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高中物理 > 題目詳情
10.如圖所示,半徑R=0.40m的光滑半圓環(huán)軌道處于豎直平面內,半圓環(huán)與粗糙的水平地面相切于圓環(huán)的端點A.一質量m=0.10kg的小球,以初速度v0=7.0m/s在水平面上向左作加速度a=3.0m/s2的勻減速直線運動,運動4.0m后,沖上豎直半圓環(huán),最后小球落在C點.求:
(1)小球沖到最高點時對軌道的壓力.
(2)A、C間的距離(取重力加速度g=10m/s2).

分析 (1)對水平面上的運動過程進行分析,根據運動學公式可求得小球到達A點時的速度,再對AB過程根據機械能守恒定律可求得B點時的速度,再根據向心力公式即可求得小球沖到最高點時的壓力;
(2)小球由B點離開后做平拋運動,根據平拋運動的規(guī)律可求得AC間的距離.

解答 解:小球勻減速運動過程中,由運動學公式可得:
vA2-v02=2ax               ①
小球從A到B,由機械能守恒得:
$\frac{1}{2}$mvA2=2mgR+$\frac{1}{2}$mvB2          ②
聯立①②可得
vB=3m/s                    ③
小球在B點:
FN+mg=m$\frac{{v}_{B}^{2}}{R}$           ④
由牛頓第三定律得軌道受到的壓力
FN'=FN                  ⑤
解得:FN’=1.25N;
(2)小球從B點作平拋運動,有:
2R=$\frac{1}{2}$gt2
sAC=vBt
由④⑤得:sAC=1.2m
答:(1)小球沖到最高點時對軌道的壓力為1.25N;
(2)A、C間的距離為1.2m.

點評 本題綜合考查了機械能守恒定律、運動學公式以及向心力公式的應用,要注意正確分析物理過程,并做好受力分析,從而明確可以選用的物理規(guī)律,要注意在求出小球受力后,還要說明小球對軌道的作用力與小球受到的支持力間的關系.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0.水平桌面上覆蓋有玻璃板,玻璃板上放置一木塊,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木塊受到的彈力是由于木塊發(fā)生的彈性形變要恢復造成的
B.木塊對玻璃板的壓力與玻璃板對木塊的支持力從性質上來說都是彈力
C.木塊的重力就是木塊對玻璃板的壓力
D.木塊對玻璃板的壓力大小等于玻璃板對木塊的支持力大小,因此二者是一對平衡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題

1.在研究勻變速直線運動的實驗中,如圖所示為一次記錄小車運動情況的紙帶,圖中A、B、C、D、E為相鄰的計數點,相鄰計數點間的時間間隔T=0.2s.

(1)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BC
A.長木板不能側向傾斜,也不能一端高一端低
B.在釋放小車前,小車應停在靠近打點計時器處
C.應先接通電源,待打點計時器開始打點后再釋放小車
D.實驗開始前,必須平衡摩擦力
(2)根據紙帶可判定小車做勻加速直線 運動,加速度大小為3.15m/s2,D點速度的大小 vD=1.95 m/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18.如圖所示的裝置可以做許多力學實驗.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
A.用此裝置“研究勻變速直線運動”時,必須設法消除小車和滑軌間的摩擦阻力的影響
B.用此裝置探宄“加速度與力、質量的關系”實驗中,必須調整滑輪高度使連接小車的細線與滑軌平行
C.用此裝置探究“加速度與力、質量的關系”實驗中,每次增減小車上的砝碼改變質量時,必須重新調節(jié)木板的傾斜度
D.用此裝置做實驗時,應該先接通電源讓打點計時器正常打點后再釋放小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5.一宇航員到達半徑為R、密度均勻的某星球表面,做如下實驗:用不可伸長的輕繩拴一質量為m的小球,上端固定在O點,如圖甲所示,在最低點給小球某一初速度,使其繞O點的豎直面內做圓周運動,測得繩的拉力F大小隨時間t的變化規(guī)律如圖乙所示.F1=7F2,設R、m、引力常量G以及F1為已知量,忽略各種阻力.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
A.該星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為$\frac{{F}_{1}}{7m}$B.衛(wèi)星繞該星球的第一宇宙速度為$\sqrt{\frac{Gm}{R}}$
C.星球的質量為$\frac{{F}_{1}{R}^{2}}{7Gm}$D.小球在最高點的速度為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計算題

15.如圖所示,在光滑水平長直軌道上有A、B兩個小絕緣體,它們之間有一根長為L的輕質軟線相連接(圖中未畫出細線).A帶有正電荷,電量為q,質量為m,B不帶電.空間存在著方向向右的勻強電場,場強大小為E.開始時用外力把A與B靠在一起,并保持靜止.某時刻撤去外力,A將開始向右運動.求:
(1)繩子第一次繃緊前瞬間A物理的速度v0;
(2)在繩子繃緊瞬間兩物體間將發(fā)生時間極短的相互作用,使A的速度變?yōu)樵瓉淼?\frac{{v}_{0}}{3}$,方向向左,B的速度也為$\frac{{v}_{0}}{3}$,方向向右.設整個過程中A的帶電量都保持不變.從B開始運動后到細線第二次被繃緊前的過程中,AB的最小間距為多少?
(3)從B開始運動到繩子第二次被繃緊瞬間B的位移的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利用傳感器與計算機結合,可以繪制出物體運動的圖象.張莉同學在一次實驗中得到一沿平直軌道運動小車的位移s-t圖象如圖5所示,其中O~l0s商圖象是拋物線,由此圖象可知:(  )
A.小車在0~20s運動方向不變
B.小車在20s~30g內做勻加速直線運動
C.小車在20s~40s內平均速率為零
D.小車在0~l0s內做勻加速直線運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9.關于閉合電路(電源內阻不能忽略),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閉合電路中,電流總是從電勢高的地方流向電勢低的地方
B.閉合電路中,電源的路端電壓越大,電源的輸出功率就越大
C.閉合電路中,外電阻越大,電源的路端電壓就越大
D.閉合電路中,電流越大,電源的路端電壓就越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計算題

20.如圖甲所示,水平地面上有一靜止平板車,車上放一物塊,物塊與平板車表面間的動摩擦因數為0.2,t=0時,車受水平外力作用開始沿水平面做直線運動,其v-t圖象如圖乙所示,t=12s后車靜止不動.平板車足夠長,物塊不會從車上掉下,g取10m/s2. 求物塊最終停在小車上的位置距最初釋放點之間的距離.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