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天津)如圖所示,A、B兩物塊疊放在一起,在粗糙的水平面上保持相對靜止地向右做勻減速直線運動,運動過程中B受到的摩擦力( 。
分析:整體法和隔離法是動力學問題常用的解題方法.
1、整體法:整體法是指對物理問題中的整個系統(tǒng)或整個過程進行分析、研究的方法.在力學中,就是把幾個物體視為一個整體,作為研究對象,受力分析時,只分析這一整體對象之外的物體對整體的作用力(外力),不考慮整體內(nèi)部之間的相互作用力(內(nèi)力).
整體法的優(yōu)點:通過整體法分析物理問題,可以弄清系統(tǒng)的整體受力情況和全過程的受力情況,從整體上揭示事物的本質和變體規(guī)律,從而避開了中間環(huán)節(jié)的繁瑣推算,能夠靈活地解決問題.通常在分析外力對系統(tǒng)的作用時,用整體法.
2、隔離法:隔離法是指對物理問題中的單個物體或單個過程進行分析、研究的方法.在力學中,就是把要分析的物體從相關的物體體系中隔離出來,作為研究對象,只分析該研究對象以外的物體對該對象的作用力,不考慮研究對象對其他物體的作用力.
隔離法的優(yōu)點:容易看清單個物體的受力情況或單個過程的運動情形,問題處理起來比較方便、簡單,便于初學者使用.在分析系統(tǒng)內(nèi)各物體(或一個物體的各個部分)間的相互作用時用隔離法.
本題中兩物體相對靜止,可以先用整體法,整體受重力、支持力和向后的摩擦力,根據(jù)牛頓第二定律先求出整體加速度,再隔離物體B分析,由于向前勻減速運動,加速度向后,故合力向后,對B物體受力分析,受重力、支持力和摩擦力作用,根據(jù)牛頓第二定律,可以求出靜摩擦力的大小.
解答:解:A、B兩物塊疊放在一起共同向右做勻減速直線運動,對A、B整體根據(jù)牛頓第二定律有
a=
μ(mA+mB)g
mA+mB
=μg

然后隔離B,根據(jù)牛頓第二定律有
fAB=mBa=μmBg 大小不變,
物體B做速度方向向右的勻減速運動,故而加速度方向向左,摩擦力向左;
故選A.
點評:對于連接體問題可以用整體法求加速度,用隔離法求解系統(tǒng)內(nèi)力!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2011?天津)如圖所示,兩根足夠長的光滑金屬導軌MN、PQ間距為l=0.5m,其電阻不計,兩導軌及其構成的平面均與水平面成30°角.完全相同的兩金屬棒ab、cd分別垂直導軌放置,每棒兩端都與導軌始終有良好接觸,已知兩棒的質量均為0.02kg,電阻均為R=0.1Ω,整個裝置處在垂直于導軌平面向上的勻強磁場中,磁感應強度為B=0.2T,棒ab在平行于導軌向上的力F作用下,沿導軌向上勻速運動,而棒cd恰好能保持靜止.取g=10m/s2,問:
(1)通過cd棒的電流I是多少,方向如何?
(2)棒ab受到的力F多大?
(3)棒cd每產(chǎn)生Q=0.1J的熱量,力F做的功W是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2011?天津)如圖所示,圓管構成的半圓形豎直軌道固定在水平地面上,軌道半徑為R,MN為直徑且與水平面垂直,直徑略小于圓管內(nèi)徑的小球A以某一初速度沖進軌道,到達半圓軌道最高點M時與靜止于該處的質量與A相同的小球B發(fā)生碰撞,碰后兩球粘在一起飛出軌道,落地點距N為2R.重力加速度為g,忽略圓管內(nèi)徑,空氣阻力及各處摩擦均不計,求:
(1)粘合后的兩球從飛出軌道到落地的時間t;
(2)小球A沖進軌道時速度v的大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2011?天津模擬)如圖所示,把長為L的導體棒置于豎直向下的勻強磁場中,磁場的磁感應強度為B,導體棒與磁場方向垂直,棒中通有電流I,則導體棒所受安培力的大小為
BIL
BIL
.為增大導體棒所受的安培力,可采用的方法是
增大電流
增大電流
(填一種方法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2011·天津河西區(qū))如右圖所示,勁度系數(shù)為k的輕彈簧,一端固定在一塊與水平面夾角為30°的粗糙長木板上,另一端連接一個質量為m的滑塊A,滑塊與木板的最大靜摩擦力為Ff.設滑塊與木板的最大靜摩擦力與其滑動摩擦力大小相等,且Ff<mg.

(1)如果保持滑塊在木板上靜止不動,彈簧的最小形變量為多大?

(2)若在滑塊A上再固定一個同樣的滑塊B,兩滑塊構成的整體沿木板向下運動,當彈簧的形變量仍為(1)中所求的最小值時,其加速度為多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