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兩個小鐵塊,質(zhì)量分別為=0.2kg、=0.6kg,用細線系住并壓縮一個輕質(zhì)彈簧,鐵塊與左側(cè)墻的距離是8.0m(如圖).現(xiàn)將細線燒斷,小鐵塊在彈簧彈力作用下,沿垂直于墻的直線反向運動,鐵塊與水平地面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μ=0.1.m1與墻相碰后返回追,當m1追及時,恰好停止運動.不計與墻碰撞中的動能損失及碰撞時間,求

(1)鐵塊停止的地點;
(2)彈簧壓縮時的彈性勢能.

(1)停在距墻 10m處    ,(2)4.8J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不詳 題型:問答題

(10分)如圖所示, 小滑塊A(可視為質(zhì)點)疊放在長L= 0.52的平板B左端, B放在水平面上, A、B兩物體通過一個動滑輪相連, 動滑輪固定在墻上, 滑輪的質(zhì)量及摩擦不計, A的質(zhì)量 =1.0kg , B的質(zhì)量 = 3.0kg , A、B之間及B與水平面的動摩擦因數(shù)m= 0.25, 現(xiàn)用一個水平向左的恒力FB, 經(jīng)t= 2.0s后A滑離B, 求拉力F的大小. (取g =10m/s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不詳 題型:問答題


物體在高為h,傾角為45°的粗糙斜面上自靜止開始滑下,它滑到底端的速度是物體由h高處自由落下速度的0.8倍,求物體和斜面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不詳 題型:問答題

相隔一定距離的A,B兩球質(zhì)量相等,假定它們之間存在恒定的斥力作用.原來兩球被按住,處在靜止狀態(tài).現(xiàn)突然松開兩球,同時給A球以速度v0,使之沿兩球連線射向B球,B球初速為零.若兩球間的距離從最小值(兩球未接觸)到剛恢復到原始值所經(jīng)歷的時間為t0.求B球在斥力作用下的加速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不詳 題型:單選題

如圖所示,傳送帶以恒定速率順時針運行。將物體輕放在傳送帶底端,第一階段物體被加速,第二階段物體做勻速運動到達傳送帶頂端。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第一階段摩擦力對物體做正功,第二階段摩擦力對物體不做功
B.第一階段摩擦力對物體做的功等于第一階段物體動能的增加
C.全過程摩擦力對物體做的功等于全過程物體機械能的增加
D.第一階段物體和傳送帶間的摩擦生熱等于第一階段物體動能的增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不詳 題型:問答題

如圖所示,小車的質(zhì)量為M=3kg,車的上表面左端為光滑圓弧BC,右端為水平粗糙平面AB,二者相切于B點,AB的長為,一質(zhì)量為的小物塊,放在車的最右端,小物塊與車之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車和小物塊一起以的速度在光滑水平面上勻速向左運動,小車撞墻后瞬間速度變?yōu)榱,但未與墻粘連。g取,求:
(1)小物塊沿圓弧上升的最大高度;
(2)小物塊再次回到B點時的速度大。
(3)小物塊從最高點返回后與車的速度相同時,小物塊距B端多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不詳 題型:問答題

一質(zhì)量為2kg的物體沿傾角為30°的斜面從底端以初速度3m/s沿斜面向上滑去,滑至最高點后又返回,返回到底端時速度是1m/s,取重力加速度g=10m/s2,則物體上滑的最大高度為______m;物體與斜面間的摩擦因數(shù)μ為______,上升過程產(chǎn)生的內(nèi)能為______J;返回低端瞬間的熱功率為______W.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不詳 題型:單選題

如圖所示,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有質(zhì)量相等的木塊A、B,木塊A以速度v前進,木塊B靜止,當A碰到B左側(cè)所固定的彈簧時(不計彈簧質(zhì)量),則( )

A.當彈簧壓縮量最大時木塊A減少的動能最多,A的速度減少v/2
B.當彈簧壓縮量最大時整個系統(tǒng)減少的動能最多,木塊A的速度減少v/2
C.當彈簧由壓縮恢復至原長時木塊A減少的動能最多,A的速度減少v
D.當彈簧由壓縮恢復至原長時整個系統(tǒng)不減少動能,木塊A的速度也不減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不詳 題型:問答題

一個身高 2m 的跳高運動員在地球上起跳后身體橫著越過橫桿 , 跳高記錄是 2m 。若 該運動員在月球上 , 起跳離地時豎直向上的速度與在地球上相同 , 把離地后的運動員看做質(zhì)點 時 , 跳高記錄估計可達多高 ( 結(jié)果保留至整數(shù)米 )? 運動員重心近似認為在身高的中點。月球 密度約為地球密度的 0.6, 月球半徑約為地球半徑的 0.27, 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 g 取 1Om/s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