能表示每條染色體上的DNA數.
(4)基因的分離定律和自由組合定律都發(fā)生在減數第一次分裂后期,卵巢中此時的細胞被稱為初級卵母細胞.
故答案為:
(1)16   減數第二次   中    F      DNA(染色體)復制形成的兩條姐妹染色單體
(2)1~4   9~13   受精作用
(3)每條染色體上的DNA數
(4)初級卵母細胞

點評 本題結合細胞分裂圖和曲線圖,考查細胞有絲分裂和減數分裂的相關知識,要求考生識記細胞有絲分裂和減數分裂不同時期的特點,掌握有絲分裂和減數分裂過程中DNA和染色體數目變化規(guī)律,能準確判斷圖1細胞的分裂方式及所處時期、圖2個區(qū)段代表的時期、圖3縱坐標的含義,再結合所學的知識答題.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天津市寶坻區(qū)六校高二上聯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利用0.5 g/mL蔗糖溶液、0.3g/mL蔗糖溶液、一定濃度的尿素溶液分別處理洋蔥鱗片葉外表皮細胞,10min三組細胞體積變化如圖所示。下列有關分析不正確的是( )

A.a曲線為0.5 g/mL蔗糖溶液處理組

B.a、b、c三組洋蔥細胞失水的方式相同

C.若將細胞轉移到蒸餾水中,有兩組能夠發(fā)生質壁分離復原

D.若實驗持續(xù),只有一組細胞能夠發(fā)生質壁分離復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黑龍江省高二上學期期末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關于生態(tài)系統(tǒng)組成成分的敘述中正確的有幾項( )

①凡是自養(yǎng)生物都是生產者

②凡是細菌、真菌都是分解者

③綠色植物都是生產者

④異養(yǎng)型生物都是分解者

⑤動物不都是消費者

A.一項 B.兩項 C.三項 D.四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4.食物進入胃會刺激胃壁上的感受器,引起胰腺分泌多種消化酶;由胃進入小腸的食物和鹽酸會刺激小腸分泌促胰液素,也能引起胰腺的分泌.下列相關分析正確的是(  )
A.胰腺細胞分泌消化酶的過程需要載體蛋白的協(xié)助
B.感受器產生的興奮可不通過神經中樞直接到達胰腺
C.小腸分泌的促胰液素通過體液定向運輸至胰腺細胞
D.上述調節(jié)機制既保證胰腺及時分泌又可減少物質能量的浪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1.小麥是一種重要的糧食作物,改善小麥的遺傳性狀是科學工作者不斷努力的目標,如圖是遺傳育種的一些途徑.請回答下列問題:
(1)以矮稈易感。╠drr)和高稈抗病(DDRR)小麥為親本進行雜交,培育矮稈抗病小麥品種過程中,F1自交產生F2,其中矮稈抗病類型出現的比例是$\frac{3}{16}$,選F2中矮稈抗銹病類型連續(xù)自交、篩選,直至不再出現性狀分離
(2)若要在較短時間內獲得上述新品種小麥,可選圖中EFG (填字母)途徑所用的方法.其中的F環(huán)節(jié)是花藥離體培養(yǎng),若只考慮F1中分別位于n對同源染色體上的n對等位基因,則培育成的單倍體幼苗的基因型,在理論上應有2n種.
(3)科學工作者欲使小麥獲得燕麥抗銹病的性狀,應該選擇圖中CD (填字母)表示的技術手段最為合理可行,該技術手段主要包括:由導入抗病基因的葉肉細胞培養(yǎng)成轉基因植株需要利用植物組織培養(yǎng)技術.
(4)小麥與玉米雜交,受精卵發(fā)育初期出現玉米染色體在細胞分裂時全部丟失的現象,將種子中的胚取出進行組織培養(yǎng),得到的是小麥單植株,該過程體現了細胞的全能性
(5)圖中的遺傳育種途徑,AB (填字母)所表示的方法具有典型的不定向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下列有關噬菌體侵染實驗的敘述,正確的是(  )
A.用 32P和 35S標記噬菌體侵染普通的細菌,子代噬菌體核酸和外殼中均可檢測到32P和 35S
B.用普通噬菌體侵染 32P和 35S標記的細菌,子代噬菌體核酸和外殼中均可檢測到32P和 35S
C.用 14C標記的噬菌體侵染普通的細菌,子代噬菌體核酸和外殼中均可檢測到 14C
D.用普通的噬菌體侵染 14C標記的細菌,子代噬菌體核酸和外殼中均可檢測到 14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8.下列有關實驗過程中對注意事項的解釋,不正確的是( 。
A.用0.9%的NaCl溶液,防止人口腔上皮細胞形態(tài)改變
B.用8%的鹽酸,改變細胞膜通透性,使染色體中DNA和蛋白質分離,便于染色
C.用緩水沖洗,防止將載玻片上的細胞沖掉
D.用吡羅紅甲基綠染色劑染色時,先拿下蓋玻片,染色后,再蓋上蓋玻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4.以下是某動物細胞分裂的示意圖. 圖甲表示該動物體細胞有絲分裂過程中,不同時期細胞內染色體、染色單體和DNA含量的關系;圖乙表示細胞分裂過程中某兩個時期的圖象.請分析回答:

(1)圖甲中a、c分別表示的是DNA(含量)、染色單體.
(2)圖乙中Ⅱ細胞對應于圖甲中的2 (填1或2)時期.I中細胞染色單體數為0.Ⅱ細胞中染色體與DNA數之比為1:2.
(3)在電鏡下觀察處于分裂期的細胞,可見放射狀星射線是由細胞兩極的中心體發(fā)出.在光學顯微鏡下觀察,處于分裂末期的動物腸上皮細胞,與處于末期的植物細胞相比,在形態(tài)上最主要的不同是動物腸上皮細胞膜凹陷,細胞縊裂.
(4)觀察圖丙中根尖有絲分裂時應選擇b(填圖中的字母)區(qū)細胞,該區(qū)域細胞特點是呈正方形,排列緊密,③和④過程中細胞核遺傳物質不會(填“會”或“不會”)發(fā)生改變.
(5)在觀察植物細胞有絲分裂實驗中,要將實驗材料(洋蔥根尖)進行染色,染色主要是讓細胞內的染色質或染色體染上顏色,便于觀察清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3.mRNA上三個相鄰堿基為UAC,那么它所決定的氨基酸為(  )
A.GUA(纈氨酸)B.CAU(組氨酸)C.UAC(酪氨酸)D.AUG(甲硫氨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