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習題
 0  124097  124105  124111  124115  124121  124123  124127  124133  124135  124141  124147  124151  124153  124157  124163  124165  124171  124175  124177  124181  124183  124187  124189  124191  124192  124193  124195  124196  124197  124199  124201  124205  124207  124211  124213  124217  124223  124225  124231  124235  124237  124241  124247  124253  124255  124261  124265  124267  124273  124277  124283  124291  170175 

科目: 來源: 題型:選擇題

8.單倍體育種是植物育種手段之一.以下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
A.普通小麥的配子培養(yǎng)產生的植株是單倍體植株
B.單倍體是具有一個染色體組的植物體
C.可以利用花藥離體培養(yǎng)的方法直接產生有活力、能正常結實的純合子
D.單倍體育種的方法可用來培育新的物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選擇題

7.某二倍體生物基因型為AA,在減數分裂間期時,基因A突變?yōu)榛騛,則在減數第一次分裂時期基因A和基因a的位置關系正確的是( 。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選擇題

6.下列有關生物膜的敘述正確的是( 。
A.人體淋巴細胞細胞膜的主要成分是多糖與脂質
B.細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動性,是選擇透過性的基礎
C.流動鑲嵌模型認為:生物膜是蛋白質-脂質-蛋白質三層結構
D.細胞完成分化后,其細胞膜的通透性穩(wěn)定不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解答題

5.如圖甲是一個草原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物質循環(huán)和能量流動示意圖;圖乙是該生態(tài)系統(tǒng)中鼠攝食后能量的流向示意圖.(圖中a~e代表過程,A~C代表能量.)請據圖回答:

(1)草原群落中的碳元素進入無機環(huán)境的途徑是d(填圖中字母).
(2)為控制草原鼠害,對鼠的種群密度進行調查宜采用標志重捕法;若多次調查所獲得的數據基本不變,說明該鼠種群的年齡組成為穩(wěn)定型.某時期調查發(fā)現,該草原鼠種群的年齡組成如圖丙,該鼠種群數量變動趨勢是增加,該變動將直接導致牧草被大量捕食,使草原生態(tài)系統(tǒng)遭到嚴重破壞.
(3)狼能夠依據鼠留下的氣味去捕食,鼠同樣也能夠依據狼的氣味或行為躲避獵捕,這說明信息能夠調節(jié)種間關系,維持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穩(wěn)定.
(4)圖乙中的A表示鼠同化的總能量,B的含義為生長、發(fā)育和繁殖的能量;B的能量除圖中所示去路外,還有一部分是未被利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解答題

4.如表是某地區(qū)森林群落演替過程中相關量統(tǒng)計,試根據表中數據回答問題:
調查時間
調查項目
1953年1973年1984年1996年
葉面積指數2.486.6111.2817.76
光能利用率(%)20.342.388.995.9
總初級生產量[t/(hm2•a)]17.4355.50116.61150.81
凈初級生產量[t/(hm2•a)]1.5014.5223.8826.00
(1)從數據分析,在演替過程中群落物種豐富度變化趨勢是逐漸增加.
(2)統(tǒng)計表明隨著群落演替的進行,生態(tài)系統(tǒng)光能利用率變化與葉面積指數的關系是隨著葉面積指數的增大,光能利用率升高.
(3)請繪制生產者呼吸量與葉面積指數之間的關系坐標曲線圖.
(4)如圖是1953~1996年間該生態(tài)系統(tǒng)生物量(有機物量)統(tǒng)計圖,據圖你可以得出的生物量演變規(guī)律是隨著時間的推移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生物量逐漸增加,最終趨于穩(wěn)定.
(5)在對該地區(qū)某時間群落結構進行調查時,可以采用樣方法對植物豐富度進行調查,同時注意調查不同物種在空間上的分布情況,以獲得群落的垂直結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6屆江西省五市八校高三第二次聯考理綜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如圖曲線表示完全相同的兩個植物細胞分別放置在A、B溶液中,細胞失水量的變化情況.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

A.該實驗可選取菠菜的葉肉細胞來進行

B.6min時取出兩個細胞用顯微鏡觀察,均可看到質壁分離狀態(tài)

C.若B溶液的濃度稍增大,則曲線中b點右移

D.兩條曲線的差異是由于A、B溶液濃度不同導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解答題

3.苯丙酮尿癥患者的體細胞中缺少苯丙氨酸羧化酶,致使體內的苯丙氨酸不能沿著正常的途徑轉化成酪氨酸,而轉化成苯丙酮酸.苯丙酮酸在體內積累會損傷嬰兒的神經.結合如圖信息,請回答相關問題:
(1)圖中酶2(填數字)表示苯丙氨酸羧化酶.若酶3不能合成,則人會患白化病.
(2)從圖中信息可推知,苯丙酮酸和酪氨酸中屬于非必需氨基酸的是酪氨酸.
(3)由圖示信息可知,基因能通過控制酶的合成來控制代謝過程,進而控制生物的性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農科所技術員研究溫度對某蔬菜新品種產量的影響,將實驗結果繪制成如圖曲線.據此得出以下結論,你認為合理的是( 。
A.光合作用酶的最適溫度高于呼吸作用酶的最適溫度
B.陰影部分表示5-35°C時蔬菜的凈光合作用小于零
C.光照越強,該蔬菜新品種的產量越高
D.溫室栽培該蔬菜時,溫度最好控制在25-30°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下列有關ATP的敘述,錯誤的是( 。
A.ATP中的“A”與構成DNA、RNA中的堿基A表示的含義有所不同
B.ATP中的能量可以來源于光能、化學能,也可以轉化為光能和化學能
C.在有氧與缺氧的條件下,細胞質基質都能形成ATP
D.人體內成熟的紅細胞中沒有線粒體,故不能產生ATP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解答題

20.人的中腦邊緣多巴胺系統(tǒng)是腦的“獎賞通路”,通過多巴胺興奮此處的神經元,傳遞到腦的“獎賞中樞”,可使人體驗到欣快感,因而多巴胺被認為是引發(fā)“獎賞”的神經遞質,如圖是神經系統(tǒng)調控多巴胺釋放的機制,毒品和某些藥物能干擾這種調控機制,使人產生毒品或藥物的依賴.
(1)釋放多巴胺的神經元中,多巴胺儲存在突觸小泡內,當多巴胺釋放后,可與神經元A上的(特異性)受體結合,引發(fā)“獎賞中樞”產生欣快感.
(2)多巴胺釋放后,在其釋放的突觸前膜上有回收多巴胺的轉運蛋白,該蛋白可以和甲基苯丙胺(冰毒的主要成分)結合,阻礙多巴胺的回收,使突觸間隙中的多巴胺增加(填“增加”或“減少”);長期使用冰毒,會使神經元A上的多巴胺受體減少,當停止使用冰毒時,生理狀態(tài)下的多巴胺“獎賞”效應減弱(填“增強”或“減弱”),以此造成毒品依賴.
(3)釋放多巴胺的神經元還受到抑制性神經元的調控,當抑制性神經元興奮時,其膜內電位變化為由負變正,是由Na+內流造成的.其突觸前膜可以釋放γ-氨基丁酸,γ-氨基丁酸與突觸后膜上的受體結合,使Cl-內流,從而使釋放多巴胺的神經元受到抑制(填“興奮”或“抑制”),多巴胺的釋放量減少(填“增加”或“減少”).抑制性神經元細胞膜上有嗎啡的受體,當人長時間過量使用嗎啡時,抑制性神經元的興奮性減弱,抑制性功能降低,最終使得多巴胺釋放增加,“獎賞”效應增強.停用時,造成藥物依賴.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