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高中物理 > 題目詳情
12.中國宋代科學家沈括在《夢溪筆談》中最早記載了地磁偏角:“以磁石磨針鋒,則能指南,然常微偏東,不全南也.”進一步研究表明,地球周圍地磁場的磁感線分布示意如圖,則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A.地理南、北極與地磁場的南、北極不重合
B.地球內部也存在磁場,地磁南極在地理北極附近
C.地球表面任意位置的地磁場方向都與地面平行
D.形成地磁場的原因可能是帶負電的地球自轉引起的

分析 根據課本中有關地磁場的基礎知識,同時明在確磁場及磁通量的性質;根據安培定則可明確地磁場的形成原因.

解答 解:A、地理南、北極與地磁場的南、北極不重合有一定的夾角,即為磁偏角;故A正確;
B、地球內部也存在磁場,地磁南極在地理北極附近,故B正確;
C、磁場是閉合的曲線,地球磁場從南極附近發(fā)出,從北極附近進入地球,組成閉合曲線,不是地球表面任意位置的地磁場方向都與地面平行,故C錯誤;
D、地球自轉方向自西向東,地球的南極是地磁場的北極,由安培定則判斷可知地球是帶負電的,故D正確;
本題選錯誤的,故選:C

點評 本題考查了地磁場的性質以及磁通量等內容,要注意借助地磁場的磁場分布分析地磁場對應的性質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下列關于物理學思想方法的敘述正確的是(  )
A.在不需要考慮物體本身的大小和形狀時,用質點來代替物體的方法是假設法
B.將物體看成質點運用了理想化模型法
C.在用v-t圖象推導勻變速直線運動的位移公式時利用了估算法
D.△t→0時的平均速度可看成瞬時速度運用了等效替代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3.一個物體從某個高度做自由落體運動,落地前1s物體下降的高度為10m(g取10m/s2).
求:(1)物體落地的時間和下落的高度;
(2)物體落地的速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0.如圖甲所示,某興趣小組將一帶有小孔、質量為m的小球和輕質彈簧穿在豎直固定的光滑細桿上,并在彈簧下端固定一力學傳感器,從小球由高h處自由下落開始計時,t1時刻小球開始接觸彈簧,傳感器顯示彈簧彈力與時間t的關系如圖乙所示,不計空氣阻力,重力加速度為g,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t1時刻小球的動能最大
B.t2時刻小球的機械能最大
C.t3~t5時間內,小球的機械能一直在增大
D.0~t5時間內,小球的機械能守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7.如圖所示,軌道倪a、b、c在同一豎直平面內,其中a是末端水平(可看做與D重合)的光滑圓弧軌道,b是半徑為r=2m的光滑半圓形軌道且直徑DF沿豎直方向,水平軌道c上靜止放置著相距l(xiāng)=1.0m的物塊B和C,B位于F處,現(xiàn)將滑塊A從軌道a以上距D點高為H的位置由靜止釋放,滑塊A經D處水平進入軌道b后能沿軌道(內軌)運動,到達F處與物塊B正碰,碰后A、B粘在一起向右滑動,并再與C發(fā)生正碰.已知A、B、C質量分別為m、m、km,均可看做質點,物塊與軌道C的動摩擦因數(shù)μ=0.45.(設碰撞時間很短,g取10m/s2
(1)求H的最小值和H取最小值時,AB整體與C碰撞前瞬間的速度;
(2)若在滿足(1)的條件下,碰后瞬間C的速度=2.0m/s,請根據AB整體與C的碰撞過程分析k的取值,并討論與C碰撞后AB的可能運動方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7.一質點沿直線運動,其速度-位移圖象為一條如圖所示的直線.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加速度增大
B.加速度不變
C.完成位移st的過程中,平均速度為$\frac{1}{2}$(v0+vt
D.完成位移st的過程中,平均速度大于$\frac{1}{2}$(v0+vt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4.某物體做豎直上拋運動,在運動過程中不變的是( 。
A.路程B.位移C.速度D.加速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做勻速圓周運動的物體(  )
A.一定是受力平衡的
B.一定是受力不平衡的
C.視情況而定,有可能平衡,有可能不平衡
D.所受的向心力一定與其他外力平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0.在動摩擦因數(shù)μ=0.2的水平面上有一個質量為m=1kg的小球,小球與豎直方向成θ=45°角的不可伸長的輕繩一端相連,如圖所示.此時小球處于靜止平衡狀態(tài),且水平面對小球的彈力恰好為零,當剪斷輕繩的瞬間,小球的加速度的大小為(取g=10m/s2)( 。
A.0B.2 m/s2C.8 m/s2D.10 m/s2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