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高中物理 > 題目詳情
某同學家住碼頭采砂場,每天看到黃沙從卷揚機上落下自由堆積形成圓錐體,如圖所示,于是他選擇了“顆粒狀物體自由堆積的規(guī)律”課題進行課外研究。研究發(fā)現(xiàn)顆粒狀物體(如砂子、小石子、大米等)自由堆積起來的圓錐體(圓錐體定形后,如果繼續(xù)增加顆粒狀物體,它們將從圓錐體表面上勻速滾下)高度與底面半徑比值是定值,即圓錐形狀只與材料有關,與漏斗高度無關。他測得黃砂自由堆積成圓錐體底面圓周長為12.56m,圓錐體高1.5m,請你根據以上數據計算黃砂的動摩擦因數=        。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不詳 題型:計算題

如圖所示,質量M=4kg的木板長L=1.4m,靜止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其水平頂面右端靜置一個質量m=1kg的小滑塊(可視為質點),小滑塊與板間的動摩擦因數μ=0.4(g取10m/s2)今用水平力F=28N向右拉木板,使滑塊能從木板上掉下來。求:
(1)撤去F前,木板和小滑塊的加速度各為多少?
(2)力F作用的最短時間為多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不詳 題型:單選題

近年我國高速鐵路技術得到飛速發(fā)展,武廣高鐵創(chuàng)造了世界最高營運時速的記錄.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減少路軌阻力,有利于提高列車最高時速
B.當列車保持最高時速行駛時,其牽引力與阻力大小相等
C.列車的最高時速取決于其最大功率、阻力及相關技術
D.將列車車頭做成流線形,減小空氣阻力,有利于提高列車功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不詳 題型:計算題

一宇航員抵達一半徑為R的星球表面后,為了測定該星球的質量,做了如下的實驗:取一根細線穿過光滑的細直管,細線一端拴一質量為m的砝碼,另一端連接在一固定的測力計上,手握細直管掄動砝碼,使砝碼在同一豎直平面內作完整的圓周運動,停止掄動并穩(wěn)定細直管后,砝碼仍可繼續(xù)在一豎直面內作完整的圓周運動,如圖所示.此時觀察測力計得到當砝碼運動到圓周的最低點和最高點兩位置時測力計的讀數差為⊿F,已知引力常量為G.試根據題中所給條件和測量結果,求:(忽略彈簧的伸長變化)

⑴該星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g
⑵該星球的質量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不詳 題型:計算題

(7分)質量為m=10kg的物體A在水平推力F=100N力的作用下,從靜止開始做勻加速直線運動,已知A與地面的動摩擦因素為=0.2,g=10米/秒。。求:
(1)物體A的加速度
(2)若外力只作用1s鐘,求A從靜止開始到最后靜止的位移共為多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不詳 題型:單選題

一個內壁光滑的四角呈圓弧狀的長方形管腔,放在豎直平面內,兩個小球甲和乙同時自管口A放入,分別由路徑ADC和ABC自由滑下,小球在對應邊上的加速度大小相等,若B、D兩點等高,即小球在B、C兩點的速率相等,到達c點的速率也相等,則誰先到達底部(       )

A.甲球先到,               B.乙球先到,
C.兩球同時到達,           D.無法確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不詳 題型:單選題

2008年8月18日,在北京奧運會上,何雯娜為我國奪得了奧運歷史上首枚蹦床金牌。假設在比賽時她僅在豎直方向運動,通過傳感器繪制出蹦床面與運動員間的彈力隨時間變化規(guī)律的曲線如圖所示。重力加速度g已知,依據圖象給出的信息,能求出何雯娜在蹦床運動中的物理量有(    )
A.質量B.運動穩(wěn)定后,離開彈簧床后上升的最大高度
C.最大加速度D.運動穩(wěn)定后,最低點到最高點的距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不詳 題型:單選題

質量為m1和m2的兩個物體,由靜止從同一高度下降,運動中所受空氣阻力分別是f1和f2 ,如果物體m1先落到地面,那是因為                                                                                                     (   )
A.m1>m2B.f1<f2
C.D.以上說法均不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不詳 題型:單選題

2008年奧運會在北京的成功舉行,推動了全民健身運動的蓬勃發(fā)展。體重為m=50kg的小芳在一次校運會上,最后一次以背越式成功地跳過了1.80米的高度,成為高三組跳高冠軍。忽略空氣阻力,g取10m/s2。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小芳下降過程處于失重狀態(tài)B.小芳起跳以后在上升過程處于超重狀態(tài)
C.小芳起跳時地面對他的支持力大于他的重力D.小芳在下落過程中不受重力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