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0月科學家發(fā)現(xiàn)了最熱、最快的行星(WAPS-12b),溫度高達2250℃,它圍繞恒星運轉一周只需要一天,它距自己恒星的距離大約是地球距離太陽距離的
1
40
.根據(jù)上述數(shù)據(jù),可求得(  )
A.行星與地球的質量之比
B.行星所圍繞的恒星質量與太陽的質量之比
C.行星的第一宇宙速度與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之比
D.行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與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之比
根據(jù)G
Mm
r2
=mr(
T
)2
,解得M=
4π2r3
GT2
.知中心天體的質量與軌道半徑和公轉周期有關,知道行星繞恒星的周期以及地球的公轉周期,知道行星距自己恒星的距離與地球距離太陽距離比,可以求出行星所圍繞的恒星質量與太陽的質量之比.行星和地球是環(huán)繞天體,無法求出它們的質量比,無法求出它們的第一宇宙速度之比和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之比.故B正確,A、C、D錯誤.
故選B.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2008?永州二模)2007年10月24日,我國發(fā)射了第一顆探月衛(wèi)星--“嫦娥一號”,嫦娥一號發(fā)射后經多次變軌,最終進入距月面h=200km的工作軌道繞月球做勻速圓周運動,開始進行科學探測活動.設月球半徑為R,月球表面的月球重力加速度為g,萬有引力常量為G,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2008年9月25日21時10分“神舟”七號載人飛船發(fā)射升空,進入預定軌道繞地球自西向東作勻速圓周運動,運行軌道距地面343km.在此圓軌道上飛船運行周期約為90分鐘.繞行過程中,宇航員進行了一系列科學實驗,實現(xiàn)了我國宇宙航行的首次太空行走.在返回過程中,9月28日17時30分返回艙主降落傘打開,17時38分安全著陸.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2008年9月25日21時10分“神舟七號”載人飛船發(fā)射升空,進入預定軌道繞地球自西向東作勻速圓周運動,運行軌道距地面343km.繞行過程中,宇航員進行了一系列科學實驗,實現(xiàn)了我國宇宙航行的首次太空行走.在返回過程中,9月28日17時30分返回艙主降落傘打開,17時38分安全著陸.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飛船做圓周運動的圓心與地心重合B、載人飛船軌道高度小于地球同步衛(wèi)星的軌道高度C、載人飛船繞地球作勻速圓周運動的速度略大于第一宇宙速度7.9km/sD、宇航員在飛船中繞地球做勻速圓周運動時處于完全失重狀態(tài)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2008年9月25日21時10分“神舟七號”載人飛船發(fā)射升空,進人預定軌道繞地球自西向東作勻速圓周運動,運行軌道距地面343Km.繞行過程中,宇航員進行了一系列科學實驗,實現(xiàn)了我國宇宙航行的首次太空行走.在返回過程中,9月28日17時30分返回艙主降落傘打開,17時38分安全著陸.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A.飛船做圓周運動的圓心與地心重合

    B.載人飛船軌道高度小于地球同步衛(wèi)星的軌道高度

    C.載人飛船繞地球作勻速圓周運動的速度略大于第一宇宙速度7.9km/s

    D.在返回艙降落傘打開后至著地前宇航員處于失重狀態(tài)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新課標)2009-2010學年度高三上學期物理單元測試4-曲線運動、萬有引力 題型:選擇題

 2008年9月25日21時10分“神舟七號”載人飛船發(fā)射升空,進人預定軌道繞地球自西向東作勻速圓周運動,運行軌道距地面343Km.繞行過程中,宇航員進行了一系列科學實驗,實現(xiàn)了我國宇宙航行的首次太空行走.在返回過程中,9月28日17時30分返回艙主降落傘打開,17時38分安全著陸.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A.飛船做圓周運動的圓心與地心重合

    B.載人飛船軌道高度小于地球同步衛(wèi)星的軌道高度

    C.載人飛船繞地球作勻速圓周運動的速度略大于第一宇宙速度7.9km/s

    D.在返回艙降落傘打開后至著地前宇航員處于失重狀態(tài)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