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高中物理 > 題目詳情

【題目】如圖所示,O、M、N為豎直放置的光滑細桿上的三個點,A、B兩點與O點處于同一水平線上,且OM=ON=OA=OB=0. 4m.質量為m=0. 3kg的圓環(huán)穿在細桿上,兩根完全相同、原長均為L=0. 4m的輕質彈簧,一端與圓環(huán)相連,另一端分別固定在A、B兩點.現將圓環(huán)沿桿拉至M點由靜止釋放,當圓環(huán)下滑到P點時速度最大,己知OP=0. 3m,整個過程中彈簧都在彈性限度內,重力加速度g=l0m/s2.求:

(1)彈簧的勁度系數k;

(2)圓環(huán)經過N點時的速率v的大。

【答案】(1)25N/m (2)4m/s

【解析】

(1)圓環(huán)下滑到P點時速度最大,說明P點時圓環(huán)所受合力為零,對圓環(huán)在P點時受力分析,由平衡條件可得彈簧的勁度系數;

(2)圓環(huán)經過N點時彈簧的長度與圓環(huán)在M點一樣,則從MN過程,彈簧彈力不做功,對此過程應用動能定理可得圓環(huán)經過N點時的速率。

(1)圓環(huán)下滑到P點時速度最大,說明P點時圓環(huán)所受合力為零,設輕質彈簧的勁度系數為,彈簧的伸長量為,彈簧與豎直方向夾角為

P點豎直方向由力的平衡可得:

由幾何關系得:、

聯立可得:

(2)圓環(huán)經過N點時彈簧的長度與圓環(huán)在M點一樣,則從MN過程,彈簧彈力不做功,設圓環(huán)經過N點時的速率為v

對此過程應用動能定理可得:

解得: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在驗證牛頓第二定律實驗中,小車及車中砝碼的質量用M表示,桶及桶中砝碼的質量用m表示,小車的加速度可由小車后拖動的紙帶通過打點計時器打出的點計算出。

(1)某組同學用如圖甲所示裝置,采用控制變量的方法,來研究M不變的情況下,小車的加速度a與小車受到的力的關系。下列操作不正確的是_____

①首先要平衡摩擦力,使小車受到的合力就是細繩對小車的拉力

②平衡摩擦力的方法就是,在塑料小桶中添加砝碼,使小車能勻速滑動

③每次改變拉小車的拉力后都需要重新平衡摩擦力

④實驗中通過在塑料桶中增加砝碼來改變小車受到的拉力

⑤實驗中將小車靠近打點計時器,然后先放小車,再開打點計時器的開關

(2)該同學得到如圖乙所示的紙帶,A、B、C、D、E、F、G是紙帶上7個連續(xù)的點。相鄰兩點間的時間0.02s由此可算出小車的加速度a=_____。

(3)該同學測得小車質量M一定時,aF的數據資料如下表所示。根據表中數據,在右圖坐標系中描點畫出圖丙a=F圖象:根據圖象可以得出結論:_____。

a/(m/s2

1.98

4.06

5.95

8.12

F/N

1.00

2.00

3.00

4.0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所示,小車與木箱緊挨著靜放在光滑的水平冰面上,現有一男孩站在小車上用力向右迅速推出木箱,關于上述過程,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 木箱的動量增量與男孩、小車的總動量增量相同

B. 小車與木箱組成的系統(tǒng)動量守恒

C. 男孩、小車與木箱三者組成的系統(tǒng)動量守恒

D. 男孩和木箱組成的系統(tǒng)動量守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物塊的質量m=1.0kg,在一豎直向上的恒力F作用下以初速度vo = l0m/s開始豎直向上運動,該過程中物塊速度的平方v2隨路程x變化的關系圖象如圖所示,已知g = l0m/s2,物塊在運動過程中受到與運動方向相反且大小恒定的阻力,下列選項中正確的是

A. 恒力F大小為7N

B. t=l s時刻,物體運動開始反向

C. 2秒末~3秒末內物塊做勻加速運動

D. 在物塊運動路程為13m過程中,重力勢能增加130J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所示,QB段為一半徑為R=1 m的光滑圓弧軌道,AQ段為一長度為L=1 m的粗糙水平軌道,兩軌道相切于Q點,Q在圓心O的正下方,整個軌道位于同一豎直平面內。物塊P的質量為m=1 kg(可視為質點),PAQ間的動摩擦因數μ=0.1,若物塊P以速度v0A點滑上水平軌道,到C點后又返回A點時恰好靜止。(g=10 m/s2)求:

(1)v0的大。

(2)物塊P第一次剛通過Q點時對圓弧軌道的壓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動物園的水平地面上放著一個質量為M的籠子,籠內有一只質量為m的猴子。當猴子以某一加速度沿豎直柱子加速向上爬時,籠子對地面的壓力為F1;當猴子以同樣大小的加速度沿豎直柱子加速下滑時,籠子對地面的壓力為F2,如圖所示。關于F1F2的大小,下列關系中正確的是

A. F1>(M+m)g,F2<(M+m)g

B. F1=F2>(M+m)g

C. F1>F2>(M+m)g

D. F1<(M+m)g,F2>(M+m)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所示的位移 s 時間 t 圖象和速度 v 時間 t 圖象中,給出四條曲線1、2 、3 、4 分別代 表四個不同物體的運動情況,關于它們的物理意義,下列描述正確的是

A. 圖線1 表示物體做曲線運動

B. s t 圖象中 t1 時刻 v1 v2

C. v t 圖象中 0 t3 時間內 3 4 的平均速度大小不相等

D. 兩圖象中, t2t4 時刻分別表示 2 、4 開始反向運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a光經過某干涉儀形成的光的干涉圖樣如圖甲所示,若只將a光換成b光照射同一干涉儀,形成的光的干涉圖樣如圖乙所示。則下述正確的是( 。

A. a光光子的能量較大

B. 在水中a光傳播的速度較大

C. 若用a光照射某金屬時不能發(fā)生光電效應,則用b光照射該金屬時也不能發(fā)生光電效應

D. a光是氫原子從n=3的能級向n=2的能級躍遷時產生的,則b光可能是氫原子從n=4的能級向n=2的能級躍遷時產生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一光電管的陰極用極限波長λ0=5.0×10-7m的鈉制成。用波長λ=3.0×10-7m的紫外線照射陰極,光電管陽極A和陰極K之間的電勢差U =2.1V,光電流的飽和值I =0.56mA。

(l)求每秒內由K極發(fā)射的電子數。

(2)求電子到達A極時的最大動能。

(3)如果電勢差U不變,而照射光的強度增到原值的3倍,此時電子到達A極時的最大動能是多少?(普朗克恒量h=6.63×10-34J·s,電子的電量e=1.6×10-19C)。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