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圖,直線y=x與拋物線y=x2-4交于A、B兩點,線段AB的垂直平分線與直線y=-5交于Q點.
(1)求點Q的坐標(biāo);
(2)當(dāng)P為拋物線上位于線段AB下方(含A、B)的動點時,求△OPQ面積的最大值.
【答案】分析:(1)把直線方程拋物線方程聯(lián)立求得交點A,B的坐標(biāo),則AB中點M的坐標(biāo)可得,利用AB的斜率推斷出AB垂直平分線的斜率,進(jìn)而求得AB垂直平分線的方程,把y=-5代入求得Q的坐標(biāo).
(2)設(shè)出P的坐標(biāo),利用P到直線0Q的距離求得三角形的高,利用兩點間的距離公式求得QO的長,最后利用三角形面積公式表示出三角形OPQ,利用x的范圍和二次函數(shù)的單調(diào)性求得三角形面積的最大值.
解答:解:(1)解方程組即A(-4,-2),B(8,4),
從而AB的中點為M(2,1),
由kAB,直線AB的垂直平分線方程y-1=-2(x-2).
令y=-5,得x=5,
∴Q(5,-5).
(2)直線OQ的方程為x+y=0,設(shè)P(x,x2-4).
∵點P到直線OQ的距離
d==
,∴S△OPQ=|OQ|d=
∵P為拋物線上位于線段AB下方的點,且P不在直線OQ上,
∴-4≤x<4-4或4-4<x≤8.
∵函數(shù)y=x2+8x-32在區(qū)間[-4,8]上單調(diào)遞增,
∴當(dāng)x=8時,△OPQ的面積取到最大值30.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了拋物線的應(yīng)用,點到直線的距離公式.考查了對解析幾何基礎(chǔ)知識的靈活運用.
練習(xí)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xí)題

科目:高中數(shù)學(xué) 來源:2008-2009學(xué)年上海市虹口區(qū)北郊高級中學(xué)高三(上)摸底數(shù)學(xué)試卷(解析版) 題型:解答題

如圖,直線y=x與拋物線y=x2-4交于A、B兩點,線段AB的垂直平分線與直線y=-5交于Q點.
(1)求點Q的坐標(biāo);
(2)當(dāng)P為拋物線上位于線段AB下方(含A、B)的動點時,求△OPQ面積的最大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數(shù)學(xué) 來源:2009-2010學(xué)年安徽省蕪湖一中高二(上)數(shù)學(xué)寒假作業(yè)(必修2)(解析版) 題型:解答題

如圖,直線y=x與拋物線y=x2-4交于A、B兩點,線段AB的垂直平分線與直線y=-5交于Q點.
(1)求點Q的坐標(biāo);
(2)當(dāng)P為拋物線上位于線段AB下方(含A、B)的動點時,求△OPQ面積的最大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數(shù)學(xué) 來源:2004年上海市高考數(shù)學(xué)試卷(文科)(解析版) 題型:解答題

如圖,直線y=x與拋物線y=x2-4交于A、B兩點,線段AB的垂直平分線與直線y=-5交于Q點.
(1)求點Q的坐標(biāo);
(2)當(dāng)P為拋物線上位于線段AB下方(含A、B)的動點時,求△OPQ面積的最大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數(shù)學(xué) 來源:同步題 題型:解答題

如圖:直線y=x與拋物線y=x2-4交于A、B兩點,直線l與直線y=x和y=-5分別交于M、Q,且=0,=。
(1)求點Q的坐標(biāo);
(2)當(dāng)點P為拋物線上且位于線段AB下方(含點A、B)的動點時,求△OPQ面積的最大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xí)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