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如圖所示,一個絕緣圓環(huán),當(dāng)它的$\frac{1}{4}$均勻帶電且電荷量為+q時,圓心O處的電場強度大小為E,現(xiàn)使半圓ABC均勻帶電+2q,而另一半圓ADC均勻帶電-2q,則圓心O處的電場強度的大小和方向為( 。
A.2$\sqrt{2}$E方向由O指向DB.4E方向由O指向DC.2$\sqrt{2}$E方向由O指向BD.0

分析 根據(jù)題意:當(dāng)它的$\frac{1}{4}$均勻帶電,電荷量為+q時,圓心O處的電場強度大小為E,結(jié)合矢量合成法則,及正、負電荷在O點電場強度方向,即可求解.

解答 解:當(dāng)圓環(huán)的$\frac{1}{4}$均勻帶電,電荷量為+q時,圓心O處的電場強度大小為E,
由如圖所示的矢量合成可得,當(dāng)半圓ABC的帶電+2q,在圓心處的電場強度大小為$\sqrt{2}$E,方向由B到D;當(dāng)另一半圓ADC均勻帶電-2q,同理,在圓心處的電場強度大小為$\sqrt{2}$E,方向由O到D;
根據(jù)矢量的合成法則,則有:圓心O處的電強度的大小為2$\sqrt{2}$E,方向由O到D;
故選:A

點評 考查矢量的合成法則,掌握圓環(huán)帶電對O點的電場強度,等效成若干個點電荷產(chǎn)生的電場強度,是解題的關(guān)鍵.

練習(xí)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xí)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2.關(guān)于點電荷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真正的點電荷是不存在
B.點電荷是一種理想化的物理模型
C.小的帶電體就是點電荷
D.形狀和大小對所研究的問題的影響可以忽略不計的帶電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1.如圖所示為光敏電阻自動計數(shù)器的示意圖,其中R1為光敏電阻,R2為定值電阻,此光電計數(shù)器的基本工作原理是( 。
A.當(dāng)有光照射R1時,信號處理系統(tǒng)獲得高電壓
B.當(dāng)有光照射R1時,信號處理系統(tǒng)獲得低電壓
C.信號處理系統(tǒng)每獲得一次低電壓就計數(shù)一次
D.信號處理系統(tǒng)每獲得一次高電壓就計數(shù)一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8.對于一定質(zhì)量的氣體 經(jīng)歷一緩慢的絕熱膨脹過程,設(shè)氣體分子間的勢能不計,則在此過程中( 。
A.氣體密度變大
B.氣體壓強保持不變
C.氣體對外界做功,氣體分子的平均動能減少
D.外界對氣體做功,氣體分子的平均動能增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5.如圖所示,小船從河岸上M處開出后沿直線MN到達對岸,若MN與河岸成37°角,水流速度為5m/s,則船從M點開出的最小速度為( 。
A.3m/sB.4m/sC.5m/sD.3.75m/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5.如圖所示,A、B兩物體疊放在一起,用手托住,讓它們靜止靠在墻邊,然后釋放,它們同時沿豎直墻面下滑,已知MA>MB,則物體B( 。
A.只受一個重力B.受到重力、彈力、摩擦力各一個
C.受到重力、摩擦力各一個D.受到重力、摩擦力各一個,彈力兩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2.礦井里的升降機,由靜止開始勻加速上升,經(jīng)過5s鐘速度達到6m/s后,又以這個速度勻速上升10s,然后勻減速上升,經(jīng)過10s恰好停在井口,求減速運動的加速度和礦井的深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9.自行車是很普及的代步工具,不論它的品牌如何,從自行車的結(jié)構(gòu)和使用上來看,它涉及許多物理知識,下列對其認(rèn)識錯誤的是( 。
A.自行車輪胎、車把套、腳踏板以及剎車處均刻有花紋,并且都使用動摩擦因數(shù)大的材料,增大了摩擦力
B.車軸處經(jīng)常涂一些潤滑油,以減小接觸面粗糙程度來減小摩擦力
C.剎車時,用力捏緊車閘,以增大剎車塊與車圈之間的壓力,從而增大摩擦力
D.車軸處一般有滾珠,變滾動摩擦為滑動摩擦來減小摩擦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0.物體先做初速度為零的勻加速運動,加速度為a1,當(dāng)速度達到v時,改為以a2做勻減速運動直至速度為零,在加速和減速過程中,物體的位移和所用時間分別為s1、t1和s2、t2.下列式子不成立的是( 。
A.$\frac{{s}_{1}}{{s}_{2}}$=$\frac{{t}_{1}}{{t}_{2}}$B.$\frac{{s}_{1}}{{t}_{1}}$=$\frac{{s}_{2}}{{t}_{2}}$=$\frac{{s}_{1}+{s}_{2}}{{t}_{1}+{t}_{2}}$
C.$\frac{{a}_{1}}{{a}_{2}}$=$\frac{{t}_{1}}{{t}_{2}}$D.v=$\frac{2({s}_{1}+{s}_{2})}{{t}_{1}+{t}_{2}}$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xí)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