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圖11-3-17所示,在y<0的區(qū)域內(nèi)存在勻強磁場,磁場方向垂直于xoy平面并指向紙面外,磁感應強度為B,一帶正電的粒子以速度V0從O點射入磁場,入射方向在xoy平面內(nèi),與x軸正方向的夾角為θ,若粒子射出磁場的位置與O點的距離為L,求該粒子的電量和質(zhì)量之比(比荷)q/m.


解析:

如圖所示,帶正電粒子在磁場中勻速圓周運動而從x軸上的A點射出,半徑O1O和O1A分別與入射的初速度和出射的末速度垂直,由平面幾何知識可以判斷:其中∠OO1A=2θ,則∠OO1D=θ,所以圓周運動的半徑為,由半徑公式,可得比荷為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關于“探究物體的加速度與力、質(zhì)量三者之間的關系”的實驗,回答下列問題:
(1)實驗中砂桶及沙的總質(zhì)量m和小車與砝碼的總質(zhì)量M間必須滿足
m<<M
m<<M
,電磁打點計時器應接在
交流
交流
電源上,每相鄰兩點間的時間間隔為
0.02
0.02
s.
(2)以下操作正確的是
BC
BC

A.平衡摩擦力時,應將砂桶及沙用細繩通過定滑輪系在小車上
B.平衡摩擦力時,小車應該做勻速直線運動
C.每次改變小車的質(zhì)量時,不需要重新平衡摩擦力
D.實驗時,應先放開小車,后接通電源.
(3)當保持力F不變時,為了更直接地反映小車與砝碼的加速度a與小車與砝碼的總質(zhì)量M的關系,往往用a-1/M關系圖象表示出來.如果a-1/M圖象是通過坐標原點的一條直線,則說明
a與M 成反比
a與M 成反比

(4)圖(a),甲同學根據(jù)測量數(shù)據(jù)畫出的a-F圖象,圖象表明實驗中出現(xiàn)的問題是
沒有平衡摩擦力或平衡摩擦力不徹底
沒有平衡摩擦力或平衡摩擦力不徹底
如何解決這個問題:
將木板傾斜平衡摩擦力或?qū)A角調(diào)大一些
將木板傾斜平衡摩擦力或?qū)A角調(diào)大一些

(5)乙、丙同學用同一裝置實驗,畫出了各自得到的a-F圖象如圖 (b)所示,說明兩個同學做實驗時的哪一個物理量取值不同?并比較其大小.
質(zhì)量,丙的質(zhì)量大于乙的質(zhì)量
質(zhì)量,丙的質(zhì)量大于乙的質(zhì)量


(6)如圖(c)是該實驗中打點計時器打出的紙帶,打點頻率50Hz.O點為打出的第一個點,A、B、C、D、E、F、G是計數(shù)點,每相鄰兩計數(shù)點間有4個點未標出,AB=11.0cm、BC=14.0cm、CD=17.0cm、DE=20.0cm、EF=23.0cm、FG=26.0cm,根據(jù)以上數(shù)據(jù)進行計算.物體的加速度是
3.0
3.0
m/s2,打F點時的速度是
2.45
2.45
m/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2012?盧灣區(qū)一模)某班級同學用如圖(a)所示的裝置驗證加速度a和力F、質(zhì)量m的關系.甲、乙兩輛小車放在傾斜軌道上,小車甲上固定一個力傳感器,小車乙上固定一個加速度傳感器(可以測量乙在任意時刻的加速度大。鞲衅骱托≤囈抑g用一根不可伸長的細線連接,在彈簧拉力的作用下兩輛小車一起開始運動,利用兩個傳感器可以采集記錄同一時刻小車乙受到的拉力和加速度的大小.
(1)下列關于實驗裝置和操作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BD
BD
(多選)
(A)軌道傾斜是為了平衡小車甲受到的摩擦力
(B)軌道傾斜是為了平衡小車乙受到的摩擦力
(C)實驗中,在小車乙向下運動的過程中均可采集數(shù)據(jù)
(D)實驗中,只能在小車乙加速運動的過程中采集數(shù)據(jù)
(2)四個實驗小組選用的小車乙(含力傳感器)的質(zhì)量分別為m1=0.5kg、m2=1.0kg、m3=1.5kg和m4=2.0kg,其中有三個小組已經(jīng)完成了a-F圖象,如圖(b)所示.最后一個小組的實驗數(shù)據(jù)如下表所示,請在圖(b)中完成該組的a-F圖線;
實驗次數(shù) 1 2 3 4 5 6
拉力F(N) 24.5 20.0 17.5 12.0 8.1 4.8
加速度a(m/s2 16.3 13.3 11.7 8.0 5.4 3.2
(3)在驗證了a和F的關系后,為了進一步驗證a和m的關系,可直接利用圖(b)的四條圖線收集數(shù)據(jù),然后作圖.請寫出具體的做法:
①如何收集數(shù)據(jù)?
在a-F圖象上做一條垂直于橫軸的直線,與四條圖線分別有個交點,記錄下四個交點的縱坐標a,分別與各圖線對應的m組成四組數(shù)據(jù).
在a-F圖象上做一條垂直于橫軸的直線,與四條圖線分別有個交點,記錄下四個交點的縱坐標a,分別與各圖線對應的m組成四組數(shù)據(jù).

②為了更直觀地驗證a和m的關系,建立的坐標系應以
加速度a
加速度a
為縱軸:以
質(zhì)量的倒數(shù)
1
m
質(zhì)量的倒數(shù)
1
m
為橫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在“動能與重力勢能的轉(zhuǎn)化和守恒”的實驗中,選出一條紙帶如圖2-3-5所示,其中O點為起始點,A、B、C為三個計數(shù)點,打點計時器通以50 Hz交變電流,用毫米刻度尺測得OA=11.13 cm, OB=17.69 cm, OC=25.9 cm.

圖2-3-5

(1)這三個數(shù)據(jù)中,不符合有效數(shù)字要求的是___________,應該寫成___________cm.

(2)在計數(shù)點A和B之間、B和C之間還各有一個點,重物的質(zhì)量為m kg.根據(jù)以上數(shù)據(jù)可知,當打點計時器打到B點時,重物的重力勢能比開始下落時減少了___________J;這時它的動能為___________J.(g取9.80 m/s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如圖11-3-17所示,在y<0的區(qū)域內(nèi)存在勻強磁場,磁場方向垂直于xoy平面并指向紙面外,磁感應強度為B,一帶正電的粒子以速度V0從O點射入磁場,入射方向在xoy平面內(nèi),與x軸正方向的夾角為θ,若粒子射出磁場的位置與O點的距離為L,求該粒子的電量和質(zhì)量之比(比荷)q/m.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