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cessing math: 100%
20.如圖,質(zhì)量為m=0.8kg的砝碼懸掛在輕繩PA和PB的結(jié)點上并處于靜止?fàn)顟B(tài).PA與豎直方向的夾角37°,PB沿水平方向.質(zhì)量為M=10kg的木塊與PB相連,靜止于傾角為37°的斜面體上,斜面體靜止在水平地面上.木塊與斜面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1.0.(g=10m/s2,sin37°=0.6,cos37°=0.8)求:
(1)輕繩PB拉力FB的大�。�
(2)木塊受斜面彈力FN和摩擦力Ff大�。�
(3)地面對斜面的摩擦力f.

分析 (1)對物體G1受力分析,由共點力的平衡條件即可得出PB拉力的大�。�
(2)對木塊受力分析,并交PB的拉力分解,由共點力的平衡條件可得出木塊受到的摩擦力和彈力.
(3)以斜面體為研究對象,結(jié)合共點力平衡即可求出.

解答 解:(1)如圖甲所示分析P點受力,由平衡條件可得:

FA cos37°=mg
FAsin37°=FB
可解得:FB=6 N
(2)再分析M的受力情況如圖乙所示.由物體的平衡條件可得:

Ff=Mgsin37°+FB′cos37°
FN+FB′sin37°=Mg cos37°
可求得:Ff=64.8 N  FN=76.4 N.
(3)對斜面和木塊的整體:地面對斜面的摩擦力f=FB=6N,水平向左
答:(1)PB的拉力為6N;
(2)木塊受到的摩擦力為64.8N,支持力為76.4N.
(3)地面對斜面的摩擦力6N,水平向左.

點評 解決共點力平衡的題目,受力分析是關(guān)鍵,同時注意正確做出圖象,三力平衡時可以用合成法,四力及以上時一般采用正交分解法.

練習(xí)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xí)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20.如圖所示,水平傳送帶在電動機的帶動下以速度v1=2m/s勻速運動,小物體P、Q的質(zhì)量分別為mP=0.2kg,mQ=0.3kg,由通過定滑輪且不可伸長的輕繩相連,t=0時刻P放在傳送帶中點處由靜止釋放.已知P與傳送帶之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μ=0.5,傳送帶水平部分兩端點間的距離L=4m,不計定滑輪的質(zhì)量及摩擦,P與定滑輪間的繩水平,取g=10m/s2,最大靜摩擦力與滑動摩擦力大小視為相等.
(1)求P經(jīng)過多長時間滑離傳送帶;
(2)若P從傳送帶中點開始運動時具有一水平向右的初速度v2,則v2至少應(yīng)多大才能使P到達傳送帶右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如圖所示,光滑水平面上,水平恒力F拉小車和木塊做加速運動,小車質(zhì)量為M,木塊質(zhì)量為m,它們共同加速度為a,木塊與小車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μ.則在運動過程中(  )
A.小車受到的摩擦力為mFm+M
B.木塊受到的合力為 F-μmg
C.木塊受到的摩擦力為μmg
D.F大于μmg時小車和木塊會發(fā)生相對滑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8.金屬環(huán)P位于螺線管Q正中位置(如圖),兩者軸線重合.當(dāng)Q內(nèi)電流減弱時,發(fā)生的情況是(  )
A.P、Q內(nèi)電流同向,P有縮小趨勢B.P、Q內(nèi)電流反向,P有擴張趨勢
C.P、Q內(nèi)電流同向,P有擴張趨勢D.P、Q內(nèi)電流反向,P有縮小趨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題

15.根據(jù)閉合電路歐姆定律,用圖甲所示的電路可以測定電池的電動勢和內(nèi)阻,R為一變阻箱,改變R的阻值,可讀出電壓表V相應(yīng)的示數(shù)U.對測得的實驗數(shù)據(jù)進行處理,就可以實現(xiàn)測量目的,根據(jù)實驗數(shù)據(jù)在1U-R坐標(biāo)系中描出坐標(biāo)點,如圖乙所示,已知R0=100Ω,請完成以下數(shù)據(jù)分析和處理.

(1)在坐標(biāo)紙上畫出1U-R關(guān)系圖線;
(2)圖線的斜率是0.050V-1Ω-1,由此可得電動勢E=2.0V.(結(jié)果保留兩位有效數(shù)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題

5.某同學(xué)用如圖所示的裝置,利用兩個大小相同的小球做對心碰撞來驗證動量守恒定律,圖中AB是斜槽,BC是水平槽,它們連接平滑,O點為重錘線所指的位置.實驗時先不放置被碰球2,讓球1從斜槽上的某一固定位置G由靜止開始滾下,落到位于水平地面的記錄紙上,留下痕跡,重復(fù)10次,然后將球2置于水平槽末端,讓球1仍從位置G由靜止?jié)L下,和球2碰撞,碰后兩球分別在記錄紙上留下各自的痕跡,重復(fù)10次.實驗得到小球的落點的平均位置分別為M、N、P.
(1)在該實驗中,應(yīng)選用的器材是下列器材中的ACE.
A、天平   B、游標(biāo)卡尺   C、刻度尺    D、大小相同的鋼球兩個  E、大小相同的鋼球和硬橡膠球各一個
(2)在此實驗中,球1的質(zhì)量為m1,球2的質(zhì)量為m2,需滿足m1大于m2(選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3)若碰撞過程中動量守恒.要驗證的表達式是A.
A.要驗證的表達式是m1¯ON=m1¯OM+m2¯OP
B.要驗證的表達式是m1¯OP=m1¯OM+m2O¯ON
C.要驗證的表達式是m1¯OP-2r)=m1¯OM-2r)+m2¯O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題

12.用兩個小車驗證動量守恒定律,兩車放在光滑的水平軌道上,B車靜止,A 車連接紙帶(紙帶穿過打點計時器)向右運動,如圖所示.它和B車碰撞后連接在一起向右運動,兩車碰撞時間較短可以忽略不計.已知A車的質(zhì)量為0.60kg,B車質(zhì)量為0.58kg,打點計時器所用交流電的頻率是50Hz.根據(jù)紙帶數(shù)據(jù)可得兩車碰撞前的總動量為0.36 kg?m/s,碰后的總動量為0.354 kg?m/s.
實驗結(jié)論:在誤差允許的范圍內(nèi),碰撞過程動量守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9.長為L的細繩,一端系一質(zhì)量為m的小球,另一端固定于某點,當(dāng)繩豎直時小球靜止,現(xiàn)給小球一水平初速度v0,使小球在豎直平面內(nèi)做圓周運動,并且剛好過最高點,則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小球過最高點時速度為零
B.小球過最高點時速度大小為gL
C.小球過最高點時繩對小的拉力mg
D.小球開始運動時繩對小球的拉力為mg+mv02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計算題

10.如圖所示,一勁度系數(shù)為k2的輕質(zhì)彈簧,豎直的放在桌面上,上面壓一質(zhì)量為m的物體,另一勁度系數(shù)為k1的彈簧豎直的放在物體上面,其下端與物體上表面連接在一起,兩個彈簧的質(zhì)量都不計,想要使物體在靜止時下面彈簧的作用力減為原來的13時,應(yīng)將上面的彈簧上端A豎直向上提高一段距離d,試求d的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xí)冊答案
闂傚倸鍊搁崐鐑芥嚄閼哥數浠氬┑掳鍊楁慨瀵告崲濮椻偓閻涱喛绠涘☉娆愭闂佽法鍣﹂幏锟� 闂傚倸鍊搁崐鎼佸磹閹间礁纾归柟闂寸绾捐鈹戦悩鍙夋悙缂佺媭鍨堕弻銊╂偆閸屾稑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