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cessing math: 20%
精英家教網 > 高中物理 > 題目詳情
1.如圖所示,在農村有一種常見的平板車,車上放著一袋化肥.若平板車在水平面向左加速運動且加速度逐漸增大.在運動過程中,這袋化肥始終和平板車保持相對靜止,則( �。�
A.化肥對平板車的壓力逐漸增大
B.化肥對平板車的摩擦力逐漸減小
C.平板車對化肥的作用力逐漸增大
D.平板車對化肥的作用力方向豎直向上

分析 對化肥受力分析,在沿斜面方向和垂直于斜面方向分解加速度,由牛頓第二定律即可判斷

解答 解:A、對化肥受力分析可知
f-mgsinθ=macosθ,
mgcosθ-FN=masinθ
當加速度增大時,摩擦力增大,支持力減小,由牛頓第三定律可知,化肥對平板車的摩擦力逐漸增大,化肥對平板車的壓力逐漸減小,故AB錯誤
C、由整體可知F=ma,合力增大,F(xiàn)增大,即平板車對化肥的作用力逐漸增大,故C正確;
D、通過受力分析可知,板車對化肥的作用力方向斜左上,故D錯誤;
故選:C

點評 本題主要考查了牛頓第二定律,關鍵是正確受力分析和正交分解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11.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盧瑟福用實驗得出原子核具有復雜的結構
B.玻爾認為,氫原子中電子軌道是量子化的,能量也是量子化的
C.重核的裂變過程質量增大,輕核的聚變過程有質量虧損
D.將放射性元素摻雜到其它穩(wěn)定元素中,并降低其溫度,該元素的半衰期不變
E.光電效應實驗中,遏止電壓與入射光的頻率有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12.如圖所示,質量為m的小球穿在足夠長的水平固定直桿上處于靜止狀態(tài),現(xiàn)對小球同時施加水平向右的恒力F0和豎直向上的力F,使小球從靜止開始向右運動,其中豎直向上的力F大小始終與小球的速度成正比,即F=kv(圖中未標出).已知小球與桿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μ,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小球先做加速度增大的加速運動,后做加速度減小的加速運動,直到最后做勻速運動
B.小球先做加速度減小的加速運動,后做加速度增大的減速運動直到靜止
C.小球的最大加速度為F0m
D.小球的最大速度為\frac{{F}_{0}+μmg}{μk},恒力F0的最大功率為\frac{{{F}_{0}}^{2}+{F}_{0}μmg}{μk}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9.如圖所示,光滑水平直軌道上有三個滑塊A、B、C,質量分別為mA=mC=2m,mB=m,A、B用細繩連接,中間有一壓縮的輕彈簧 (彈簧與滑塊不栓接).開始時A、B以共同速度v0運動,C靜止.某時刻細繩突然斷開,A、B被彈開,然后B又與C發(fā)生碰撞并粘在一起,最終三滑塊速度恰好相同.求:
(1)B與C碰撞前B的速度;
(2)彈簧具有的彈性勢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6.為了測量某一未知電阻Rx的阻值,實驗室提供以下器材:電壓表(0~3V,內阻約3kΩ)、電流表(0~0.6A,內阻約0.5Ω)、滑動變阻器(0~15Ω,2A)、電源(E=3V,內阻很�。�、開關與導線,某同學設計的實驗電路圖如圖甲所示.

(1)請按甲電路圖將圖乙中實物連線補齊
(2)圖乙中,閉合開關前,應將滑動變阻器P置于a端(選填“a”、“b”)
(3)閉合開關,緩慢調節(jié)滑動變阻器,得到多組電壓U與電流I的讀數(shù),請你根據坐標系中描出的實驗數(shù)據點畫出U-I圖線
(4)根據U-I圖象求得未知電阻的阻值Rx=5.0Ω(保留兩位有效數(shù)字);實驗測出Rx的測量值>真實值(填“>”、“<”或“=”)
(5)利用現(xiàn)有的器材,為了更準確地測量該電阻的阻值,請你對電表的接法提出建議并說明理由由于待測電阻相對較小,建議電流表外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6.某同學對某種抽水泵中的電磁泵模型進行了研究.如圖電磁泵是一個長方體,ab邊長為L1,左右兩側面是邊長為L2的正方形,在泵頭通入導電劑后液體的電阻率為ρ,泵體所在處有方向垂直向外的磁場B,把泵體的上下兩表面接在電壓為U(內阻不計)的電源上,理想電流表示數(shù)為I,若電磁泵和水面高度差為h,不計水在流動中和管壁之間的阻力,重力加速度為g.則(  )
A.泵體上表面應接電源正極
B.電源提供的電功率為\frac{{U}^{2}{L}_{1}}{ρ}
C.電磁泵不加導電劑也能抽取不導電的純水
D.在t時間內抽取水的質量為m,這部分水離開泵時的動能為UIt-mgh-I2\frac{ρ}{{L}_{1}}t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13.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動生電動勢是洛侖茲力對導體中自由電荷做功而引起的
B.因為洛侖茲力對運動電荷始終不做功,所以動生電動勢不是由洛倫茲力而產生的
C.動生電動勢的方向可以由右手定則來判定
D.導體棒切割磁感線產生感應電流,受到的安培力一定與受到的外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0.某同學設計了一個用電磁打點計時器驗證動量守恒定律的實驗,如圖(1)所示.在長木板右端下方墊一小木塊以平衡摩擦力,使甲、乙兩小車均能在木板上做勻速運動.小車甲的前端粘有橡皮泥,輕輕推小車甲,使之做勻速運動后與原來靜止在前方的小車乙相碰,碰后甲、乙兩車粘合成一體繼續(xù)做勻速運動,電磁打點計時器在連接著小車甲后端的紙帶上打出的點跡如圖(2)所示.現(xiàn)測得相鄰兩個計數(shù)點間的距離(已標在圖上),且已知小車甲、乙兩車的質位分別為m=0.4kg、m=0.2kg,交流電源的頻率為50HZ.則從紙帶中可以判定:甲、乙兩車發(fā)生碰撞是在B、C兩計數(shù)點之間;碰前兩車的總動最為0.420 kg•m/s,碰后兩車的總動量為0.417 kg•m/s. 實驗表明:在誤差允許的范圍內,甲乙兩車構成的系統(tǒng)碰撞過程中動量守恒.(保留三位有效數(shù)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1.光滑水平桌面上靜止著一塊長木板C,現(xiàn)有AB兩個可視為質點的物塊分別以vA=1.8m/s和vB=0.9m/s的水平速度從木板C的兩端同時滑上長木板,已知兩物塊與長木板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均為μ=0.2,三者質量相同且均為1kg,最后兩物塊恰好相遇但未碰撞,取g=10m/s2,試求:
(1)物塊A、B相遇時各自的速度以及木板C的速度;
(2)木板C的長度l及其系統(tǒng)增加的內能△E.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