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圖,MN是勻強磁場中的一塊薄金屬板,帶電粒子(不計重力)在勻強磁場中運動并穿過金屬板,虛線表示其運動軌跡,由圖知

A. 粒子帶負電

B. 粒子運動方向是abcde

C. 粒子運動方向是edcba

D. 粒子在上半周所用時間比下半周所用時間長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2016-2017學年廣西欽州市欽州港區(qū)高一12月月考物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如圖所示,質(zhì)量為m的小圓板與輕彈簧相連,把輕彈簧的另一端固定在內(nèi)壁光滑的圓筒底部,構(gòu)成彈簧彈射器。第一次用彈射器水平彈射物體,第二次用彈射器豎直彈射物體,關(guān)于兩次彈射時情況的分析,正確的是 ( )

A.兩次彈射瞬間,圓板受到的合力均為零

B.兩次彈射瞬間,彈簧均處于原長

C.水平彈射是彈簧處于原長,豎直時彈簧處于拉伸狀態(tài)

D.水平彈射是彈簧處于原長,豎直時彈簧處于壓縮狀態(tài)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2016-2017學年廣西欽州市欽州港區(qū)高二12月月考物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關(guān)于信息傳遞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A.聲、光和電磁波中,只有電磁波能夠傳遞信息

B.固定電話、移動電話、廣播和電視都是利用導(dǎo)線中的電流傳遞信息的

C.收音機的天線和手機的天線一樣,既可以接收電磁波傳來的信息,又可以同時發(fā)射電磁波

D.微波通信、衛(wèi)星通信、光纖通信、網(wǎng)絡(luò)通信都可以用來傳遞信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2016-2017學年吉林長春外國語學校高一上期末考物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關(guān)于速度和加速度,以下說法中正確的是 ( )

A、速度表示物體位置變化的大小和方向

B、物體的加速度增大,物體的速度可能減小

C、物體的速度改變量Δv越大,加速度一定越大

D、加速度表示物體速度變化的大小和方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2016-2017學年吉林長春外國語學校高二上期末考物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填空題

圖為一演示實驗電路圖,圖中L是一帶鐵心的線圈,A是一燈泡,電鍵K處于閉合狀態(tài),電路是接通的。則在電路切斷的瞬間,通過燈泡A的電流方向是從_____端到_____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2016-2017學年吉林長春外國語學校高二上期末考物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如圖,磁感強度為B的勻強磁場,垂直穿過平面直角坐標系的第I象限。一質(zhì)量為m,帶電量為q的粒子以速度V從O點沿著與y軸夾角為30°方向進入磁場,運動到A點時的速度方向平行于x軸,那么:

A.粒子帶正電

B.粒子帶正、負電不確定

C.粒子由O到A經(jīng)歷時間

D.粒子的速度沒有變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2016-2017學年吉林省高二上期末考物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計算題

如圖所示,質(zhì)量為m、電荷量為q的帶電粒子,以初速度v沿垂直磁場方向射入磁感應(yīng)強度為B的勻強磁場,在磁場中做勻速圓周運動.不計帶電粒子所受重力.

(1)求粒子做勻速圓周運動的半徑R和周期T;

(2)為使該粒子做勻速直線運動,還需要同時存在一個與磁場方向垂直的勻強電場,求電場強度E的大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2016-2017學年湖北沙市高一上學期雙周練六物理卷(解析版) 題型:作圖題

如圖所示,質(zhì)量M=lkg的木板靜止在粗糙的水平地面上,木板與地面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1=0.1,在木板的左端放置一個質(zhì)量m=1kg、大小可以忽略的鐵塊,鐵塊與木板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2=0.4,取g=l0m/s2,試求:

(1)在鐵塊上加一個水平向右的恒力F=8N,求鐵塊離開木板前鐵塊和木板的加速度大。

(2)若木板長L=lm,在鐵塊上加一個水平向右的恒力F=8N,經(jīng)過多長時間鐵塊運動到木板的右端?

(3)若在木板(足夠長)的右端施加一個大小從零開始連續(xù)增加的水平向左的力F,請在圖中畫出鐵塊受到的摩擦力f隨拉力F大小變化的圖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2017屆吉林省高三上學期期末考物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關(guān)于速度、動量和動能,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物體的速度發(fā)生變化,其動能一定發(fā)生變化

B. 物體的動量發(fā)生變化,其動能一定發(fā)生變化

C. 物體的速度發(fā)生變化,其動量一定發(fā)生變化

D. 物體的動能發(fā)生變化,其動量一定發(fā)生變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