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圖,DA,CB,DC與以AB為直徑的半圓分別相切于點(diǎn)A、B、E,且BC:AD=1:2,CD=3cm,則四邊形ABCD的面積等于________.


分析:根據(jù)三條線段與圓相切,知道從圓外一點(diǎn)做圓的切線,切線長相等,再根據(jù)兩者的比值,得到兩條切線的長度,根據(jù)勾股定理做出圓的直徑,根據(jù)梯形的面積公式得到結(jié)果.
解答:∵DA,CB,DC與以AB為直徑的半圓分別相切于點(diǎn)A、B、E
∴DA=DE,CB=CE
∵BC:AD=1:2,CD=3cm
∴BC=1,AD=2,
∴圓的直徑是,
∴四邊形的面積是=3
故答案為:3
點(diǎn)評:本題考查圓的切線的性質(zhì)定理的證明,本題是一個典型的平面幾何的求面積的題目,主要依據(jù)是圓的切線長之間的關(guān)系,運(yùn)算量不大,是一個得分題目.
練習(xí)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xí)題

科目:高中數(shù)學(xué) 來源: 題型:

如圖(1)直線l∥AB,且與CA,CB分別相交于點(diǎn)E,F(xiàn),EF與AB間的距離是d,點(diǎn)P是線段EF上任意一點(diǎn),Q是線段AB上任意一點(diǎn),則|PQ|的最小值等于d.類比上述結(jié)論我們可以得到:在圖(2)中,平面α∥平面ABC,且與DA,DB,DC分別相交于點(diǎn)E,F(xiàn),G,平面α與平面ABC間的距離是m,
a,b分別是平面α與平面ABC內(nèi)的任意一條直線,則a,b間距離的最小值是m.
或P,Q分別是平面α與平面ABC內(nèi)的任意一點(diǎn),則P,Q間距離的最小值是m.
a,b分別是平面α與平面ABC內(nèi)的任意一條直線,則a,b間距離的最小值是m.
或P,Q分別是平面α與平面ABC內(nèi)的任意一點(diǎn),則P,Q間距離的最小值是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數(shù)學(xué) 來源: 題型:

(2012•石景山區(qū)一模)如圖,已知平面α∩β=l,A、B是l上的兩個點(diǎn),C、D在平面β內(nèi),且DA⊥α,CB⊥α,AD=4,AB=6,BC=8,在平面α上有一個動點(diǎn)P,使得∠APD=∠BPC,則P-ABCD體積的最大值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數(shù)學(xué) 來源: 題型:

如圖,甲站在水庫底面上的點(diǎn)D處,乙站在水壩斜面上的點(diǎn)C處,已知測得從D、C到庫底與水壩的交線的距離分別為DA=10
2
米、CB=10米,AB的長為10米,CD的長為10
6
米,則庫底與水壩所成的二面角的大小為
135
135
 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數(shù)學(xué) 來源: 題型:

(2012•石景山區(qū)一模)如圖,已知平面α∩β=l,A、B是l上的兩個點(diǎn),C、D在平面β內(nèi),且DA⊥α,CB⊥α,AD=4,AB=6,BC=8,在平面α上有一個動點(diǎn)P,使得∠APD=∠BPC,則△PAB面積的最大值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數(shù)學(xué)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必做題)先閱讀:如圖,設(shè)梯形ABCD的上、下底邊的長分別是a,b(a<b),高為h,求梯形的面積.
方法一:延長DA、CB交于點(diǎn)O,過點(diǎn)O作CD的垂線分別交AB、CD于E、F,則EF=h.
設(shè)OE=x,∵△OAB∽△ODC,∴
x
x+h
=
a
b
,即x=
ah
b-a

∴S梯形ABCD=S△ODC-S△OAB=
1
2
b(x+h)-
1
2
ax=
1
2
(b-a)x+
1
2
bh=
1
2
(a+b)h.
方法二:作AB的平行線MN分別交AD、BC于MN,過點(diǎn)A作BC的平行線AQ分別于MN、DC于PQ,則△AMP∽△ADQ.
設(shè)梯形AMNB的高為x,MN=y,
x
h
=
y-a
b-a
⇒y=a+
b-a
h
x,∴S梯形ABCD=
h
0
(a+
b-a
h
x)dx=(ax+
b-a
2h
x2
|
h
0
=ah+
b-a
2h
•h2=
1
2
(a+b)h.
再解下面的問題:
已知四棱臺ABCD-A′B′C′D′的上、下底面的面積分別是S1,S2(S1<S2),棱臺的高為h,類比以上兩種方法,分別求出棱臺的體積(棱錐的體積=
1
3
×底面積×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xí)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