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甲用力把乙推倒,說明只是甲對乙有力的作用,乙對甲沒有力的作用
B.只有有生命或有動力的物體才會施力,無生命或無動力的物體只會受到力,不會施力
C.任何一個物體,一定既是受力物體,也是施力物體
D.在力的圖示法中,線段長短與對應(yīng)力的大小無關(guān)

分析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是同種性質(zhì)的力,它們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同時產(chǎn)生同時消失,同時發(fā)生變化,互為施力物體和受力物體.兩個物體不接觸也可以產(chǎn)生力的作用.

解答 解:A、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甲用力把乙推倒,甲對乙有力的作用,乙對甲也有力的作用,故A錯誤.
B、力是一個物體對另一個物體的作用,不管有生命或有動力的物體,還是無生命或無動力的物體都可以是施力物體,也可以是受力物體,故B錯誤.
C、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在作用力是施力物體時,在反作用力一定是受力物體,故C正確.
D、力的示意圖只要表示力的相對大小,線段長短可以與對應(yīng)力的大小不成正比,故D錯誤.
故選:C

點評 掌握了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關(guān)系:明確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是同種性質(zhì)的力,它們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同時產(chǎn)生同時消失,同時發(fā)生變化,互為施力物體和受力物體.

練習(xí)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xí)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8.如圖所示,不帶電的枕形導(dǎo)體的A、B兩端各貼有一對金箔.當(dāng)枕形導(dǎo)體的A端靠近一帶電導(dǎo)體C時,以下說法錯誤的是( 。
A.A端金箔張開,B端金箔閉合
B.用手觸枕形導(dǎo)體B端時,A端金箔仍張開,B端金箔閉合
C.用手觸枕形導(dǎo)體后,先后將手和C都移走,兩對金箔均張開
D.選項C中兩對金箔帶同種電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題

19.某同學(xué)在做“探究小車速度隨時間變化的規(guī)律”的實驗時,打點計時器所用電源的頻率是50Hz,在實驗中得到一條點跡清晰的紙帶,他把某一點記作O,再每5個點選一個測量點,分別標(biāo)以A、B、C、D、E和F,如圖1所示.

(1)如果測得C、D兩點相距2.70cm,D、E兩點相距2.90cm,則在打D點時小車的速度是0.28m/s.如果學(xué)生錯用60Hz的交流電源,則算出D點的速度值比真實值偏。ㄌ畲蠡蛐。
(2)該同學(xué)分別算出打各點時小車的速度,然后根據(jù)數(shù)據(jù)在v-t坐標(biāo)系中描點(如圖2所示),由此可求得小車的加速度a=5m/s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6.物體從O點出發(fā),沿水平直線運動,取向右的方向為運動的正方向,其v-t圖象如圖所示,則物體在最初的4S內(nèi)( 。
①物體始終向右運動
②物體做勻變直線運動,加速度方向始終向右
③前2S內(nèi)物體在O點的左邊,后2S內(nèi)在O點的右邊
④t=2s時刻,物體與O點的距離最遠(yuǎn).
A.①③B.②③C.②④D.②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3.如圖所示,傳送帶與地面成夾角θ=37°,以10m/s的速度逆時針轉(zhuǎn)動,在傳送帶上端輕輕地放一個質(zhì)量m=0.5kg的物體,它與傳送帶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μ=0.5,已知傳達(dá)帶從A→B的長度L=16m,則
(1)物體從A到B需要的時間為多少?
(2)到達(dá)B點的速度是多少?
(3)該過程因摩擦生熱多少?
(4)若傳送帶靜止,物體由A到B的時間是多少?
(5)若傳送帶以10m/s的速度順時針轉(zhuǎn)動,物體由A到B的時間是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3.一宇宙飛船繞地球做勻速圓周運動,飛船原來的線速度是v1,周期是T1,機(jī)械能是E1,假設(shè)在某時刻它向后噴氣做加速運動后,進(jìn)入新軌道做勻速圓周運動,運動的線速度是v2,周期是T2,機(jī)械能是E2.則( 。
A.v1>v2T1>T2E1>E2B.v1>v2T1<T2E1<E2C.v1<v2T1>T2E1=E2D.v1<v2T1<T2E1<E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3.如圖所示,正方形虛線框內(nèi)存在著沿紙面方向的勻強(qiáng)電場(圖中未畫出),一電子只在電場力作用下,從M點以速度v0垂直于bc邊射入電場,從Q點以速度2v0垂直cd邊飛出電場,且bM=dQ,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電子從M點運動到Q點的過程中電場力先做負(fù)功后做正功
B.電子從M點到Q點做勻變速運動
C.電場的方向是從c指向d
D.M點的電勢與a點的電勢可能相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題

20.某實驗小組用如圖1所示的實驗裝置測量滑塊與長木板之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表面粗糙、一端裝有定滑輪的長木板放在水平實驗臺上,長木板上有一滑塊,滑塊右側(cè)固定一個輕小動滑輪,鉤碼和彈簧測力計通過繞在動滑輪上的輕細(xì)繩相連.放開鉤碼,滑塊在長木板上做勻加速直線運動.(忽略繩與滑輪間的摩擦)

(1)放開鉤碼,滑塊加速運動,讀出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F,處理紙帶,得到滑塊運動的加速度a;改變鉤碼的個數(shù),重復(fù)實驗,以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F為縱軸,得到的圖象是縱軸截距等于b的一條傾斜直線,如圖2所示;已知滑塊和輕小動滑輪的總質(zhì)量為m,重力加速度為g.則滑塊和長木板之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μ=$\frac{2b}{mg}$.
(2)在某次實驗中,用天平稱出滑塊(含動滑輪)的質(zhì)量為m=1kg,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F=4N時,某同學(xué)得到一條紙帶,如圖3所示,每隔三個計時點取一個計數(shù)點,即為圖中0、1、2、3、4、5、6點.測得相鄰兩個計數(shù)點間的距離為s1=0.96cm,s2=2.88cm,s3=4.80cm,s4=6.72cm,s5=8.64cm,s6=10.56cm,打點計時器的電源頻率為50Hz,已知當(dāng)?shù)刂亓铀俣葹?.8m/s2,則滑塊運動的加速度a=3.0m/s2,滑塊和長木板之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μ=0.51.(保留兩位有效數(shù)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半徑為R的球形物體固定在水平地面上,球心正上方有一光滑的小滑輪,滑輪到球面B的距離為h,輕繩的一端系一小球,靠放在半球上的A點,另一端繞過定滑輪后用力拉住,使小球靜止,如圖所示,現(xiàn)緩慢地拉繩,在使小球由A到B的過程中,半球?qū)π∏虻闹С至和繩對小球的拉力T的大小變化的情況是( 。
A.N不變,T變小B.N不變,T先變大后變小
C.N變小,T先變小后變大D.N變大,T變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xí)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